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5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互联网汽车与车联网电商大数据TELEMATICS@CHINA”论坛在上海举行。期间,来自国内外互联网、汽车行业的精英汇聚一堂,共议互联网汽车与汽车电商未来。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演讲者为丹维软件创始人施雪松。
施雪松:大家早上好,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互联网拥抱汽车,汽车拥抱互联网,其实我们也知道,互联网和汽车是完全两个不同的行业,他们流的血和基因都不一样,汽车业强调的是规则,互联网强调的是没有规则汽车注重的是安全,互联网强调的是个人体验,用户的体验,所以我们做车机跟车结合的这一点上,也感受到了来自互联网的冲击是巨大的。如果互联网人也叫野蛮人,这群野蛮人是不是颠覆我们传统的汽车行业,这个实践过程当中,我更想说,如果我们遇到一群汽车业里面的野蛮人这个日子更不好过了。所以在互联网大潮冲击下,我们确确实实在OEM行业遇到了一群有车载基因的野蛮人。
互联网时代,我们从车厂拿到的信息跟以往的不一样,在过去的两年,丹维软件我们跟广东好帮手一起合作,在国内自主品牌的车厂做一些跟互联网环境相连接的车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受到的一些信息跟传统过往收到的信息有很大的差别。最多的我们用几个词来表示,要最多、最潮、最好,最联,最快。这是新时代主机厂就是我们对于车载多媒体产品的要求。我们来看看,最多,功能多多易善,他们会拿手机跟我们看,你看手机有这么多的功能,你车机能不能也做大这个功能,你车机比手机贵,为什么功能没有手机多。 最潮,功能一定要最时尚,芯片一定要新,手机芯片都4核8核了,你为什么才单核。OS,安卓AUTO安卓其他的,为什么你是很古老的东西。手机上微信这么好用,为什么你车机的功能就没有手机这么好用呢?手机都8核了,1000块钱,1500块钱,2000块钱,而你车机为什么这么贵,最好你车机也比手机便宜,最好不要钱,不要钱什么意思,就是车机的人他们非常勤奋,非常关注用户的体验,以至于关注到极致,他们时时刻刻拿着手机来鞭策我们做车机的人,让我们全方位的向手机靠拢。可能他们今天在这种汽车文化的沉淀,在技术的积累,可能在真正实现的用户体验上可能他们跟海外的一流的汽车品牌有差距。但是如果他们以这样的一种野蛮人的方式长期执着的坚持下去,他们的未来马上就到了。最后一个就是他们一定要快,这种基因已经强烈的灌注到他们的血液里面,如果这个产品从我们OEM厂商来看需要18个月或是24个月完成,而他们希望你6个月,3个月完成,所以他们是不讲规则的。十月怀胎,你找三个人来做,这就是这群所谓汽车业的野蛮人给我们提出的挑战。我曾经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大学里面上学的时候经常打牌打到深更半夜,晚上做梦满脑子里面都是扑克牌在转,而现在我脑子里面都是手机在转。 所以智能手机已经成为车机用户体验的一个对标的对象。这是我们听到的来自互联时代车厂主机厂的声音。
这个地方我们确实看一下手机跟车机有什么不同,我们真的是要思考一下。手机、硬件的架构是标准化的,它的场景非常的单一,就是人和手机。它的供电绝对是高质量的供电,开发环境也很简单,尽管过去有很多操作系统,但是眼下来讲,智能手机来讲一个就是IOS一个是安卓。APP的开发者是给我们的传统车机是完全不一样的,它是以百万亿计的,用户程度参与非常高,尤其是小米,粉丝已经参与到手机设计里面来。还有运用软件的迭代速度很快,是以月计,周计天计在算的。另外手机用户的宽容度非常高,可以接受系统的重起也可以刷机,大家接受度非常高。但是对于车机来讲就不一样了,它的硬件结构复杂多变,每个厂家甚至每个厂家的每个系列的车型,每个型号硬件都是不完全一样的。第二个就是,它的供电质量和手机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它的供电质量非常差,还有其他的恶劣的环境,包括温度、冲击振动等等。车机的可靠性要求是极高的。再一个,从设计角度讲,运用场景是多匀速的,包括方向盘,仪表、显控,中控面板等等。再一个就是说,系统和软硬件的开发者在车载这个行业里面它是一些小众的经营团队,这个和多以百万计的APP的开发环境来比,这群开发的者的规模来讲人数也小很多。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用户对BUG的宽容度低,这是车机研发的生态跟手机完全不一样的地方。所以,简单的把手机搬上车,这个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说我把手机的一个设计搬上车也不可能。
在这样的一个互联时代,车机研发的角度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我简单的把它在这里做一个说明。一个是设计的场景元素比较多,场景复杂,包括方向盘、仪表、显示屏、HUD,中控等等。信息来源多,这个信息可能是来自本地的媒体、车辆的传感器、ADAS,还有云端的一些CP、SP,还有手机,手机跟驾驶者已经无法分开了,我把手机成为驾驶者的第三只手。所以在这样的一个多元素、场景复杂,多消息来源的情况下,我们要做一个多系统的融合设计,它的软件规模是巨大的。所以,越是往后,我们现在在畅想五年以后十年以后的汽车,那么未来的汽车在人机综合的软件系上面规模是很大的。它的承受度是面临挑战的。正因为是多系统集成,它需要做验证的项目也跟以前传统的车机相比呈几何式的增长,但是给的时间又短,项目又多,非常的所以传统的车机行业时间从五年、三年到现在的一年,甚至后面要求更短。再一个就是为了关注用户体验,要求车机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开放,这个开放给安全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和隐患,这是需要我们去考虑的。再一个就是成本的要求,这个车厂对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天他们跟我们谈的非常简单,你最高就是双核的手机4核、8核了你为什么还不如手机,是不是可以做到比手机便宜?所以这个成本我们说不清楚。
我们在这样的实践过程当中也做了一些总结,我们第一个整个车载多媒体的系统我们要把它融合到一个互联的环境中规划和设计。第二个就是采用模块化的价格设计,最大限度的把产品的设计软件化,这样的话它迭代周期可以大大缩短,验证周期也大大缩短。再一个就是在云端可以把这些平台,管理平台建立起来,实际上从生产、销售和升级一体化,昨天伟世通也讲到一点,就是在保修的成本里面,因为软件导致的升级大概占了60%,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实现从云端对终端平台管理实现这个自升级,这一块的成本我们会大大降低,这个就是从产品设计周期来讲,如果我们想缩短车机产品上车的周期的话,HMI的设计一定要前移,甚至我们跟车厂的设计最后我们提供工具由车厂自己生产HMI,这样周期会缩短。
具体来说,我们把我们的产品放在一个互联环境下设计,具体就是这样,这个中间HQ是我们产品的一个代号,这是一个车载的一个多媒体,包括导航和Telematics都集成在里面,我们有几条总线,蓝色的总线是跟车互连的,橙色的是跟我们车里面的其他的一些组建相连,包括你的CD、DVD等等各种新时期,右边绿色的这条线实际上我们是两条路径,一条是通过LINK,通过手机或是WIFI互连,还有一个就是TBOX相关的一些遥控的通道。所以把这些内外交换的环境设置好,这样我们在做车机规划的时候就不会出错,所以我们把未来的这个车载多媒体的规划融入到这样的一个互联的环境当中,在这个右边互联的环境当中,我们可以跟呼叫中心连接,也可以跟终端管理平台连接,也可以跟第三方的CP、SP连接,它的柔性是很大的。我们这样规划,是希望在这个规划下面的硬件最起码三五年不用更改,只是迭代我的软件,或是最多升级我的CQ就可以搞定。这样的话在未来周期里面尽可能的缩短。
从车机来讲,我们把它尽可能做模块化,最低层的蓝色的部分是我们把我们希望跟软件一起升级迭代,这样的话就很容易利用即有的成熟的软件使它做的更复杂。这是我们实际的一些产品,这是在终端管理上,就是把这个车机从编码开始做统一的规范,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便于我们去进行后台的升级。这样的话,在终端管理,云端的连接,从制造到销售到售后,我们都可以用自升级的方式把它做好。所以这就是在这里可以看到,系统如果有升级的话软件可以自己更新。这样的话就是在真正的实践里面,我们做到第一个就是把产品融入到整个互联环境当中去,第二就是说我们坚持模块化的设计,第三就是我们采用这种云端终端进行管理,把它做进去之后,以后升级、迭代和更新很方便,今天在短短的时间里面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面对车载行业里面有着传统的汽车。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