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业最大合资项
2002年9月19日,东风汽车总经理苗圩与日产总裁兼CEO卡洛斯在北京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合资成立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双方各持50%股份,合作期限为50年。
东风以现有资产投资,日产则直接投资人民币85.5亿元。在2006年以前,日产将投资200亿至300亿日元,专门用于中国产品的开发。新合资公司2006年的销售目标为55万辆,其中33万辆为商用车,其余为乘用车。前8年,新公司董事长由东风出任,总经理则由日产担任。两者的联姻是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合资项目,也被认为是最深入、最全面的汽车业合作。
偏居于内陆腹地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东南沿海,而东风汽车一直偏安于中国内陆的湖北,这是东风一直没有大展鸿图的原因之一。
由于当时建设二汽时出于战略考虑,目前湖北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86%主要集中在十堰、武汉、襄樊、黄冈、荆州、随州等市,由于这些地区交通不便,造成了产品的运输成本上升,而且技术人才紧缺。而在以江浙等省市为代表的华东地区的汽配产业产品价廉物美,科技含量高,极大地冲击了湖北省在东汽的配套份额,使该省大多数汽配产品沦为配角,所占比重逐年下滑。这样,湖北省原来所占份额的绝大多数被华东地区汽配企业所挤占。就像武汉神龙汽车公司在国内的295家供应商中,武汉的企业仅占1/6,配套市场的相当大一部分也是被华东地区企业拿走。华东地区汽配厂家的产品技术含量高、竞争力强,报价普遍比湖北省同类产品低15%左右,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相比在东南沿海的汽车厂商,东风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处于劣势。
同时,也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东风公司远离产品的最终消费市场,而公司形象和产品宣传也稍逊风骚。在普通消费者心目中,只知有一汽、上汽,不知有东风,只识南北大众,不识神龙富康。汽车销售不仅取决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及性价比,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品牌的影响,公关宣传的失误直接作用在产品的销售上。
做中国汽车业老大
东风汽车就是原来的二汽,老二的阴影即使在改名“东风”后也一直没有离去。东风一直眼睁睁地看着中国汽车业的龙头位置被一汽或者上汽所占据,东风的主力产品富康也在“老三样”之争中尽陪末座,始终被南北大众的普桑和捷达压制。
一直到去年,在中国汽车业的爆炸声中,东风赢得了转机,实现了两个大跨越:一是宣布与日产实行全面长期的合作;二是与法国PSA集团扩大合作内容,提升了合作层次。这两项合作均在国内外车坛产生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前一项合作,合资组建后的新东风公司注册资本为170亿元人民币,日产以现金的形式直接投资85亿元,获50%的股权,新东风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全系列的载货车、轻型商用车和乘用车的合资公司。而其发展长期目标是打造中国商用车第一品牌,并进入全球三大商用车制造商行列。
日产带来新希望
据了解,早在去年3月,日产与东风还未正式签订协议前,就未雨绸缪,由日本自动车部品工业会会长大野阳男先生、副会长岛田丰彦先生率领的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28人的团队深入到湖北十堰、襄樊、武汉等地“踩点”。东风、日产联姻后,原与日产配套的汽配企业将大举移师湖北省,日产已将十堰、襄樊等地供应商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
另一方面,日产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也强迫在日的原汽配企业必须“伴嫁”到中国在新东风汽车公司的人事安排上,日方占据了总经理、采购部长、财务部长这些关键职位。按国际上合资汽车企业的通用经营模式,在合资前几年,日方将大规模地采用日本厂家的配件,这有利于日产迅速收回合资成本,保证整车质量。
同时,新东风的第一款车型S UNNY(尼桑阳光)已经确定在广州花都的新工厂生产,而不在公司的本部武汉。据记者采访日产汽车公司中国事业室常务中村克己先生得到的消息,新东风还将把日产公司最新的车型T ENNA引进生产。
新东风是不是一个新的希望,至少现在看来还算不错。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