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23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消费者对此反响热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有99.6%的被调查者赞同尽快出台缺陷汽车召回制度。记者日前从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部门获悉,有关《草案》的细节仍在进一步讨论和修改之中,之后将经过必要的立法程序予以发布,最快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
在等待了多年之后,中国的汽车终于走上了召回之路。业界普遍认为,召回草案颁布之后,中国汽车业的法制建设开始与国际接轨,现代的汽车消费体系及观念也得以培养。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贾新光对汽车召回法规的出台表示疑问:“我认为,有关召回立法的速度太慢,立法程序有阻碍,立法通道也太窄,立法的紧迫性太差。厂商对此也有许多不同意见,他们会给政府施压。召回法规年内是否能够出台,还是一个未知数。”
三大软肋
对于《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草案)》本身,业内人士质疑颇多,主要集中在3方面:《草案》只是部门规章而非严格意义上的法,因此它缺乏广泛的法律效力;对于汽车产品的市场准入的认证没有作出明确清晰的界定;缺乏有关环保方面的条款。
贾新光告诉记者:“作为质检总局的一个部门规章,《草案》无法对其他部门产生法律效力,日后必将产生扯皮现象。美国有《国家交通和机动车安全法》,日本也有《公路运输车辆法》,车商可据此进行车辆的召回。而在中国,缺乏的就是类似的一个有关汽车及道路运输的基本法。没有基本法,先出所谓的部门规章,可谓本末倒置。”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姚杰也指出,目前我国实行汽车召回制度尚不具备法律基础,因为召回制度是建立在公平公正的认证制度基础上的,而认证制度又是建立在相关的汽车产品质量法律基础上的。《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从严格意义上讲不是法,只是行政法规,此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瓶颈制约。
关于汽车的市场准入,现在也缺乏一个科学高效的运作机制。据悉,目前汽车准入的门槛主要有三道,一是《公告》管理,即上了《公告》的产品才能生产、销售;二是汽车产品要满足现阶段国家实行的排放法规,必须单独上一个“环保目录”;三是从今年8月1日起,所有汽车产品必须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3C”)要求,未通过认证的产品不得生产和销售。上面三项准入分别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除了环保内容的检测以外,三项准入中有两项的检验项目和内容几乎完全一致。
贾新光对这种多头管理的准入机制提出质疑:“我认为需要一个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对汽车的市场准入进行认证,收费和检测结果都应公开,这项工作不应由政府部门来组织。”
另外,《草案》中还缺乏环保方面的条款。贾新光告诉记者,国外的汽车召回制度都涉及了环保的内容,汽车进入市场不但要通过安全认证也要通过环保认证;当汽车存在的隐患可能导致环保方面的问题时,车商也应该予以召回。贾新光认为中国应该借鉴国外的这一做法。
三大准备
专家们认为,在汽车召回制度正式实施之前,有些准备工作就可以先期开展起来。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全国范围内的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据交通部统计,全国每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5万人,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汽车的机械故障造成的。但在事故鉴定中,并不会将故障车的制造厂家登记备案,更不会进行全国性的统计,缺陷汽车信息采集体系的缺失可见一斑。厂商方面,也很多企业都没有建立自己完整的客户档案,这一点同样不利于实施召回。
其次,需要有一个公正、权威和独立的常设机构来对汽车产品的质量缺陷进行检测和认定,以此明确区分产品的“系统性缺陷”与“偶然性缺陷”。业内人士建议成立一个除汽车制造厂外的研究单位、检测机构等专家组成的委员会,进行缺陷的判定和鉴定,相关企业可以派代表参加讨论说明情况。需要关注的是,目前我国得到质检总局认可有能力进行43项汽车强制性标准检验的几家汽车质量检验机构,均与国内汽车制造商有隶属关系。因此,选择客观公正的检测机构对于产品缺陷检测和认定的权威性至关重要。
另外,消费者和厂商对于召回的观念也有待廓清。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消费者对于召回并不是很清楚。许多人认为汽车召回就是换车和退款,将汽车召回等同于汽车“三包”。厂商则担心召回将增加自己的成本甚至破产,并且影响市场销售和企业形象。实际上,召回不但能够保护消费者权益,还可以使厂商的经营行为更加规范,从而维护正当的竞争和市场秩序,同时避免因此给厂商带来更大的经济赔偿损失。联系国际知名汽车厂商的做法,召回不但不会影响到汽车企业的公众信誉,相反还会给人们留下负责任、守信、有远见的好印象。
十多年以来,公开宣布大规模地召回缺陷汽车进行免费检修的国内汽车厂家,只有广州本田。2002年5月28日,广州本田宣布为1999年8月前出厂的3560余辆广州雅阁轿车进行免费检查修理,被业界称为中国汽车界的首次召回。除此之外,其他厂家在召回方面尚无动作。 (晨报记者 唐华)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