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重组呈现新态势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04日 16:27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一边是奇瑞、五菱加盟上汽,一边是一汽着手退出金杯——

  新世纪头一个月,困扰我国汽车行业多年的“散、乱、差”难题初现曙光。先是2001年1月3日,由安徽省及芜湖市五家公司共同投资兴建的安徽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加入上汽集团,并更名为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从而完成了国内汽车业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接着,1月6日,柳州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与上汽、通用结成战略联盟一事,已于最近签署框架性协议。

  然而,就在人们为奇瑞、五菱加盟上汽而叫好,为汽车行业三大集团重组柳暗花明而额手称庆,甚至有传言说一汽、东风将携手合作的时候,1月12日,在一汽集团召开的2001年营销会上,总经理竺延风却向新闻界证实,一汽将从一汽金杯股份有限公司退出。

  上汽招兵买马,一汽却收缩战线,汽车行业重组在新的世纪呈现出新的态势。

  重组大势所趋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给传统汽车生产方式带来了质的变化。以零部件全球采购、模块化生产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方式,正成为汽车巨头争相效仿的对象。伴随着汽车技术含量的提高、车型更新周期的缩短,经济规模已成为降低生产成本、决定企业生死的前提。汽车巨头间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浪潮,就是最大限度整合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有1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产量仅200多万辆,“散、乱、差”是困扰汽车工业多年的痼疾。近年来,国家已明确表示,支持以一汽、上汽、东风为基础,组建汽车工业三大集团。可是,由于高关税保护下的汽车市场竞争度较弱,小企业仍有生存空间,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等因素,重组一直“叫好不叫座”。

  我国“入世”在即,汽车工业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特别是关税壁垒的打破,不仅使一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小企业感受到严峻的生存压力,认识到只有寻求合作、投靠大集团,才是他们唯一的生存机会;就连一批目前效益不错的主流企业,为了长远发展,也开始把重组纳入议事日程。

  重组为了双赢

  以奇瑞为例,这家投资17.52亿元、仅用三年时间合作就形成年产30万台发动机和5万辆整车生产能力的轿车企业,拥有发动机生产以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车间。其中,发动机厂全套设备和产品技术从国外引进,目前生产的1.6升单点电喷发动机是福特公司的成熟产品。现已投放市场的奇瑞牌轿车,是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安全、环保等方面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的经济型轿车,其基本型售价仅8.8万元,定位在家庭用车、出租车和公务用车。

  由于奇瑞轿车暂时与上汽集团轿车两大主导产品有差别,奇瑞加盟上汽,对上汽来讲,可以在一定时期内形成产品和市场的补充,令上汽集团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时在地域上有了更大的扩展余地。对于奇瑞来讲,加盟上汽拥有了合法地位,拿到了轿车目录,同时可得到上汽技术开发体系、销售服务体系、零部件体系等方面的支持。难怪安徽和上海都认为这是一个双赢联合。

  五菱与上汽、通用的重组,更是由于通用的加入而独具“中中外”特色。在上汽、通用各自的产品系列中,微型车都是空白点,因此,与五菱的合作有着明显的填补空缺、完整阵容的意图。合作成功后,通用在中国的产业布局将更趋完善,产品系列将包括轿车、越野车、微型车以及零部件等多个门类。五菱则可以依托通用的技术,实现产品升级。据悉,一款经济型轿车不久将与消费者见面。

  重组趋于理性

  前些年,三大集团都曾进行过一系列兼并重组,比如上汽兼并仪征、一汽控股金杯等。由于当时整个企业界对资产重组理解的局限,企业一味求大、盲目扩张、追求多元化经营一度十分盛行,加之地方政府为了消灭亏损源,强行“拉郎配”,使不少重组充满了政府干预的色彩,其中有多少理性成分,究竟成功与否,还要等待时间的检验。

  据介绍,一汽当年投入6个多亿,收购金杯51%的股权,更多的是站在替政府整合汽车工业的角度考虑问题,其实双方产品并没有互补性,反而有所冲突。为救活金杯,一汽忍痛关掉长春轻型车厂三吨车生产线,把三吨车产品完全让给金杯,经过几年的努力,金杯的经营状况特别是轻卡部分有了较大改善,在债务剥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近一两年来,沈阳方面提出要发展的系列产品,与一汽的现有规划不甚一致,考虑到上述因素,一汽决定不再持有这部分股权。

  遵循市场化原则、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这些企业重组的最基本原则,正越来越被国内汽车企业所接受。去年的全国机械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汽车三大集团重组要杜绝“拉郎配”,突出市场化,但愿我国汽车企业能变“入世”压力为动力,摒弃前嫌,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在“入世”后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王政)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王政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