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版>交通>正文

停车费上调月余 西单部分停车场悄然打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08:27   北京晨报 字号:

  从4月1日起,本市王府井、西单、北京站等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上调,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车主是否已经逐渐接受涨价的事实?各停车场经营情况如何?近日,北京晨报记者走访了多个重点区域。记者调查发现,各停车场空位率非常高,少则三成,多则五六成;为了应对停车数量骤减带来的损失,部分路边停车收费员悄然开始“打折促销”。

  现场1 西单

  悄悄地打个七八折

  昨天中午,记者在西单商业街附近某胡同看到,路边16个划线车位停了个八成满,还有车辆在收费员的指引下停在了无车位的地方。为了招揽车主停车,收费员并不主动告知停车费用,但有人问起能否便宜一点时,才会偷偷说出“一小时10元”的优惠价。相比于“第一小时10元、第二小时起每小时15元”的规定,这一价格相当于打了个七八折。

  而距离西单商场相对较远的一条胡同,生意则很冷清,路两边只停了一辆车,收费员坐在树阴下懒洋洋地与人聊天。“停多长时间?我这40块钱不限时!”收费员“眼热”地瞄着不远处几乎停满的车位说,“40块钱很便宜了,这一带都涨价了!”一旁修自行车的伙计搭话证实,以前周末这条路每个车位要横着挤下两辆车,堵车堵得一塌糊涂,现在即使饭点儿车位也非常富裕,“要不是生意不好,这个价钱附近肯定找不到!”

  据收费员介绍,停车费上涨后,不同公司的“月份儿钱”也有不同调整:有的将停车场6000元/月上调至1.5万元/月,有的则维持一个停车场2.8万元/月不变。但月初即上交本月的车份钱让他们对完成任务压力很大,“停车费单价涨了,但停的车少了,这个月有‘五一’生意还好一点,今天9日,一个月的1/3过去了,我刚收了2900块钱……”任务1.5万元的收费员掰着手指算着说,“够呛,弄不好又得亏了!”

  收费员还说,调价后有检查人员着便衣抽查,“他们会开车过来问你,5块钱一小时停不停?你一点头,就得挨罚了。”

  现场2 中关村

  车辆比以前少三成

  “相比刚涨价的前半个多月,现在很多车主已经开始接受停车费涨价的事实了,但总体来说,车辆比以前还是少了约三成。”上周六16时左右,记者在中关村E世界地上停车场上看到,整个停车场上还剩下不多的几个车位,一位管理员称,“今天是停车费涨价后生意最好的一天。”

  管理员告诉记者,调价后,白天地上停车每小时比地下贵2元,地下停车场生意没有太大变化,地上停车场就差太多了,“还好经常有去家乐福、海龙、鼎好的车主把车停在这儿,以前还有一停好几个小时的,现在基本上一两个小时就走。”好在这里的停车场归E世界物业管理,停车管理员拿的是死工资,停车多少对他们的收入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一旁收费的管理员说,虽然入口竖立的牌子上明确写着4元/半小时,但一到出口车主一听刚停一小时就要收他8块钱,立马就“炸了”,“每天都有吵架的,平均四五起吧。”

  现场3 北京站

  掐着点儿进停车场

  记者昨天中午在北京站西侧停车场看到,不大的停车场车也未停满,要在调价前,这里天天都得排着长队。管理员施先生介绍,车主也有个适应的过程,刚调价的半个月,经常一上午才停七八辆车,现在偶尔还有停满的时候。比起调价前的火热,车辆至少减了五六成。“虽说停车费上调了5倍,但车没以前多了,收上来的钱比以前高不了多少。”施先生说,此外,以前是人工填单子收费,车主超时个几分钟就算了,现在是POS机刷卡,多停5分钟也按半小时收费,第一小时10元,第二小时以后就是15元,半小时至少就出去了5块钱,他这一个班5小时,纠纷也得有三四起。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等待接人的车主都呆在车上,将车停在马路边,等到火车马上进站了,才将车拐进停车场。施先生说:“每次有车进站时停车场还会热闹一阵子,大家都是掐着点儿进停车场,接完人马上就走。”

  现场4 燕莎

  停车场只有三四辆车

  燕莎友谊商城门前停车场自从调价后,差别特别大,以前记者偶尔一大早到这儿都很难找到停车位,2元/小时的停车费,周围上班的白领都把车停在这儿。调价后这里变成8元/小时,好几次记者早晨到燕莎附近采访,整个停车场都只能看到三四辆车。记者曾与这里的管理员讨论过“促销”问题,比如说私下里跟车主约好,停一上午10元钱,也比空着强,但管理员说,这里停车不是填单子收费,都是监控,车一进场系统就进入自动计费,“要想做手脚根本行不通。”

  晨报记者 陈琳 姜葳

  ■调研数据

  公联顺达:13个重点区域停车场赔钱

  记者从北京公联顺达停车公司了解到,4月中旬,该公司百名行政人员到各停车场进行为期一周的摸底调研。从调研数据来看,13个重点区域停车费上调的停车场无一盈利。公联顺达停车管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摸清重点地区停车位停车数量及收入。重点地区的停车收入下降,已是事实,但公司不会鼓励管理员私自降低收费标准。对于亏损,公司会根据调研记录再想对策。目前,还没有统计总体亏损数额,但可以肯定该公司在13个重点地区的路面停车场全都赔钱。

  晨报记者 陈琳

  ■记者手记

  停车场亏本谁来买单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关宏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提高停车收费标准,能很好地体现城市中心区、开发高密度区的土地稀缺性。停车收费作为杠杆,可以调整交通结构、出行结构及土地供需关系,为国内很多城市采用,也为有效解决拥堵问题提供了很好先例。像上海、深圳和广州就先后大幅调高了中心城区的停车收费价格。因此,“政策本身是没有问题的,应该坚持”。

  但记者调查发现,除了部分停车场管理员拿的是“死工资”,还有一些停车场管理员和“的哥”一样每月要交份儿钱,高停车费并没有给停车管理员带来高收入,车主可以不开车,但管理员完不成任务则面临生计问题。而停车费上涨后,有的公司“月份儿钱”也从6000元/月上调至1.5万元/月。一位管理员诉苦说:“停车费涨了5倍,并不意味着我们收的钱就多了5倍。”

  由于地下与地面停车场、重点地区与附近小区及单位停车费均存在价格差,停车费上涨会引发车主“自然流失”,地面停车场必然赔本。但既然地面停车场本身就是公共资源,它的赔本也是因为政府行使公共政策而引发,因此这个赔本不能算到停车管理员头上,而应该由政府采取其他手段来调整和完善,比如加强重点地区之外小区和单位停车场的监管,遵循市场规律,灵活制订收费标准等手段,来平衡停车场的亏本矛盾。

  晨报记者 陈琳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网友文章推荐更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