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买车“三包”与“召回”成心病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2月23日 09:53  深圳特区报

  买车意味着什么?生活质量直线上升?生活半径骤然扩大?这些都没错,但同时也意味着您家里从此多了一个成员,它但凡有个“咳嗽感冒”,您就得好好伺候,不过车又是个专业化的东西,还真不是我们普通人想伺候就能伺候的,所以和任何一种消费一样,从买车的那一刻起,作为一个消费者,您都希望得到上帝般的服务,但事实总是像生活一样喜欢和你开个玩笑,总会在给你一个甜甜圈之后,再让你吃块苦瓜。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汽车市场处于公务车阶段,需求量非常低,70%的需求来自于政府、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30%左右是企业单位的商务用车,几乎没有私人用车。1990年-2000年,公务用车的份额下降,商务用车的份额加大,私人购车开始起步。2002年以来,私人购车占整个市场的份额迅速提升,进入私人购车阶段。2002年私人购车比例首次超过50%,达到60%左右,其中,汽车市场最活跃的北京市私人购车比例已接近90%。据最新统计,截至2002年末,中国个人汽车拥有量已达到每百户2.8辆,私人用车的需求远远大于公务用车,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的同时,由于私人购车的比例大幅攀升,一直被忽略的汽车消费环境问题被递上了议事日程,毕竟老百姓自己花钱买的大件还是很计较使用的。

  售后服务意见大汽车不是“三包”产品

  售后服务是市场竞争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特别是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后,汽车售后服务和维修质量已成为社会各界和消费者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中国老百姓抱怨最多的不是汽车的质量或性能问题,而是售后服务问题。据了解,今年至10月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汽车投诉3919起。经营者规避法律规定的更换、退货责任,轿车质量、维修服务质量、汽车零配件质量已成为目前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亟须相关法律加以规范。汽车维修成为越来越多购车者、尤其是私人车主关注的焦点。

  随着中低档汽车进入百姓家庭,汽车消费纠纷也逐渐成为我国大中城市消费投诉热点,且呈直线上升之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汽车的质量及服务提出不满。在广东省消委会最新的统计中,今年前三个季度,关于汽车的投诉数量已跃居所有消费投诉案的第5位,共有244件,投诉金额位居第二,仅次于房地产。在这些有关汽车的纠纷中,质量问题有143件,占57.49%,汽车的售后服务保障难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因为国家有关汽车的“三包”政策还没有出台,一些经营者以无“三包”为借口,对消费者的退换要求一概拒绝或故意拖延。有的虽同意退换,但由于汽车消费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费用难以认定,消费者的损失也难以得到赔偿。一些修理者在修理时使用伪劣配件,偷换好的零配件,致使车越修问题越多。

  汽车消费已经当之无愧地成为如今市场上的消费热点,但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法律政策,对消费者来说是不公平的。今天汽车消费主体日益转向个人,与公务用车的单位相比,私车车主更像一个弱者,既缺乏大单位维护自身权利的能量,又缺乏大单位拥有的雄厚资金以支付维修等费用。因而私家车车主对服务方面的问题特别敏感,反应也特别强烈。这就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保障消费者的利益。然而目前的状况却是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脱节,造成大量的汽车消费纠纷难以解决。

  据悉,目前关于汽车服务方面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整车质量及保险理赔上。从这一角度来分析,对轿车实行“三包”及规范汽车保险是减少汽车投诉、提高汽车消费服务水平的最佳途径。然而,在国家经贸委制定的29种实行“三包”的商品目录中,并不包括汽车类产品。现在家用电器都有“三包”规定,对汽车这种大宗商品反而没有,因此出现问题后无法可依,解决起来很困难。

  据美国汽车业的一项调查,一个满意的顾客会引发8笔潜在的生意,一个不满意的顾客会影响25个人的购买意愿,争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是留住一个老顾客的6倍,可见服务的重要性之大。所以,充分发挥服务优势,将汽车后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拉动相关市场,至关重要。

  汽车明明有毛病家家召回不带我

  召回,可以称得上最让国内汽车消费者郁闷的一个词儿。一方面,不断有外国有些品牌的汽车被召回的消息见诸报端,另一方面,自己开着一样的车子却不在召回的范围之内,人家不带你玩儿。国际上通用的汽车召回制度迟迟在国内不能实行.

  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汽车召回法案,因此难以在法规上约束国外汽车企业,当下的召回只能依靠国家质检总局的强制命令。据悉,国家质检总局近日已起草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和《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并且这两个法规都将在近期出台,这就意味着人们翘首以待的汽车召回,将开始保护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利益,从而直接避免汽车缺陷进一步发生及所带来的更多人身、财产损害,维护了公众利益。

  目前,国内车厂实施召回不容易。与国际大车厂相比,国内汽车厂家对汽车召回的态度并不明朗。除了个别几家大车厂在其合资方的支持下,有可能实施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召回之外,大多数企业是不敢轻言召回的。在国内许多车厂对配件的使用和管理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另一方面,在销售上,一些汽车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完整的用户档案,根本不能掌握客户的情况。最可怕的是,由于在产品研究方面的基础性落后,国内厂商几乎很难发现哪个部件的哪个方面出现了对整车性能产生影响的毛病,更何况召回呢?

  从资金角度来看,中国的绝大多数汽车制造商都是召回不起的。据估计,费尔斯通公司在前次的召回事件中损失高达3.5亿美元;而三菱汽车公司一次涉及51.4万辆汽车的召回中,预估将花费4580万美元。如果按同样的情况,国内的车厂也实施召回的话,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一次召回可能就意味着倒闭和破产。这也是国家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上较为审慎的原因之一。

  审慎是必须的,但召回也是必须的,因为公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应该比厂家的现实利益更为严重重要。中国有13亿人口,日本只有我们人口的十分之一,美国只有六分之一,但反过来看,日本保有汽车7500万辆,美国保有汽车1.9亿辆。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2000万辆,即使中国人六个人中有一个富起来,有能力买车就相当于美国现在的保有水平,这给人带来多大的市场想象空间?这将为汽车产业带来多么大的一个时常,因此如何在大力发展汽车产业本身的同时,保护好消费者的利益,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买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买车已经成为老百姓家常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国家在大规模发展汽车产业,为老百姓造车的同时,现时也需要为老百姓构建一个顺心的用车环境,只有这样,才会从另一方面,不断促进汽车产业自身健康蓬勃的发展。

(编辑:李颜伟)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车友新闻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