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日“金三角”遭遇三大难题:一是否迁址武汉;二军车问题;三如何裁员。尽管计划纷繁复杂,但明眼人都知,这已然是一个东风汽车公司必须直视,而且再也不能失去的机会了
东风汽车公司原订在7月中旬签约的“金三角计划”又要推迟到下个月。
而中国人和法国人、日本人最初的设想是6月6日,即北京国际车展开始展出的日子,中国人普遍认为吉利的日子签约。后来,时间确定在7月中旬,但是《财经时报》得知,由于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正式签约的时间要推迟到8月。
在本报报道7月中旬东风汽车公司将实施“金三角计划”,与日产汽车公司签约,组建合资汽车公司的消息以后,东风公司采取了更为严密的保密措施,以保证计划的顺利进行。但是百密一疏,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和日产公司的“复活计划”还是泄露了天机。
6月中旬,东风汽车公司派出对外合作部负责人一行秘密访日,与日产汽车公司最后敲定合资计划的细节。《财经时报》获悉,谈判方主要是法国雷诺汽车公司在日本的人。在金三角计划中,雷诺汽车公司只是三角中的一方,另两方是东风汽车公司和日产汽车公司。为什么由法国人代替日本人来谈判?《财经时报》得知,其实这是雷诺和日产“复活计划”的一部分。这个计划内容就是整合在亚洲、特别是在中国的整车生产资源,重新调整在华生产与销售策略,扩大雷诺-日产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进而辐射亚洲乃至世界汽车市场。
雷诺的中国苦旅
想当初雷诺在中国有一个整车厂——三江雷诺,可惜黄了。
雷诺在法国的老对手是PSA集团(标致—雪铁龙集团),PSA在中国湖北与东风公司合资成立神龙轿车公司,虽然没有赚多少钱,但得到中国政府的悉心呵护,又是绿色认证,又是债转股,雷诺当然煞是眼红。于是它病急乱投医,匆匆与三江航天集团合资成立三江雷诺汽车公司,生产塔菲克商用车。
合资公司中方前身湖北航天汽车1992年成立,1994年因为经营问题就出局,部分土地、厂房、设备划入合资企业,工人全部下岗。合资企业中,它投入2156万美元,占55%的股份。1999年三江雷诺卖出1700辆车,2000年只卖出不到1000辆。由于前期中方底气不足,令中法双方的合作不愉快,导致2000年三江航天“知难而退”,退出三江雷诺,转攻信息产业。华晨的仰融和另一家有航天背景的公司接手。
这个时候,雷诺在北京计划合资生产“风景”轿车的计划也告吹。
人们以为雷诺会对中国失去信心,但雷诺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尽管目前雷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与其目标尚不相称,但雷诺一直视中国市场为集团发展关键因素。作为三江雷诺的股东和世界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将努力确保使三江雷诺客户的利益得到保护。目前,三江雷诺的生产和销售一切照常。
痛定思痛之后,雷诺同时指出,在中国的合作伙伴只能是一汽、二汽这样有实力的企业。
但是与三江航天合作的失利,挡住他们寻求新合作者的道路。因为雷诺的问题引起中国政府的重视,国家经贸委对雷诺汽车的合作项目亮了红灯,一位主管副总理也过问此事,表示非常关注。
日产登台
在这种情况下,日产公司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1999年3月,雷诺收购了日本第二大汽车厂日产公司36.8%的股份,成为日产的控股公司后,便制定出“复活计划”,其中亚洲部分核心,就是在中国采取“外外中”合资方式生产整车。
于是日产正式走上前台,成为积极参与东风汽车合作生产整车的企业,而幕后的推动者其实是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这样,与通用汽车和柳州五菱的中中外模式正相反,雷诺与日产合作,然后由日产出面与东风汽车合作,因为日产一直与东风汽车有合作关系,如“东风日产柴”、“风神”等项目,所以三者的结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雷诺在亚洲生产的一款SM5轿车,就是将日产技术改进后的产品。雷诺亚太区总裁德布罗在今年初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暗示:“考虑到与日产的联盟关系,正在研究更多的可能性……”他指的是在处理与中国企业合作问题时,谁担任什么角色。
东风公司有关人士告诉《财经时报》,公司高层对与雷诺汽车和日产汽车的合作问题非常积极,但是有些措手不及的感觉。东风汽车公司老总苗圩一向认为中国的汽车工业要融入世界汽车工业里面才有出路,他说:“有国际知名的大企业愿意与我们合作,是件好事。”
但是,相比日产方面很积极,东风公司则显得有些被动。有一次,日产方面要个数据,东风公司一些单位互相推委,迟迟拿不出来,而从日产要数据就快得多,苗圩老总为此大生气却也无可奈何。
三大难题困东风
目前在东风公司实施“金三角计划”与日产雷诺合资的过程中,问题最大的有三个。
其一是迁址问题,前些日子,东风公司最热闹的新闻是要把公司总部迁到武汉市,武汉开发区着实高兴一阵子,口口声声要白送一栋大楼给东风公司,东风公司也表示斥资数亿元建办公大楼。但是日产不同意迁移,认为是劳民伤财之举。东风的职工也认为这笔迁移的费用可以用在更有用的地方。如果记者得到的这则消息无讹,那么这将是双方在签约之前必须协调好的一件大事。但也会大大伤了武汉开发区的心。
其二是军车问题。东风公司有军品生产任务,这也是公司稳定收入的来源。但是军品生产涉及军事秘密,特别是对军品技术指标和产量的要求,是由解放军总参谋部下发,本身就是秘密,因此东风公司是否另设一个军品部门,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三是裁员。《财经时报》获悉,裁员加上相关下岗人员,大约有3万人,将近1/3的员工得另寻职业。对于与日产合作感到不满意的,主要是这一部分员工,有员工问:日本的企业不是讲究员工的终身雇佣吗?怎么一到中国就裁员呢!公司老总苗圩在谈到给这些员工找出路时提出3点意见:一个是组织员工开拓营销机构,把员工充实到营销队伍里去;二是引导员工到第三产业去就业;第三是到年龄的员工可以办理离退休手续,颐养天年。
不过,营销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业务,技术工人能否胜任是个问题。东风公司所在的十堰市流动人口很少,基本上是汽车产业和配套企业的职工,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受汽车企业的影响,一时难以拓展。
谁将进入合资公司
据《财经时报》了解,东风汽车公司在组建新的合资公司将按照双方各50%的比例控股。
那么东风旗下哪块资产进入合资公司?记者获悉,东风实业公司原来是二汽的后勤单位,最早是做豆腐,供水,供气,修理汽车,后来发展很快,居然也有了制造载重汽车的能力,但是经过日产公司委托香港一家评估公司的审核以后,确定不参加合资;东风股份公司已经是上市公司,也就不参加合资了;特种汽车制造厂、东风股份公司、文教卫单位、轻乘车公司等部门也不参加合作;至于东风汽车研究院,据说在日产公司派员核查时,对研究院实验设备的开动率不足感到不满。该院员工解释说,由于前期投入少,因此实验任务排的就少,开动率不足是历史形成的,非一日之寒,因此它是否进入合资的行列还充满变数。
当年一汽想上轿车和商用车(金杯客车)时,二汽的负责人嘲笑一汽是五个指头按住五个跳蚤,如今一汽的跳蚤已成为龙种。可是二汽的轿车企业,一个蹒跚学步,一个步履维艰。难题迫使原定的时间表不得不进行改变,难题也迫使东风不得不慎重决策。但是东风公司不能再失去机会了,因为再也没有机会了。(本报记者沈小雨)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