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版>汽车信贷>正文

消费信贷让豪华车触手可及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15日 15:05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不到30万元,拥有奥迪A8L?17万元,即可开上宝马3系?如今的汽车消费市场真的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且慢,这并不是“故事里的童话”——只要你手握汽车消费信贷这把金钥匙,即可打开ABB(奥迪、奔驰、宝马)俱乐部的大门。

  与国外成熟的汽车消费市场不同,在中国,当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产品开始向中低端车型市场开始渗透时,高档豪华车的消费信贷与消费者的距离却一直是若即若离。

  “金融机构在开展豪华车消费信贷时顾虑更多。”有汽车金融业内人士表示,高档豪华车消费信贷的运作难度在于,其与普通车型相比需要金融机构承担更大的风险。风险来自两方面,一是贷款金额大,动辄几十、上百万元的贷款不仅风险集中,且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益低;二是操作流程繁杂,需要客户提供诸多证明,无形中抬高了豪华车消费信贷的门槛。

  然而,提供金融服务,恰恰是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的有效手段。其不仅可以直接拉动销售,还可以凭借优良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升品牌形象,强化品牌忠诚度。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占据国内高档豪华车市场份额最大的仍是奔驰、宝马和奥迪。其中,奥迪以近11万台的销量居榜首,宝马、奔驰销量分别为5.95万辆和4.54万辆。

  率先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的是宝马和奔驰。依托各自母公司的金融公司,宝马推出的金融产品为“天平计划”。所谓的“天平计划”即消费者第一年仅需首付车价的50%,并针对不同车型每月缴纳一定的月付款,就可以开上宝马。而第二年消费者可选择一次性或者分期12个月付清余款。

  奔驰的金融产品似乎更具噱头。这份名为“百融信贷”的业务(适用于除smart以外的所有车型)广告语是“随‘薪’所余”。使用这种创新的信贷形式,可以把一定比例的贷款放在期末偿还,从而减少贷款期内的每月付款金额。

  “奔驰、宝马先行在中国推出金融服务,与ABB的竞争态势密不可分。”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购车金融产品逐渐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形式。高档车消费者出于投资多元化的考虑,希望避免在购车消费中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

  11月1日,奥迪出手了。与竞争对手各自提供的金融服务不同,奥迪此次推出的金融产品针对性更强,品种也更为丰富。

  “我们在用户调研中发现,目前A8L、S8、Q7的用户大多数都是全款购车,但随着国内消费者理财及金融意识的提升,其实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贷款购车的需求。”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表示,高端进口车型总价较高,即使采用贷款方案,月供也一般在数万元以上,是一笔较大的现金支付压力。“相比竞争对手,奥迪品牌金融产品贷款期限更长、贷款金额更高、月供安排更灵活,充分满足了多样化的购车需求。”

  奥迪此次正式推出的购车金融产品包括了三套方案:购买A8L/S8及Q7 FSI车型可申请1-5年期的高额贷款方案,并享受最高100万额度的1年免息期优惠;或是选择首付50%,每月还款额仅为车价1%的2年期贷款方案;而针对全款购车客户也推出了“100元购买1年三大主要商业险及交强险”的优惠方案。

  汽车尤其是高档车,一直被看作是一种奢侈消费品,没有任何的资产增值性可言。而张晓军认为,奥迪的这种灵活、低息、低月供的贷款方案,可以让客户余出资金来做其他方面的投资,获取比利息更高的投资回报,对消费者是一举两得。

  事实上,在高档豪华汽车金融争夺战中,除了汽车企业对金融服务的支持力度和重视程度是胜出的重要原因之外,体系支持更为突出。

  所谓体系支持,不仅包括依附于母公司的金融服务体系本身,还包括生产体系、销售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高档豪华车品牌,奥迪落户长春已逾二十年,位于长春的一汽-大众工厂也因此成为国内最大最成熟的豪华车生产基地。而今年9月19日正式投产的奥迪全数字总装车间,则进一步巩固了这地位。

  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销售和售后服务体系的支撑同样重要。奥迪已逐步展开“奥迪城市展厅”的网络提升计划,这不仅是硬件上的提升,也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经销商队伍的服务水平。而更值得关注的是,相对分布更广的经销店,也可为客户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金融产品服务。

  “这次推出的金融服务是对奥迪品牌高端用户的回馈,所以方案本身对用户很划算。”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透露,随着金融产品逐渐为消费者所认识和接受,并不排除在奥迪全系车型中推广奥迪的金融产品。

  可以预见的是,国内高档豪华车之间的竞争已蔓延至金融服务领域;但受惠者一定是梦想进入ABB俱乐部的消费者。

(编辑:hhauto)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网友文章推荐更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