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川汶川人文地理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3日 10:48  新浪汽车
四川汶川人文地理

汶川地图

  [人文]

  大禹故乡:“三过汶川而不入”

  大禹,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朝代———夏王朝的开创者,“大禹治水”的故事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且闻名中外。史载大禹的故乡,就在汶川刳儿坪。如今在汶川依旧流传着许多与大禹有关的传说并留有遗迹。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谢元鲁研究大禹多年,他表示,古书记载大禹的出生地很模糊。《史记·六国年表》记载说“禹兴于西羌”,而现在的汶川无疑处于其中,而近邻的城市北川、都江堰和什邡同样宣称是大禹的故乡。“这并不矛盾,历史上的西羌是个大范围,四地都有涉及。”谢元鲁表示。

  那么,大禹的具体出生地到底在西羌什么方位呢?谢元鲁查阅了众多史料,《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也说大禹“家于西羌,地曰石纽。石纽,在蜀西川也”。《艺文类聚》卷11与《太平御览》卷82引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伯禹夏后氏,姒姓也,生于石纽,……长于西羌,西羌夷也。”谯周《蜀本纪》说:“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水经注》说:“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这么说来,石纽无疑是大禹的故乡,那么,昔日的石纽今日又在何方呢?

  历史上的汶山石纽究竟在何处,今学术界尚有分歧。谢元鲁表示,众多文献记载都说大禹出生于石纽刳儿坪。绵池镇自汉至清都是古汶川县城之旧址,今镇南5公里处高店村新店组与羊店村相交的高山,就是石纽山。山岸壁立,镌刻之“石纽山”三个大字至今犹存。此地自古为灌松交通要道关口,因午后风沙特别大,俗称“飞沙关”。又相传附近为唐代杨贵妃出生地。杨幼时洗澡于岭下岷江边,有羌男偷看,杨羞扬沙投撒,故名“飞沙关”。沿关梁而上,海拔1600米的半山腰之平坦地就是刳儿坪。

  作为大禹故里,刳儿坪曾建有供人凭吊的禹庙、洗儿池、禹穴、圣母祠、圣母塔、禹迹石纹等以及许多石刻。至今虽庙宇已无存,但经风雨剥蚀而存的石刻仍可说明当年的辉煌。

  姜维城垣:诸葛亮麾下大将在此练武

  在今日汶川,除了治水的大禹外,另外一个历史名人的姓名也被广为传播,那就是历史上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汶川是其习兵练武所在地。至今还能看到古城墙如长龙盘旋而卧,人称姜维城。据《元和志》载:“蜀将姜维、马忠等征伐汶山羌夷,此其地也”。姜维征西,至汶川、理县一带,修城筑垒,习兵练武。

  但根据谢教授的考证,今存环绕山峰之长墙残垣———姜维城,其实并不是三国建筑,也并非姜维等人所筑。为明孝宗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将过去朝代所建之作战城堡连接起来,重新构筑的。如今古城垣外还能见到古城坪上的点将台,高约7米、宽约4米,黄泥筑成。该遗址于1921年发现有新石器若干件。

  汶川羌人:中华远古历史部落

  羌族自称“尔玛”或“日玛”,今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州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和甘孜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地区,人口十余万。羌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区,羌锋村属于南部方言区。

  历史传说中,羌人中的姜姓部落是古代最早进行农业生产的部落之一,我国农业的始祖就是姜姓神农氏“炎帝”。古代文献对此有大量的记载,如《易系辞下》云:炎帝“断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太平御览》引《周书》佚文说“神农耕而作陶”,《淮南子》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风俗通》说“神农作琴”,《商君书》说“神农之世,男耕而食,妇织而衣”等等。这一切都表明羌族先民在远古时期对我国历史文明的创造有过宏伟的功绩。记者成岗

  [生态]

  “团团”“圆圆”的故乡

  三江生态风景区位于四川阿坝藏羌自治区汶川县南部、都江堰北部。景区面积188平方公里,由西河风景区、中河风景区及盘龙山风景区三部分组成。距成都105公里,车程两小时。它是前往九寨沟、黄龙、若尔盖、大草原、卧龙、四姑娘山、米亚罗等黄金旅游线的必经之路。

  这里生长着世界最大的珙桐群落。它为中国特有,整个花型如白鸽展翅,被世界誉为“中国鸽子花”,又因为白鸽公主和珙桐猎人的忠贞传说而被当地人称为“爱情树”。这片和大熊猫同时代的“植物活化石”面积达30000多亩,正在申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除了珙桐,这里还生长桫椤、龙血树、楠木、红豆杉、连香树、人参、野核桃、紫荆、银杉树等2000多种珍稀植物。

  而其中的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是大熊猫的集中分布地。在景区的西部毗邻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的高山上,活跃着近百只野生大熊猫。其数量占整个保护区的60%以上。金丝猴、云豹、野牛、黑叶猴、岩驴、梅花鹿、角雉、锦鸡、天鹅、雪鸡等400多种珍稀动物以及3000多种昆虫和大熊猫一起形成了世界上少有的生物种群聚集地。即将送往台湾的一对大熊猫“团团”和“圆圆”就生活在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景点]

  玉垒山石刻

  今汶川县政府礼堂后之山,名玉垒山。该山刀劈斧削,屹立于威州镇东南。是汶川旧八景中的“玉垒浮云”一景。玉垒山高峻奇险,唐诗人岑参言其:“玉垒天晴望,诸峰尽觉低。”

  玉垒山巅,原有明宣德年间建之玉观峰寺院,因年久失修已为废墟。玉垒山石刻共三幅,分别刻于三国、明、清,最上方一幅“玉垒山”三字,为蜀后主亲书,其大盈尺。明朝弘治年间,知州赵符节、千户赵方筑城包玉垒山其内,题“三雄秀”,位于“玉垒山”题下。清初又有无名氏题“三定诸蛮”四字。三幅石刻均具较高的书法艺术。

  西羌大峡谷

  雁门沟西羌大峡谷位于汶川县雁门乡境内,距成都150公里。是中国西部第一大峡谷。这是一条由东向西全长30余公里的狭窄山谷,大自然的神力在山谷里形成了罕见而奇特的自然景观。景区内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融为一体,峡谷笔直处高达400米,巍峨雄壮、挺拔俊美;峡峭壁耸,瀑布层叠,激流奔腾,实为一方天存的净土,令人赏心悦目。

  雁门关

  雁门关在今汶川县北4公里雁门乡境内,雁门大峡谷沟口。雁门绝壁临江,古有栈道,其险可知。今于路上下望岷江,汹涌涛惊,令人心悸脚软。对河沙丘上有一马蹄印,传为三国大将黄忠飞马所踏。再上有黄胜关。关附近有二土堆,传三国名将周仓随姜维征战至此,背石塞雁门,脱靴倾沙土,遂成小山,其状如破土竹笋,直刺蓝天。

(编辑:大羽)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