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02年7月1日),上汽与大众续签协议,将合作期限延长二十年,并将注册资本增至六十三亿元——如果要研究中外合资企业双方的理念、文化以及控制权之争,在政策上有明确股权界定的汽车行业,可谓再典型不过。而作为最早的、迄今为止最成功的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上海大众18年来的合资之路,更是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2002年4月13日,上汽集团与德国大众提前续签了协议,将合资合作期限延长20年,同时双方实施第七次增资后,上海大众注册资本将达到63亿元。在旁观者眼中,续约显示了德国大众对中国轿车工业的信心,但是,熟悉内情的上海大众人明白,这一双赢结果的背后,包含了太多的碰撞、交锋甚至冲突。
最早的碰撞,出现在合资之初,由于中德两国文化背景、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差异,双方人员在合作中火药味十足。一位中方经理有趣地形容了当时碰撞的情况: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比如,在安装轮胎时,德国专家对螺栓的扭距、动平衡校验都有明确的质量标准,但使惯榔头的员工却认为是多此一举。但正是这些与国外先进管理思想的碰撞,让计划经济体制中的企业,第一次感受到质量控制、技术标准的重要。
随后的交锋,主要围绕着桑塔纳轿车的国产化。1987年,已在中国装配了两年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率一直上不去。德方认为中国的相关工业太落后,一切从零开始,要达到质量标准还需要很多时间。中方人员却认为,进展慢是外方有意刁难,中国也有国家标准,为什么要按照外方的一套繁琐要求验收?他们的技术标准有厚厚几本,这是存心想赚取零部件的钱。
调查、反思、沟通、协商……双方逐渐达成共识:合资企业花了大量外汇引进技术,应加以吸收、消化,但对产品的质量不允许有半点妥协。随后,德方承诺将进一步促进德国大众原装配套厂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并给予中国零部件企业以技术支持。中方也开始筹集专项资金,专门引进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和设备,并借鉴德国大众的质量保证体系,逐步形成了上海大众“四合一”的质量管理标准。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迈过国产化门槛的上海大众,车型换代被提上议事日程。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还远不充分,更由于中方在适应性开发、项目管理上与先进水平的巨大差距,中德双方在引进车型上出现了分歧。回过头去看,当时的德方似乎保守了一些,但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机考虑,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市场环境的变化、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没有桑塔纳2000的联合开发,没有帕萨特的引进、消化和大胆改进,上海大众就很难争取到与世界同步的PO-LO,也很难与德国大众同步完成POLO轿车的1000多项技术改进。
就在中德双方合作协议续签不久,上海大众第200万辆轿车驶下总装线,这标志着双方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潜力的逐渐释放,跨国公司相继明确了自己的中国战略。虽然加入WTO后,汽车行业股权比例仍存在政策限制,但是,汽车关税的下调、配额的逐步取消以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逐渐开放,同样加速了外方在合资企业中对控制权的追求。在合作中如何科学地、艺术地面对冲突,如何在冲突中使自己处于有利地位,已成为众多合资企业必须认真面对的问题。
就像生活中的夫妻一样,合资企业中外双方的碰撞与冲突是难免的,关键是要保持一种沟通的心态。当然,一味地迁就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必须真正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到质量高、服务好、成本低、管理科学、创新能力强……毕竟,当对方感觉到只有与你合作才能实现双赢时,我们的腰板才会真正硬起来。(王政)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