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波看上去很年轻,黑色的西装,枣红色的衬衫,显出几分成熟与干练。很难一下子把眼前的孙晓波和海归十年联系在一起,很长时间都没来得及缓神:十年前的孙晓波是什么样子,十年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十年在华对晓波而言,发生了太多故事,从美国某公司首席科学家,到华晨技术副总裁,一手主抓产品研发和推广,全程参与宝马项目谈判,卡特彼勒中国研发总监……
“卡特彼勒给我再次感受国内发展的机会,希望对它在新兴市场的产品开发,起到作用。”晓波谈到十年来的感触,颇为动容。“很多海归,并不计较太多利益,只想踏实做些事。”【详细】
早年参与华晨汽车高原测试
之所以没有离开中国,关键一个原因是感受到了中国汽车业的活力和生机,这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谈到海归,有很大一部分,尤其是早些年,并不愿意回来。对我来说,更希望感受充满活力的生活,不能说留在国外的选择没有大追求,只是对我而言,经历过中国汽车业之后,可谓“曾经沧海”,难以让自己忘却。[全文]
如果说最难忘,是读博士期间参与制订“小型非车用发动机”排放标准。割草机在美国每年销售800万台,割草一个小时相当于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跑200英里,相当于320公里的排放。所以它的排放实际上已经超过了公路用车的排放。要想制定一个政策要征求各方面意见,制定什么样的排放标准才不至于让所有公司倒闭,可能会有一、两家倒闭,另外一些企业进行技改,就可以达到标准,这样的提案才可能通过。[全文]
在我看来,汽车海归可以分为三到四种,他们陆续从90年代末开始回归,高潮是21世纪头几年,包括赵福全在内的很多优秀海归都是那个时候回来。相比而言,陈玉东比我早一年回国,我去了主机厂,玉东去零部件巨头。总体来看,很少有海归在一个公司超过三年,尤其是国内的企业,在外企的话,时间可能会稍微长一点。什么原因?关键是国内的汽车行业和市场变化太快。[全文]
当时华晨宝马项目谈判,说实话,日程很紧凑,毫不夸张的讲:三楼谈宝马项目,二楼就谈英国罗孚项目,一楼还有一个项目。当时宝马的首代也跟我谈过,宝马在中国至少已经谈了20家企业,为什么选择和华晨合作,他说觉得我们跟华晨谈有共同语言,有未来,应为华晨有一批海归人才,他们国际化,懂汽车,合作起来很NICE。这可能就是海归带给本土企业的变化。[全文]
相比而言,跨国企业总是花时间来研究战略问题,或者说是“如何走”、“怎么走”的问题,对于避免行业风险和远期风险,具有预警作用,相比而言,国内的一些企业往往对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研究不足,这就会存在很大的风险。卡特彼勒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关注中国市场,真正大规模发展,我觉得从90年代开始。从产品开发来讲,不仅要做国外设计—国内生产,还要努力提高本土的开发能力,设计出适应国内市场,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产品。本土化可以降低成本,更适应需求。[全文]
目前对我而言,希望能在卡特彼勒多出成绩,其他的事情没太多计较,单说我花时间沟通,每天晚上花三、四个小时打国际电话会议,花这么多时间,关键是愿意去做。国内企业要想做大做强,目前来看关键是把国内市场做好,占有一个较大的份额,这是一个长远的好战略。当然,国内很多企业认为世界市场重要,现在着急走出去,但切记不可战线拉得过长,还要老老实实把国内市场做好,打一个良好的基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