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的车市,果然是“淡季够淡”。昨日,从一份南都记者独家获悉的4月份广东省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数据显示,广东全省以60493辆的新车上牌量,同比增幅27%,环比下挫10.19%,而东莞车市则跑输大势,以6313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同比微涨1.9%,环比下滑18.87%,再度负于佛山,仍居于第四。
从消费喜好看,东莞市民仍对日系车钟爱有加,排名前五的车企均为日系车牢牢把守,但市场占有率前十的车企,环比3月份,上牌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东莞不敌佛山,排名第四
尽管2009年全年各月份比拼中,东莞最终以八胜四负强过佛山,但近两个月,东莞皆失守原本应该守住的第三席,尤其是4月份,与佛山仅有不到100辆(73辆)的微弱差距。在帐面上,4月新车上牌量除了环比3月下滑18.87%以外,同比仅微增1.9%。
全省各城市中,既有跑赢大势的,也有拉后腿的:位于单一城市上牌量第一的深圳市,以15665辆的乘用车新车上牌量,同比大增40%,环比也超过大势,未跌反微增1.45%。
令人遗憾的是,广州、佛山、东莞等主力城市,尽管同比有所增加,但环比3月份,都有14%以上的跌幅,如3月排名第一的广州(13624辆),环比下挫14.4%;排名第三的佛山,环比更有19.53%的大跌。
此外,汕头、阳江、云浮、汕尾等二、三线城市,淡季不淡,同比、环比皆增,尤其是云浮,新车售出478辆,同比增加67 .72%。尽管以上各城市单一上牌量并不大,但合在一起,仍对广东车市有不小贡献。
对此,上海通用雪佛兰美琪店总经理吴毓安分析,广州、佛山、东莞这类珠三角城市仍以本地人为主,4月份正值清明节,当地消费者少有选择4月购车的,加之五一购车旺季,购车需求滞后,对于上牌量有所影响。相反,以外来人口为主力的深圳车市,在经济企稳后,消费力强势释放。
日系依然很强势,8款车型进入销量前十
无论是从市场占有率,还是从最受欢迎的前十畅销车型上看,东莞市民都毫不掩饰对于日系车的钟情。
市场占有率居前十位的车企中,日系车不仅占据五席,而且是前五席!东风日产以766辆居第一,一汽丰田则以716辆紧随其后,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分别以414辆、384辆、283辆居第三、第四、第五位。
畅销车型中,除了伊兰特、F3为非日系以外,其他八款均为日系车。东风日产以三款车进八前十畅销车型中大获全胜,分别是新轩逸、骐达表现稳定,即便是刚上市两个月的新骊威也在销量上起到一定贡献了。
记者采访东风日产华南二区厂家人士了解到,这与东风日产近期以来的促销政策有关。新骊威上市后马上就有3000元的现金优惠,去年以来,车源一直紧张的新轩逸,产能跟上后,也在上牌量有所体现,4月份更是以243辆居于畅销车第二位。
即便是丰田,尽管此前有全球召回的阴云笼罩,南北丰田在东莞市场的占有率并未下降,一汽丰田、广汽分别以716辆、414辆的新车上牌量,居于第二、第三位。前十畅销车型中,卡罗拉以375辆仍居单一车型第一,凯美瑞、汉兰达也有所斩获,分列第三、第八位。
小排量车型占有率大降,B、C级市场复苏
如果说2009年,得益于小排量购置税政策,1.6L及以下排量的车型销售大热,迎来了从未有过的春天。那么,当政策缩水后,失去了政策效应的保驾护航,消费者更多地从自身的需要来选择车型。
从4月份广东省乘用车新车上牌量数据看,东莞市场上,1.6L、1.5L排量的车型其占有率较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1.6L排量车型,其4月份占有率为29.51%,去年 同 期 这 一 占 有 率 高 达39.13%,意味着同比丧失了近10%的市场份额。
而2.5L、3.0L两个排量相对较大的区间里,其占有率在提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尤其以3.0L排量为代表,4月份东莞共有232位消费者购入此排量车上牌,占有率为3.67%,而在上年同期,其占有率甚至不足0 .5 %,仅 为0.31%。
此外,从各级别车的消费来看 ,A级、A 0级、A 00级 小 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下降,三个级别车型占有率为68.24%,而其在去年同期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6.91%。
相反,去年一度受冷落的B级车、C级车的市场份额则在迅速提升,尤其是C级车,以518辆的上牌量,占有率由去年4月份的2.68%提升至8.21%。B级车、C级车两个级别车型的占有率也由去年同期的23.08%提升至30.94%。
从上述各级别车型、各排量车型的占有率分布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东莞市民汽车消费的档次在提升,价位也在提高。
A级车、A 00级车市场份额的下滑和1.6L及以下小排量车型的占有率下挫,不难解释,以小排量车型、A级车、A O O级车为主导的自主品牌占有率不断下降,尤其以比亚迪为代表,在4月份的东莞市场上,同比大跌24 .2%,以235辆的新车上牌量险进前十的尴尬表现。
此外,南都记者掌握的数据称,前四个月,全国汽车库存量逼近200万台,自主品牌成为库存之殇的主要“始作俑者”。
采写/制表:南都记者 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