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三只眼看汽车重组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16:4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在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相继交出战略重组的“答卷”——

  伴随着东风和起亚、悦达,上汽和通用、五菱,一汽和天汽重组尘埃落定,以及东风、日产、雷诺“金三角”计划的即将出台,国内三大汽车集团在中国加入WTO的第一年,相继交出了战略重组的“答卷”。重组无疑是今年中国汽车行业的最大看点。

  重组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第一,有利于做大中国的汽车企业。在跨国公司“6+3”的新格局和动辄数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产量面前,我们几十万辆的规模,连基本的车型开发费用都难以分摊,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

  第二,有利于减少重复建设,三大集团都立志成为全系列车型制造商,能充分利用国内现有资源,而不是另起炉灶,既节省了投资,又赢得了时间,当然也符合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经济原则。

  第三,有利于改变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过去,一些地方盲目铺摊子、上项目,带来的不只是重复建设,还有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最终直接导致了汽车消费环境迟迟不见改善。新一轮重组有望打破地方色彩,给汽车工业发展和做大汽车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然,与其他行业一样,汽车企业重组也面临着几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首先,就像一汽、天汽重组那样,重组的最终决定力量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政府。当然,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不可缺少的,毕竟,政府是国内汽车企业最大的出资人。

  其次,重组绝不是简单的规模叠加,要实现“1+1>2”的效果,资产、债务和人员的合理安排,发展战略的科学规划,供应链体系和销售渠道的整合,以及企业文化的融合,都需要重组双方付出真诚的努力。

  再次,重组并不是当前国内汽车企业的唯一要务。面对跨国公司的挑战,我们的差距不仅在规模和产品上,如何尽快完善自己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和营销服务体系,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采购、物流、生产、销售和服务环节的管理现代化,千方百计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加强产品开发,同样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最后,重组的方式应该多样化。既可兼并收购,也可联合重组;既可是资本运作上的渗透,也可是技术合作方面的联手;既可以是国内企业间的两方合作,也可以是包含国外合作伙伴在内的三方甚至多方联合。此外,中国汽车业的重组绝不是简单地组建一汽、东风、上汽三大集团,而应是国内外优势资源的组合。

  加入WTO后,留给中国汽车企业的“保护期”不多了,因此,本轮重组寄托着振兴中国汽车工业的太多希望。毕竟,如果重组无法实现它的初衷,下一轮重组的主角恐怕就不再是我们自己了。(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