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小数,放到中国汽车行的大环境里,就成为不同寻常的分水岭。在现有的车型里,1.6升排量的发动机几乎是紧凑型车与小型车的唯一共性。紧凑型车为了能赢得动力性的口碑,都为最高端的款型配备1.6升发动机;而小型车装用1.6升发动机则往往是要降低整个车系的门槛,好让普通用户咬咬牙就能够得着
我们对于紧凑型车阵营的比较早已进行过,不过这一次选手却来得很特别;上海通用的赛欧S-RV、上海大众的POLO/car.shtml target=_blank>波罗和高尔、长安福特的嘉年华,它们都来自世界车坛的几大重量级家庭,但除了波罗也在德国本土及其它发达国家销售之外,其余3辆均由各自的海外分公司专门面向发展中国家市场推出。从发展中国家拿来的现成车型让许多人感情上不好接受,但从理性上分析也是意料之中的。德国大众了解中国人的喜好和购买力,所以既拿来了波罗,也带上了高尔;通用和福特自己的车型跟排量都太大,欧洲子公司的新款两厢车不愿拿来,又都没出新的三厢款,所以我们看到的就只有当前的赛欧和嘉年华了。
我们并非要把这几辆车严格地排队,由于技术年代的关系,发动机的高下很容易得出结论。可我们买车时不仅要挑发动机,更要看车型、装备、经济性、实用性,于是我们测试的车型也就此来个百花齐放,从两厢3门、两厢5门、标准三厢到两厢旅行款一应俱全,为方便您把它们看个清楚。
车型来源:欧籍、亚籍、南美籍、五湖四海聚神州
赛欧来巴西西通用,但其旅行款S-RV却不在巴西厂的产品名单上。关于来源,上海通用并未提及,不过这款S-RV也以Swing的名字出现在印度市场上。S-V是目前国产紧凑型轿车里唯一的旅行车,为用户增加了一种选择。
嘉年华源自印度福特的IKON,原版本IKON配有1.3、1.6.和1.8升发动机。嘉年华刚刚亮相时,许多媒体纷纷予以批评和不佳的评价。但仔细看看,这些不良的口碑多来自于对印度"混血"的歧视以及跨文化的审美观,至于其性能,还没人给予客观的评说。实际上中国版已经比印度版"豪华"很多了,前后保险杠和车身侧面的防擦条已由黑色晋升为与车身同色,黑色的后视镜壳也同时升级为漆色,发动机前脸由竖条镀铬格栅代替了塑料罩,再贴上确保含金量的福特标,还是能给人以足够的信心的。
上海大众在这个级别上投放了波罗和高尔两款车。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技术年代,但同时拿到上海生产,表明中国有着截然不同的两个市场来容纳它们。波罗几乎是和欧洲同步诞生的,代表着上海大众制造小车的最高水平。它配备1.4升和1.6升发动机,不过这台1.6升发动机并非来自欧洲,而与巴西款有着相同的功率与扭矩值。它是一款2门发动机,在4气门机占主流的今天,不能算是先进的机型。但从整个动力系统的匹配,各项装备的配置及整体水平来看,波罗仍然占据着国内紧凑级车的塔尖地位,所以上海大众敢于标榜其为该级别的标准,而且卖的比谁都贵。
高尔最初诞生于1980年的巴西,在23年的发展中始终未改廉价车的定位,曾创造了年销36.1万辆的记录,这是大众体系中所能找到为中国市场提供的最廉价车型。上海大众在引入高尔的时候,也像其它车型一样进行了一番"本地化"工作,说穿了就是加配置,提档次,把中国用户不愿见到的全黑保险杠等低端装备去掉,全面提升外观与内饰的标准。但高尔在最初上市时,其最便宜的款型曾经没有配置空调和收音机,被人们誉为"裸车"。发动机采用了曾经为桑塔纳出租车匹配的1.6升4缸机。以高尔的定位,是不可能和波罗共用发动机的,而桑塔纳的1.8升机又太大了,于是这款1.6升机填上了空缺。
|
|
车型实用度:两厢,三厢、旅行款,不争长短各显其能
细究起来,这4辆车分别是4个不同的车型,可算是难得一见的风景了,因为轿车里总共也就这几个车型,雷诺风景那种单厢车还未在中国成为主流,还有双门的运动车,我们暂且不计在内。从紧凑型车的实用性角度讲,我们最为推荐的车型是赛欧S-RV这种两厢旅行车,它兼顾上下班交通与外出旅行的需要,在4026mm的总长里,既有标准的5个座椅,也有相当实用的378L行车厢空间。
但是其它的车型也有各自的拥戴者,最典型的就是嘉年华这样的三厢车。一头一尾加客舱的三厢轿车最符合国人买车的心理期待,但用在公务车上或许可以,让一辆长度在4m左右的车做成三厢型,恐怕无论怎么做都会显得小气或是臃肿,因为这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不过仔细想想,国内紧凑型以上的车里没有一款是不包含三厢车型的,同级别字也只有高尔是个例外,它把三厢车的机会让给波罗了。这是厂家依据大众口味进行的市场调研的结果,想改变这股势力,恐怕还需费些时日。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买主们用着心里舒服,何必要改变呢?
廉价车高尔的3门型式带给许多人新的选择,适合作为代步工具
随着两厢车的增加,人们对其认识和评价都在改变。我们能够亲身感受到的一点就是,街上的两厢车越来越多了。年轻或务实的人们都被它占地小、空间大的优点及灵活性、个人化的特点所吸引。可当高尔出现后,有媒体将3门车上升为"时尚"和"流行"的选择,这实在是小题大作。3门和5门选哪一个完全取决于你自己的用途和喜好。与其说3门车是时髦的,倒不如说它是实用的,因为同一辆车的3门与5门车型,前者车身强度更好、成本也更低,反映到使用者身上就是安全性高一些,付出的价格少一点,适合自己最好,不喜欢也无妨。试想如果一个4口之家不顾一切地赶上了这股3门车的潮流,每天都哈腰撅臀地进出后座,岂不成了时尚的奴隶?
两厢的波罗和高尔在长度上惊人地相似,波罗长3897mm,仅比高尔长出2mm。高尔的车门长达1.2m,且开度也大,对前座的上下车方便性非常有帮助。
驾乘环境及装备:大众系固守原汗原味,赛欧,嘉年华各有高招
德国大众的车以务实和简洁著称,波罗和高尔到了中国也仍然固守着这个原则,值得称道。波罗手动档的豪华版也只是采用了灰黑色系的内饰和浅色布料座椅,完全做到了原汁原味。上下和伸缩4个方向可调的转向柱配高度可调座椅、双前气囊、电动后视镜,树立了这个级别最高的标准。高度可调的前大灯也是紧凑型车中唯一装备,位于中部的3个杯架提供了使用的方便,车内有大小共7处以上的置物空间,临时存放物品挺方便,甚至两个前座下面也有抽屉,共能容纳3kg的物品。不过,磁带式音响却是此级别中最低的,令人难以置信。
舒适型是高尔系列中的高端产品,全黑的内饰突出了此车的务实型定位,虽没有人们眼中的豪华,却也是非常的协调。车内饰全部为注塑材料,空调出风口和中控台的设计都和波罗有几分相像,质感虽差些,却也绝不会处于这个级别的末端。双侧一触式上下电动窗、双气囊、电动后视镜令驾驶环境变得轻松。
赛欧S-RV在去年的车展上推出了钛银内饰,追求一种金属质感,这款SCX车型上就采用了这个版本。不过我个人认为赛欧的内饰并不适合钛银色,它会把塑料的颗粒质感异化为一种缺点,并且中控台与其它部分产生割裂感。为安全计,双气囊也是S-RV的标准配备。原厂装备的单碟CD音响和6喇叭扬声器令赛欧的原车音响处于较高的水平,音质也还不错。双前电动车窗、手调后视镜表明了赛欧的务实,4车中唯一的电动天窗很显档次。这个外开式天窗显然是后装备的,但同样具有灭车后自动关闭的功能。让我吃惊的是:赛欧车上竟然看不到杯架!一向领导休闲风潮的赛欧在这个细节上却落后了。
最晚亮相的嘉年华采用了以驾驶员为中心的布局,曲面设计、模块化的仪表和控制台令它与众不同,不过嘉年华采用了仿桃木的内饰贴面,色彩尚可接受,工艺还欠精致,是这4辆车里唯一刻意迎合国内市场口味的内饰设计。我们试的这款手动豪华型装备了可加热的电动后视镜和4门电动窗,可是电窗开关离驾驶者太远。此外,中控台上只有两个浅浅的杂物盒,打开的纸币都很难放得住,只有求助于车门内侧的杂物袋。打开手套箱后出现两个杯座,可惜饮料在行车时根本放不稳。不过,嘉年华有全皮革座椅,单碟CD、卡座、收音一体化音响还可配上6CD的碟舱,双安全气囊、可调高度座椅和波罗处于同一水平。由于上市较晚,嘉年华在迎合本上需求上的确下了很大的功夫。
|
|
车内空间:灵活性赛欧最佳;头部空间嘉年华最大;横向空间高尔居上
从车内空间的大小我们能够量化地比较各个车型间的差异。4辆车里,嘉年华的轴距是最长的,达到了2486mm而赛欧S-RV仅有2443mm,大众的两辆车居中。但如果按照车内空间的大小来计算,顺序完全不是这样。我们把前座以同一人为准调到舒适位置,测量其前、后座之间的距离,发现嘉年华仅有650mm,赛欧S-RV则有710mm,波罗和高尔分别是70O和670mm。从数据上我们发现内部空间的优劣实际上是车型优劣的对比。赛欧S-RV把后座重新进行了设计让靠背紧贴后轮,从而腾出了腿部空间;而三厢嘉年华却不能这么做,因为后风挡的位置决定了头枕的位置,从而又决定了靠背和椅面的位置,一环套一环,想靠后也不行,于是白白浪费了较长的轴距。
4辆车均可调节驾驶座高度,但高尔实际上调节的是符面的俯仰角度。在驾驶员的头部空间尺寸上,嘉年华最大。后座头部空间方面,嘉年华同样表现突出,有920mm。而后座的横向尺寸,如肘部和椅面宽度等尺寸。则都被高尔拔得头筹。原因是没有后门及升降玻璃、车内空间较为规则使然。
论及行李箱大小,旅行款的赛欧S-RV当仁不让,以其378~1190L的大行车空间列第一,并且行车厢口宽度最大、而行李厢后沿的距地尺寸却是最小的,提供给行李物品最省力的搬运幅度。此外。后排两个靠背可向前折放行李,也可向后倒成为休闲椅,其灵活性着实让其它车型看着眼馋。随车可拆卸的行车厢卷帘更为S-RV的实用性锦上添花。
性能:嘉年华,波罗胜四,赛欧排位落后
现在我们来到最受瞩目的环节。这4台1.6升排量的手动变速器车型。将在这里一分高下。尽管紧凑级轿车的主要功用不在飚车而在通勤,但买主们总是希望有个大致的了解。
从技术上看,波罗的发动机比较新,而高尔相对最落后,它们的功率分别是74kw和64kw。赛欧与嘉年华最大功率值非常相近,为66kw和68kw,嘉年华略大一点。由于这些小车自身重量就不大,因此载荷的大小对其性能的影响非常关键,同一车型空载与满载下的性能会有很大的差异。考虑到日常城市行驶的实际用途,我们为各车设置了半载的负荷,即每辆车192公斤(基本上是两个成年人加一些行李的重量)来进行加速性试验。
从0到100km/h连续换档加速时间的测试,由快至慢依次是波罗11.60秒、嘉年华12.38秒高尔12.92秒和赛欧的13.84秒。这一结果在意料之中。波罗的8气门发动机是虽不是最新构造,但由于采用了电子油门技术,油门的响应速度高,提速自然快捷。波罗的特点是加油后发动机转速急速升高,并在3000转以上开始明显发力,到4000转前后动力达到顶峰。2、3、4档直持续到6000转都可感觉到明显的加速,但5挡在4000转以上就只有慢慢爬升的份儿了。
内部空间尺寸 |
||||
波罗1.6 | 嘉年华1.6 | 高尔1.6 | 赛欧S-RV | |
前座空间测量值 | ||||
头部尺寸 | 910-950mm | 930-960mm | 890mm | 870-930mm |
肩部尺寸 | 1370mm | 1320mm | 1330mm | 1285mm |
肘部尺寸 | 1260mm | 1220mm | 1260mm | 1190mm |
椅面宽度 | 510mm | 530mm | 500mm | 545mm |
椅面深度 | 460mm | 470mm | 475mm | 485mm |
后部空间测量值 | ||||
头部尺寸 | 900mm | 920mm | 870mm | 910mm |
肩部尺寸 | 1345mm | 1300mm | 1330mm | 1300mm |
肘部尺寸 | 1255mm | 1210mm | 1305mm | 1250mm |
椅面宽度 | 1210mm | 1250mm | 1280mm | 1220mm |
椅面深度 | 465mm | 460mm | 440mm | 460mm |
前后座椅靠背间距 | 700mm | 650mm | 670mm | 710mm |
行李箱空间测量值 | ||||
纵向深度 | 680mm | 930mm | 690mm | 820mm |
行李箱后沿距地尺寸 | 695mm | 720mm | 675mm | 565 |
行李箱口最小宽度 | 900mm | 810mm | 920mm | 960mm |
后座折叠后纵向深度 | 1260mm | 1605mm | 1290mm | 1400mm |
打开尾门后距地尺寸 | 1920mm | 1490mm | 1820mm | 1845mm |
注:以上测量值仅供参考 |
处在第二位的嘉年华则不同,它在2000转左右就接近了扭矩的最大值,低转速下已能明显地觉察到推背感,车速与油门几乎融为一体,一踩就加速。和发动机特性曲线显示的一样,它在2000到4500转的区间内都保有较大的扭矩输出,加上较为轻盈的踏板为,驾驶嘉年华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
|
高尔的发动机功率64kw排在4辆车的末位,但它凭借1010kg的最小整备质量,还是取得了第3的名次。这款发动机在怠速时可以感觉到轻微振动,转速上升时噪音不似波罗动听,高转速区段还会听到杂音。油门踏板的响应一般,踩下油门踏板转速提升较慢。基本上80~120km/h的中段加速时间还可以接受,但开到120km/h以上,各档位的车速上升都比较慢,而噪音以发动机为主。
加速性一项赛欧S-RV落在了后面,主要原因是车重较大,并且在增加了旅行厢后,轴荷分配更多地偏向了后轴。在动力性方面比三厢赛欧就有差距。赛欧的发动机在2800转/分时就达到了最大扭矩值。因而中、低段加速响应尚可,到了80km/h以上反应变得迟缓,当发动机转速超过4000转后传动系统的噪声迅速增长,并伴有轻微振动;继续上升至5000余转,发动机的噪声就更大了,看来使用赛欧最大功率的机会不多。
操纵与制动性:波罗整体表现突出,嘉年华单项拔尖,赛欧呈现中性设定
尽管这4辆车在轴距和排量上都处于紧凑型车的级别,但由于各厂对其定位的差异性,它们在操控效果上也表现出较大的个性特征。
波罗依然是以技术派的面貌出现,电子油门、ABS+EBD的制动系统,前后盘式制动器、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等系统令驾驶过程轻松且安全;较硬化设定的悬架不一定能打动每个用户,但波罗的灵活、小侧倾和回正迅速的车身稳定性将带给驾驶者以充足的控制感,令人有十足的信心驾驶它在车流中穿梭。制动性能是大众车系的长项,在100km/h制动到静止的测试中,波罗以47.8m的成绩荣获第二。哈,居然有排名更靠前的!它是谁呢?
|
|
原来是嘉年华。和波罗一样,它也配备了带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的ABS系统,但前盘后鼓的制动器能有如此表现应属出色了,何况脚下的踏板力并不很大,而制动力却稳定又扎实,以47.3m的百公里制动距离摘取了小组第一的桂冠。嘉年华并不是一辆包装为运动化的轿车,它的悬架处于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舒适型式,既能过滤掉地面传来的小幅振动,又不会让驾车人对起伏毫无察觉。嘉年华控制侧倾的能力紧随波罗之后,唯独在转弯时座椅的侧向支撑不够,使驾车人身体偏向一侧而分心。需要提及的是,它的燃油经济性也是小组第一名,再次挑战我们"动力强经济性就不会太好"的惯性思维。
高尔也是为代步而设计,驾驶乐趣方面要求不多。与波罗的悬挂系统相比,它的吸振效果粗糙了许多,但仍能表现出硬性的特征。它对地面传来的噪声过滤得不大好,车轮卷起沙石打在底板上也听得清楚,这是应该改进的地方。制动距离方面,它以50.6m的成绩居第三。
我们可以把赛欧S-RV当作一部较纯的家庭用车,多功能和舒适性的满足是它首要的考虑,因此它在一般性驾驶和乘坐时很好地控制着行驶的状态。不过随着车速升高,S-RV对于直线和弯道稳定性的驾驭能力在减弱。这是由它瘦高的车身线条决定的,旅行款车身受侧向办的影响也比三厢车来得大。S-RV在高速时的制动不甚理想,53.0m的百公里制动距离是小组里最长的。不过,由于它使用了薄而质软的座椅材料,加之车门扶手位置设计得恰到好处,驾乘者可以稳稳地贴在座椅上,不会随惯性左右晃动。
市场运作及结论:万能车不会受宠,有专长易受青睐
经过一番比对,4辆车的特点逐渐清晰起来。生产它们的3家企业都很聪明,从不将这几辆车宣传成多面手,而是尽量找到精确的定位。波罗因为车型新而主打这个级别的高端领域,虽然改进而来的1.6升发动机不及1.4升机那样灵敏和细腻,却也不失强劲。想买波罗的人肯定早有生意了,自不必由我多说。
高尔很明显是要在10万元以下的市场上大展身手,目前这个领域由众多小厂瓜分着地盘,以上海大众的知名度和市场运作能力,抢些占有率来还是有信心的。不过作为外方的大众应该进一步放下架子,让高尔的价格更确切地反映其技术水平。对汽车要求不多、只想省点钱买个放心的代步工具的人可以考虑让高尔来担当。
上海通用拥有市场上最具亲和力的面孔,开创休闲之风的赛欧S-RV已增加了许多配置来讨好国内用户,尽管大的换型不会很快到来,但它推出新款型的速度至少表明他们一直在为买主的愿望而行动着,目前赛欧S-RV系列仍是国产紧凑型旅行款轿车的唯一候选。
刚刚上市的嘉年华的优势与弱点对立很明显,加速与制动性能出众,燃油经济性突出,空间路小,售后网络有待检验……恐怕喜欢和放弃嘉年华的人互相难以说服。福特自己不说什么,但它不凡的动力性能和制动安全性定会给试过的人留下突出的印象。
没有什么车能全盘通吃,这4辆小车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在市场的运作上,如果谁能想得远一点、细一点,是有可能抢走原本属于别人的地盘的。上海通用就深知"功夫在戏外"的道理。从赛欧S-RV的手套箱里,我翻出来一套车主手册,其中一本又薄又小的速查手册让我眼前一亮。看了它,任何人在5分钟内就能对全车有所把握,简单而且友好的手段迅速地吸引了我。很有效,不信你试试。
技 术 规 格 |
||||
上海大众 波罗1.6豪华 |
长安福特 嘉年华1.6手动豪华 |
上海大众 高尔 舒适型 |
上海通用 赛欧S-RV SCX |
|
外形参数 | ||||
长 | 3897mm | 4153mm | 3895mm | 4026mm |
宽 | 1650mm | 1643mm | 1648mm | 1608mm |
高 | 1465mm | 1435mm | 1415mm | 1476mm(含行李架) |
轴距 | 2460mm | 2486mm | 2468mm | 2443mm |
轮距 前/后 | 1435/1425mm | 1429/1373mm | 1388/1384mm | 1387/1388mm |
最小转弯直径 | 10.6m | 10.4m | 10.3m | 10m |
整备质量 | 1155kg | 1040kg | 1010kg | 1069kg |
油箱容积 | 45L | 45L | 51L | 46L |
行李箱容积 | 250-1030L | 400L | 285-1015L | 378-1190L |
发动机 | ||||
型式 | 直4.8气门 | 直4,SOHC | 直4.8气门 | 直4,SOHC |
排量 | 1595ML | 1597ML | 1591ML | 1598ML |
最大功率 | 74kW/6000r/min | 68kW/5500r/min | 64kW/5200r/min | 66kW/5600r/min |
最大扭矩 | 145Nm/3800r/min | 130Nm/4000r/min | 128Nm/3000r/min | 128Nm/2800r/min |
压缩比 | 10.3:1 | 9.5:1 | 9.5:1 | 9.4:1 |
驱动型式 | 前横置,前驱 | 前横置,前驱 | 前纵置,前驱 | 前横置,前驱 |
变速器 | ||||
型式 | 5速手动 | 5速手动 | 5速手动 | 5速手动 |
悬架 | ||||
前 | 麦弗逊独立 | 麦弗逊独立 | 麦弗逊独立 | 麦弗逊独立 |
后 | 拖曳臂式非独立 | 扭力梁式非独立 | 拖曳臂式非独立 | 拖曳臂式非独立 |
转向系 | ||||
型式 | 齿轮齿条,电子液压助力 | 齿轮齿条,液压助力 | 齿轮齿条,液压助力 | 齿轮齿条,液压助力 |
制动器 | ||||
前/后 | 通风盘/盘式,ABS,EBD | 通风盘/盘式,ABS,EBD | 通风盘/盘式,ABS | 通风盘/盘式,ABS |
车轮及轮胎 | ||||
车轮 | 铝制,6Jx14 | 铝制,6Jx14 | 铝制,6Jx14 | 铝制,6Jx14 |
轮胎 | 185/60 R14 | 固特异175/65 R14 | 韩泰185/60 R14 | 185/690 R14 |
性能 | ||||
最高车速 | 180km/h | 175km/h | 171km/h | 165km/h |
0-100km/h加速时间* | 11.60s | 12.38s | 12.92s | 13.84s |
初速100km/h制动距离* | 47.8m | 47.3m | 50.6m | 53.0m |
60km/h匀速行驶噪声* | 61.0dB | 67.0dB | 64.2dB | 64.3dB |
额定转速驾驶员耳旁定置噪声* | 82.1dB(6000r/min) | 81.4dB(5500r/min) | 75.0dB(5200r/min) | 81.0dB(5600r/min) |
油耗及排放 | ||||
600km/h等速* | 4.83 L/100km | 4.45L/100km | 4.93L/100km | 4.79L/100km |
900km/h等速* | 6.02L/100km | 5.76L/100km | 6.37L/100km | 6.21L/100km |
120km/h等速* | 8.09L/100km | 8.07L/100km | 8.07L/100km | 8.20L/100km |
价格 | ||||
测试车 | 148000元 | 118800元 | 98000元 | 113800元 |
备注:带*号的是实际测试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