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秦焕明:产能大于需求 对手多 更加能刺激竞争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7日 09:46  经济日报

  将近两年前,一汽大众董事会在广西酝酿经管会换届,按照合资公司章程,这本是一件“例行公事”,何况上届班子已经两度延期,但是一些“挖掘”到这一“秘密”的媒体,却把它当作“猛料”暴炒,掀起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浪,对即将履新的秦焕明、李武似乎是个下马威。

  应当说陆林奎、周勇江那届班子确实干得不错,把一汽大众引领到历史的峰巅,他们也善于与媒体相处,而将要接替他们的秦焕明、李武等则一直从事企业内部工作,媒体有种陌生感。而且时逢中国即将入世,市场笼罩着一片持币待购的情绪,这对秦焕明、李武这对新搭档来说,是何种压力,大概只有他们自己知晓。不料1年半下来,一汽大众是高潮迭起,整个是超水平发挥:去年15万辆的能力,楞是干出了19万辆,比上年增长了66.4%,今年上半年,产销又比去年同期增加74.5%。应该说这是他们值得自豪的一段经历。

  最近记者与秦焕明回首这段往事,他却轻描淡写地说道,已是过去的事了,主要是大气候好,还有前任打下的好基础,没有那些好产品,再有能耐卖啥去?现在我们想得更多的是今后怎么做。

  过去市场上只有“老三样”,只要看住上海,盯住武汉,把桑塔纳、富康对付好就行了,就像打牌,看上家,盯下家,现在要面临多少对手?有多少产品?浑身上下都得长眼睛。作为先进入者虽然有先发优势,但后进来的杀伤力也非常强,今后采取什么样的战略,和过去应有所不同。

  秦焕明告诉记者,现在压力的形式、深度和强度都和刚来的时候不太一样,那时压力确实挺大,但是有点初生牛犊的味道,随着对企业、对市场了解程度的加深,感到现在的压力、责任比去年大几倍。现在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怎样继续保持市场中的份额和地位,把企业以往十多年形成的优势继承下去。第二把产能提高上去,去年就吃亏在产能不足,只有15万辆能力,虽然通过加班加点,达到了19万辆产量,还是有两三万辆的缺口。现在的压力不仅有市场的压力,还有企业发展何去何从的压力。今年7月15日,一汽建厂50周年之际,一汽大众的新基地破土动工,占地66万平米,计划投资10亿欧元,2007年形成33万辆生产能力。届时一汽大众总生产能力将达到66万辆,从单一工厂规模来说,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秦焕明说,单纯拼成本,拼市场营销,#{5丰田5}#、通用也都是高手。现在市场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性价比,是价格的杀伤力。压力主要来自新进入者,因为对他们的“路数”还不特别熟悉,光靠过去的经验是不够的。另外现在产品同质化倾向很严重,同档车的配置都差不多,消费者就会选择价格低一点的产品。过去担心配额放开,关税降低了,进口车会对我们造成冲击,现在看来,不用人家进来,自己国内这么多产品已经就打的头破血流了。

  从产品系列讲,一汽大众有宝来奥迪捷达、高尔夫,再加奥迪A6、A4,A级车,B级车,C级车全有了,产品系列是比较全的,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秦焕明表示,今后需要做的是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牌。秦焕明理解,品牌是一个产品在消费者头脑中感知和理解的集合,或者说是对消费者的承诺。对于厂家来说,品牌是一个严谨的体系,是营销的中心环节,直接对消费者购买产生影响。比如帕萨特和奥迪A6,都是来自德国大众,相同的底盘,相同的发动机,内饰也都差不多,但在市场上价格差别却很大,就是品牌产生的异价。

  技术进步是一汽—大众不断发展进步的原动力,一汽—大众要用技术进步引领产品的进步,在目前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复杂,许多汽车生产厂家的产品大幅降价的情况下,一汽—大众强调的是坚守技术、质量和技术文化的制高点,继续做中国汽车业的领跑者。

  现在社会上有种印象,觉得德国血统的车质量好,但是价格比较贵,在选择面比较小的情况下,他们可以边骂边买,现在选择面越来越大,市场上车子五花八门,一些新产品以低价切入,抢占市场份额,表现出对市场志在必得的决心。中国人既有传统的一面喜欢老的,觉得塌实可靠,但很多时候也喜欢新的东西,这些无疑对一汽大众是种巨大的压力。秦焕明说,市场始终是一种压力,开发那么多产品,搞那么大产能,最终是要体现在市场的销售上。

  对于当前企业比赛着扩充产能,秦焕明的看法是,很难做到产能和市场需求完全一致,更多的情况是产能大于需求,只有这样才可能刺激竞争,最终是强的企业站住了,弱的企业被淘汰掉,这种代价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能促进技术进步。说到靠国家行政力量调整时,秦焕明认为,别说国家来协调办不到,就是一个公司内部协调都很费力。比如说两个发动机厂,一个干大马力的,一个干小马力的,最后是大家大马力小马力的都干。只要有市场,他就会采取各种手段上。所以要搞市场调节,纯粹的计划解决不了这些问题。

  秦焕明十分有信心,能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走下去。在未来的竞争中一汽大众有把握成为一个胜利者。(本报记者程远)

(编辑:赵广喜)
yes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程远专栏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