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下一个中兴(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4日 12:32  新浪汽车

  到了第二年,由于坚持产品正向开发而未能尽快拿出新产品的中兴,在国内市场仍未有大的拓展,此时海外出口的优势也开始被同城兄弟长城赶超,中兴由此进入了缓慢增长期。

  而中兴在渠道上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在许多汽车制造商把营销网络建设上升到战略层面时,中兴的销售模式仍维持着半贸易半销售的状态,与此同时,很多重点市场渠道布局空白,而销售和服务的分离,在汽车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的当下,不仅不能保证销售利润,也使许多购车者对销售及服务产生不满情绪。

  正因如此,尽管中兴后续曾推出过几款高端车型,却迟迟未能打开局面,依然靠老车型走量。而肖伟用“熬”字来表现中兴从2004年至今的状态,也能让人体会到,这几年间中兴生存的不易。

  事实上,一手打下中兴江山的肖伟比任何人都更加明白困扰中兴发展的症结所在,也比任何人都渴望能够使中兴快速转身,早在3年前,肖伟便在内部提出了企业再造的想法,并开始了中兴研发新产品的布局,但是摆脱体制之困却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企业再造,首先需要一个大环境,现在看来,田野最终的破产已为中兴提供了甩开包袱真正面向市场化全面再造的机会。

  “随着这次田野破产,中兴肯定会有飞跃”,肖伟很坚定。

  没有退路

  当3年前在提出企业再造时,已经暗藏肖伟计划改革中兴的玄机。

  这位白手起家、事业心强、有激情并渴望获得承认的企业家比任何人都清楚,终于熬到田野破产的中兴,若不能改变现有结构的局面,必然要承受愈来愈重的市场压力。

  在肖伟的构画中,未来的中兴将是一家拥有全系车型、世界级品牌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领导者,他不希望只靠汽车业务赚点小钱,而是希望以此为基础,真正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代表。而这对目前状态下的中兴来说,实在是一个颇具跨越性的目标。

  肖伟知道要实现目标的困难和阻力有多大。事实上,在他为未来中兴已经开始铺就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面对着来自内外部的压力甚至质疑。

  很多内部员工甚至管理层都不理解中兴为何要在轿车竞争愈发激烈的时候,投资6亿元人民币与长铃集团通过合资合作,建立新平台基地,并开始设计承载式车身的系列产品,也不明白肖伟为何坚持一定要把看起来似乎有些虚无的“报国”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

  这让一直强调“心胸有多大,事业有多大”的肖伟看起来有些孤独,也让他明白,中兴要想有未来,需要迫切进行改革,已经没有退路。

  在肖伟看来,中国汽车产业升级已经到了靠汽车工业拉动的时刻,这对于所有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企业而言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他们有幸赶上了这个时代,而且政府又通过田野破产带给了中兴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就一定要抓住机遇,做出中国汽车的品牌,做出中国汽车的价值,报效国家。

  肖伟将这种想法看作一种胸怀,在《汽车商业评论》与之的对话中,他反复强调这种胸怀,并将之作为构架核心领导团队、提高企业管理能力所必有的一种衡量指标。

(编辑:赵文杰)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看完该新闻后,你对中兴旗舰SUV的评价是:本车型更多口碑>>

不感兴趣

随便看看

有点兴趣

强烈关注

持币待购

我是车主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河北中兴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