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市场份额下降--访张绥新博士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18:09  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过去的一年半,德国大众中国市场份额从百分之五十四点五降至百分之四十四点七——最早来到中国,在中国轿车市场占有半数份额的德国大众,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失去了中国市场近10%的市场份额,由54.5%降至44.7%。如何看待市场份额的下降?记者采访了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绥新博士。

  记者: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特别是今年上半年,中国轿车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但是,德国大众市场份额却呈现出下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受到了挑战?

  张绥新:德国大众中国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之一,是轿车统计口径的改变。过去,在严格的目录审批下,众多新兴的轿车企业只能上“6”字头的客车目录,在产销统计中被排除在轿车之外。中国轿车审批制度由目录管理改为公告管理后,吉利等众多新车都上了轿车公告,轿车产销的总盘子扩大了,大众的市场占有率自然要缩减。其实,算上他们,去年德国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大约在47%左右。

  另一方面,在今年年初的价格战中,德国大众的两个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本着为消费者提供物有所值产品的原则,坚持没有降价。这让我们付出了代价,今年一季度少卖了两三万辆车。直到7月底,当时的损失才刚刚补齐。8月份,大众品牌轿车销售创下历史新高,上海大众销售3万辆,一汽大众销售2万辆,市场份额回升至45%以上,且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我们预计,到年底,完全有信心接近去年47%的实际占有率。

  记者:回过头来看半年前做出的不降价的决定,您有何感想?

  张绥新:半年来,我们欣慰地看到,当时的决定是完全正确的。首先,一些大幅降价的企业,由于无法消化缩减的利润,陷入了亏损。其次,上半年轿车市场的强劲增长,让德国大众在华合资企业遭遇到了产能瓶颈,两个合资企业对现有生产线实施了优化,依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其中,上海大众经过调整,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一汽大众已经完全达到了整体生产能力的极限,明年6月前,产能不可能有质的提高。不降价尚且如此,降价后更无法满足对消费者的承诺。第三,不降价确保了企业合理的利润空间,为今后扩充产能、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资金保障。(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