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5日,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互联网汽车与车联网电商大数据TELEMATICS@CHINA”论坛在上海举行。期间,来自国内外互联网、汽车行业的精英汇聚一堂,共议互联网汽车与汽车电商未来。以下为会议发言实录。演讲者为北京远特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白新平。
白新平:大家下午好,前面听了几个报道,是不是有些累了,大家活动活动身体吧,人坐的也就这么多了,建议一下。
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远特科技的白新平,在座的很多朋友会比较了解,有的朋友还不太了解,特别是互联网的朋友们大家了解的更少了,我们是一家非常专业,非常专注的公司,我们只给汽车市场提供OEM的解决方案,有的汽车行业对我们非常的了解。我们已经为6家整车企业提供了5大类真正落地车联网的解决方案,大家注意一下,我们是真正落地的车联网解决方案。而且在前几年,或是从08年开始到现在,我也是第一次来参加Telematics的盛会,也是非常荣幸疼痛有这个机会跟大家见面。为什么这么长时间我是第一次才过来呢,主要是第一,前几年Telematics不好做,车联网不好做,我们没有机会去跟别人讲,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通过这么多年的脚踏实地的做,我们发现这个行业真的是春天来了。因为我们在国内或是在整个汽车行业还是小有成就,做了一些东西出来。非常不幸的是,我们公司英文名字China TSP,一会儿有一个主题叫BAT来了TSP还能活多久。我今天下午想跟大家来一个分享,参加这个盛会从昨天到今天我感受也非常深,我也学到很多的东西,前几年没有来我错失了很多的机会,从今年开始,车联网确实速度快了。原来我们每年几个月有一个新鲜的事情出现,比如半年、三个月在互联网界出现几个大事,而今年有的演讲嘉宾已经列出了今年车联网发生的大事,确实件件都是大事,而且频率非常高。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带进行相互的沟通和学习,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自己也收获非常大,我也通过给这次的学习也深刻的感受到,互联网对汽车行业带来的影响。其实我们作为一家专注的车联网的企业,我们也是属于互联网的一部分,我现在觉得好像互联网分了两派,一派是狂派,一派是博派,狂派就是野蛮人。不管哪个派,我们希望大家共享和谐,大家在这个世界里面都可以生存,在这个世界里面活的很好,所以说,作为远特科技来说,我们没有野心也没有更大的愿望,我们只有一个就是给大家提供互联网化的、人性化的服务,这是我们要做好的一个事情,我们不会造汽车,也不会在很多其他的方面去做,我们只做车联网。
我们最近有几个方面,一个就是整车企业的车联网的搭载,第二个就是我们需求方面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个是我们如何考验这些问题的。第四个就是打造车联网服务的生态圈,第五个是我们的一些案例,刚才我也讲了,我们是一家典型的或是专注的专业的OEM服务提供商,今天也借这样的机会帮我们的客户宣传宣传。 我们先来看一下车联网,有时候视角不一样,看的视角不同内容也不同,所以互联网的企业,我知道大家都是互联网的,提高也不妨换一个视角,站在汽车行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就更充溢跟汽车企业达成共识,或是更容易跟汽车行业的产业链达成共识。
我们先看一下车联网的搭载现象,在国内这三类可以说最早的车联网出现的时候平台的提供或是运营的模式,当然这是老生常谈,后来有4和5的出现,最后问题来了谁的平台好,谁的平台强,这个问题我记得两三年前,甚至在车联网一开始的时候就有一个争论,谁的平台高呢,整车厂的平台有出路呢,还是第三方的平台更具有包容性,内容和信息更丰富,更有生命力还是其他的模式没有后台,就只跟手机连起来,不需要更多的后台的支撑。现在有没有结论呢,我认为还没有结论,有一点提醒大家,我乐观的判断,最终国内的车联网平台和服务可能还是要本地化还是要向远程科技这种途程徒长的又专业又专注的公司来做才靠谱。这不但是远特科技,跟我们一样有同样梦想的企业都可以。
这张表我出了国内几个主要的品牌的车联网的平台和运营的情况,我想关注的是下面几个问号,为什么我打几个问号呢,不是想卖关子,因为大家比我还了解,我不敢乱说,是多少我不敢说。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张表上的企业用户数没有低于5万的,多的几十万,但是说明什么呢,我们企业已经有上百万的用户了,这跟我们几千万的新车市场来讲还是非常小的,我们的空间还很大。我列了长安和吉利公司,比如长安,从2010年的20多万台到现在的70万台左右,这真的不是运气好,而是扎扎实实一步步得来的,当然吉利的新款的发展也是发展很好的。吉利的这个宣传口号是G动力爱科技。虽然100万的总量在整个产业发展纵向角度来已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和整个市场比较还是非常少的。整个市场来说还是不尽理想,或者说作为一个业内人士非常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100多万的服务,车主对用户的口碑还不够好。
刚出现的新事物总是受大家非议的。我用的是CDMA的手机,是2012、2013年的时候用的,那时候真的上网很不好用,如果作为一个新鲜事务不坚持做就没有现在3G、4G网络的大幅度的提升。我们车联网还是起步阶段,所以用户很多的抱怨和体验是非常不好的,或是可能还在改进当中,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服务内容的缺乏和内容的原始还在初级阶段。用户需求来讲,他们到底对车联网或是对这种新技术或是对开车这件事有哪些需求,这是很多车联网企业或是整车企业摸索的事情,我们也把我们的观点贡献给大家,用户的需求我们大概分了一下,其实这个上面的三个车我是想我们从高端车和终端车以及入门级的轿车做系。因为不同的人群需求不一样,高端车的车主生活要求更高一些,或是活动场所和中端车以及出门级的车的活动场所是不一样的。我们发现,不断什么样的车主,他们对一个事情一致的就是安全。安全有很多的诉求,但是安全的频率又低,这是我们的挑战。现在很多车都装安全气囊,但是真正安全气囊起作用的时候有多少呢,几率很低,因为这个几率低汽车会不装安全气囊吗,不会。所以车联网把安全的问题如果解决好,如果能够让用户觉得充分安全,是初衷之一,其他的便捷、经济这些今天很多嘉宾或是昨天很多嘉宾也讲到了,意思是一样的,其实我们发现,在安全便捷和经济之后才是社交、互动和咨询的需求,因为这些需求的满足可以不依赖车联网,完全可以以来互联网,只有安全是不能靠按互联网或是移动互联网去解决的。因为安全是跟整车关联最密切的,它的所有的动作和机制都来源于整车的数据,这一块主要还是依靠车内网和车外的信息交换实现的。所以我们要想以人为本,要解决用户关心的问题,首先同安全入手。
当然同用户不同的场景来看服务业不同,服务太多了,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经常问我一个问题,提高现在可以提供多少项服务,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的头疼,我要说的多觉得没有价值,少的话又缺乏竞争力。人家都60多项了,你比别人少一些。这个场景需求确实很多,但是这些需求是不是很好的满足了?我们今天有很多做地图做导航的,大家也都向互联网靠拢了,互联网这个圈一项是比较包容的,从地铁这个来讲,现在不管是哪家地图都是准确度不够的。大家都有过导到黑胡同的经历,我们看两个数据,一个是整车前装的加载两一年200万台,我还听到一个数据,后装市场导航的整个加载量800万台。问题是我们怎么样把不好的服务慢慢的好起来,看一下用户对车联网的认识。只有看到这些问题才可以更好的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受到很多批评的时候我们也有很多的安慰,我讲的是整个行业,最大的原因就是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车联网这种业态的变化中,或是场景变化过程中,用户对服务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在互联网时候大家都对着电脑,移动互联网大家都是手机或是PAD,到了车联网,大家是在车里面这个环境当中,用户的使用场景发生了变化,所以说用户对服务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或是很多人还要把互联网的服务拿到车上装,汽车是高速移动的,汽车不仅仅是移动的,关键它是高速移动的,几秒钟就可以产生很大的车祸,所以服务场景不同,用户的需求变了,但是我们对用户的服务或是提供还停留在互联网的思维或是移动互联网的思维是远远不够的,是不能帮助用户提升体验的。
我举个例子,现在我们的产品语音识别也好,手机映射也好都有这样的功能,据个语音识别的功能,开车过程中我想听每个人的某首歌,我不知道在座的有几个人会准确的记得想听的歌曲的名字,每个字都说全了。真正开车的时候有这样的需求吗,有,可能偶尔有一个念头或是想起来某一个歌词都想听这个歌,现在还做不到,所以这里面留给我们的空间太大了。只有顺应客户的需求我们才可以拥有用户。
我们要做的很简单,还是从需求出发,我们讲的最多的是需求,用户有安全的需求也有其他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和其他的想要得到的需求我们是不是很好的满足了,怎么样才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呢,现在车联网的服务存在的问题给是我们对症下药的方法,比方说我们的服务要更加简捷,简单快捷。为什么要简捷呢,因为用户在车上他们的时间更加碎片化,操作整个系统时间只有几秒,当然如果堵车的话除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的操作不能一点就中,不能一下子利用最小的点击次数,用户当然不买账。举个例子,原来我们传统的互联网大屏幕很多服务依托地图的服务,很多服务都可以在上面点一下,但是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看看你手机上的APP是不是有很多的APP在界面呈现的时间已经不把主地图作为呈现是了,因为地图在第一时间弹出来的时候给用户的信息量太少,只是一些点,这些点里面的信息没有。大家看看大众点评,看看微信,在弹开的时候,比方周边的人都不是出来的地图,这些列表不仅有信息、有距离,说明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的时间更加碎片化了,需要的点击次数越少,来得到越多的服务。大家看到这个方式,浏览的方式和操作的方式就会发生变化。到了车联网的时代,大家的时间更碎片化,如果用户觉得你给我提供的服务可有可无。一个简单的例子,什么样的服务才是实用的服务,刚才我讲的在车上听歌,我本来记不住那个歌曲的名字,比如突然有一个联想,通过这个联想找出来我想要的歌就是实用的。还有就是超出预期,我现在看了一下国内的车联网的终端盒提供的服务,基本上都是在初级阶段,对于互联网或是用户体验来讲,什么样的体验最好呢,超出预期。大家想的是这样的,你提供的服务超出了它的预期用户才说这个好,才会出动他觉得说这就是我需要的。不管是简捷、实用还是超过预期,都需要更加智能化。我们服务的提供上,只是说客户需要什么还不够,一定让我们的车机智能化,它能够知道用户所想所需才能够达到我们刚才说的简捷实用和超出预期,我们要以这些为出发点塑造和打造车联网的服务。
在这个服务方面我有几个建议,或是我们站在车联网的角度,我们提几个建议,第一个,我们应该精简数量、提升质量、增加价值。为什么这样讲,刚才大家看到我的列表,这么多的互联网服务,50、60项的车联网服务,让客户拍手叫好的不多,我们一定要借鉴互联网的思维,有一个就是极致或是把某一个事情做到极致,我们从一些最简单的服务做起,把这个最简单的服务做到极致,比方说我们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把救援做到极致,我们原来做过救援的一个系统,比如用户发生车辆碰撞的时候第一个时间要做的事情是干什么呢,打电话。但是他们给谁打电话呢,特别是女司机,她会给她家里人打电话,告诉家里人车坏了,然后给保险公司打电话,会给她能够想到的朋友抱怨一下。所以等这个用户告诉救援公司说你来帮我救援吧,救援公司打电话进来的时候她的手机是在线的,这就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在救援的使用,上用户也不知道谁会来救我。如果我们提供可视化的救援界面,用户发生故障的时候周围的一些人的点都会出现,第一时间响应告诉她我来了,看到这个车的轨迹,用户心里就不慌了,就把刚才慌乱的电话变成悠闲的电话。所以我们不是为了降低数量而降低数量,而是为了提升质量。这就是基本上互联网的产品。
第二个场景特征更加明显,我们一定要关注的或是要注意的,第一个就是一定要适应汽车高速的特征,我们手机移动速度不是很快,我们所有的服务和体验一定要关注汽车高速移动的特征。第二个一定要适应驾驶员一心多用的特征,因为大家开车的时候,真的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第三个是给我们的合作伙伴,防止服务的领部件化,整车企业管控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是按照零部件的管控方式,这其实对整车企业也好还是整个行业都不利的,这个模式一定要发生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车厂在做变化。
另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我们希望打造车联网的服务生态圈。服务的生态圈和车联网的生态圈不一样,我总服务出发来讲。这是我们理解的车联网服务的一个生态圈。核心层是跟汽车的数据和驾驶数据有关的所有服务都放在核心层,这一层的服务是无可替代的,对每一辆车都不能替代针对这辆车所提供的核心层的服务。比如远程诊断只能是一对一的,远程只能是一对一的,一对多也有问题,也不安全了。紧急救援等等,下面是延伸层,延伸层的应用是指来自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按,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给它车联网化,改造完之后就可以为汽车用户所用了。第三层是外围层,是基于整个汽车服务的市场的应用,包括加油、洗车,美容保养。这一块核心层来自于车的信息,延伸层来自互联网。外围是O2O。每一个很难成为互联网的服务,只有立体综合的服务才为用户所接受。最终车联网的平台在国内肯定是有几家巨头要出现的,至于这个巨头是谁不好说。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种平台肯定是覆盖了多家车厂的,因为大家知道自建平台不开放的平台已经被证明,或是大家也觉得是有问题的。这种平台有什么好处呢,可以集中更多的社会资源和CPFP,性仍数量的优势达到价格最低化和服务最优化,今天也看到,不管是谁,多野蛮,核心层守住是没有办法攻克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企业要跟主机厂合作,现在更多的主机厂的焦虑,就像黄总讲的一种焦虑。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的企业掌握了话语权。话语权非常重要。整车厂这一块是出去劣势的。有一些互联网公司宣称造车,你造车有什么可怕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时间关系我有一个建议,比如我们搭建更加开放的平台,从原来的孤立的平台往开放的平台发展, 要建立一个标准的统一,想达到的目的就是三个层的互联互通,所以我刚才讲了,车联网不是一家企业能做好的,需要大家都来合作,不是你干掉我我干掉你,而是大家共同实现我们最终的供应。不管是互联公司还是整车厂还是其他的,大家未来的车联网发展当中,只要照准定位,打造自己最强的一项就一定在行业里面立足。时间关系这几个案例简单做几个宣传,我们每年为位数的车主提供紧急务,这个图片是我们其中一位车主被劫持了,刚下车马上报警,我们很短时间锁定车辆,人赃并获。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最新跟马自达做的整个车联网的解决方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