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德: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必然趋势
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张立德: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来自一汽富奥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我们汽车生产机油泵、水泵为发动机配套,我发言的题目是汽车泵类零部件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汽车零部件企业作为汽车工业的基础,是支撑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全球化发展的驱使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纳入了全球采购大系统之中,国际化竞争日益突出,加强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现有迫切的问题,我们为增强汽车零部件的国际竞争力谈几点意思。
第一,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现状,我国汽车泵类企业开发以来,通过对国外汽车企业合资合作,引进消化大量的先进技术,泵类企业零部件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并存在以下问题。一,产业泵类零部件企业产业不合理,我们有泵类零部件企业100多家,企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二,企业管理水平不一样。三,研发自主能力不强,国外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战20、30%,而我们只有2%。四,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程度低,我国来源于不同的过程,泵类零部件表稳步统一。
国外先进丙类企业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受经济下行形势的影响,不确定因素增多,欧洲汽车产量创理念新低。中国汽车发展增速较快,今年将突破2000万辆,汽车泵类零部件也紧跟汽车形式,国际上汽车零部件企业纷纷将触角伸向中国。零部件的竞争更加的激烈。呈现以下几个方式的特点。一,泵零部件企业跨国采购。二,国内泵类零部件企业收购同类企业。泵类零部件企业推动我们动力升级。从以上可以看出,竞争发达国家的泵类零部件在世界泵类零部件市场中占就主导地位,发展中国家包括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全球竞争的形式下,泵类零部件道路充满着狡诈。
增强国内泵类零部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增强泵类零部件途径是多面的,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包括规模、质量管理、制造技术等,但最重要的是产品竞争,是研发势力和技术的竞争。近几年我们在产品研发方面有一些探索和实践,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我们如何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第一,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国内泵类零部件要具备国际竞争力与国际上高水平整车,整机和专业公司合作。目前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国际上相比有一定的差距,通过合作将先进的开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来,推动国泵类零部件的发展。国内知名汽车公司通用公司具有丰富的开发经验,并积累了大量的先进技术,对供应商的开发有更明确更专业的需求。通过完善的文件化的表达给供应商,供应商通过这些要求分析和学习,企业想突破原有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们公司也从美国拿了一个水泵的订单,贯彻他们各种标准,从11个方面贯彻了可视化的管理。使公司的管理方法和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二,开展技术联合,联合开发是合作伙伴采取联合的方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形式,它可以实现优势互补。2012年我们于美国戴高公司进行技术洽谈,对于冷却水泵等等达成共识,通过这种技术合作,优势互补,联合开发,研制带有离合器的水泵,将带戴高先进的技术引入到我们的生产中来,在同行业当中处在领先地位。
三,开展技术引进,技术引进是部分国内零部件企业迈向国际市场的第一步,来打破落后的束缚,但是技术引进一般费用很高,一般企业难以承受,它都有专利技术的约束,同时相关利益的制约,不可能一帆风顺。惟有强大的消化和转化能力,才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大的技术队伍,才能确保技术引进技术使用的最大化。
我们公司从德国SSW引进了E11机油泵的技术,吸收大量机油泵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我们公司的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为大众配的机油泵300多万台。
四、自主开发,要有强大的自主开发队伍是关键,它是稳定的技术创新和应用能力为主,这个队伍必须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我们进111、113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消化吸收,锻炼乐观一批技术人员,开拓他们的视野形成自主开发的能力。
五、院校合作,近几年随着汽车行业对节能降耗的要求,对于泵类产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系列节能技术引入到我们的产品上,跟高等学校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们2012年就机油泵、控制阀材料等进行了多次的交流,而且达成了多项的合作协议。下一步我公司在新材料、新工艺、电动驱动、技术,电子等技术方面,多个领域同国内高校和科研单位寻求更广泛的合作。
以上是泵类公司在提高企业实力进行的探索。随着汽车产业全球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是必然的趋势,作为中国泵类零部件企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有不利的因素,也要看到,零部件市场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汽车泵类零部件企业夯实基础,自主创新,才可以在复杂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健康发展,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谢谢大家。
陈春霖:构建汽车零部件国际化品牌
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春霖: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我是来自德赛汽车电子事业部有限公司的陈春霖。我是公司的总经理。今天跟大家在这里分享一下所谓刚才谈到国际化,怎么如何构建汽车零部件国际品牌的经验。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在经过了井喷的增长以后,在过去两年已经朝向所谓的稳定的增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市场,今年预计会超过2000万辆的汽车,我们看到中国整个市场来说,这个市场越来越成熟了,而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选择购买汽车的时候也越来越理性。会选择所谓性价比高的产品,还有我们的消费者逐渐的专业化。面对这些所谓的市场的增长力不像过去那么高速的增长的时候,包括市场越来越成熟,我们带德赛西威如何构建零部件的品牌。德赛西威三年前自主,从合资走到自主的时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远景是自主创新,提供专业价值,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首选合作伙伴。这里面我们说提供的价值。
在我们发展的历程当中,我们曾经是西门子的一分子的合资厂,过去我们在86年成立的时候当时是飞利浦跟香港和德赛集团的合资。01年的时候我们成为西门子的一个合资厂,在08年大陆集团收购西门子全球业务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谈判阶段,三年前10年初我们成为了自主的产业,改名为德赛西威。在去年的时候我们也在陆陆续续在国际的道路上成立了新加坡、欧洲的公司。这里面我们的优势在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一个是技术,我们在西门子的时代,我们是全球一个主要的研发中心,我们所采用的研发的工具、流程管理种种都是全球的标准。另外我们的质量,在质量方面我们这些年来在西门子以前累积下来的技术,我们有着一个符合国际和欧洲欧美所谓的标准的EMC等重要的试验设备,它确保了我们产品开发过程当中,能够确保我们产品达到国际水平。在制造方面,我们也是一个可以说我们引以自豪的我们的制造水平达到了国际水平,这里面所有整个生产车间的设备都是按照国际的水平标准来设置的。
管理,我们这个团队在过去积累这么多年自主以后,我们大部分人员都留了下来,所以我们在国际的经验方面,是非常的丰富。在市场,过去我们整个客户群方面无论是大众、美国通用、法国雪铁龙等等,他们都是我们的客户,我们都是他们的供应商,这里面我们对于全球的主机厂的需求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我们的客户从有国际的OEM车厂,也有国内主要的民族品牌的车厂。在商用车工程机械我们也有很多的客户,包括国际售后市场。在资源方面,我们在这个产业上有很多的网络,同时有很多人脉关系,所以我们走向国际的道路上有很丰富的资源。我们主要的产品一个是多媒体信息娱乐系统,这里面有收放机、收音机、六碟CD,彩碟收放机,多媒体等等处理系统,我们有主要的业务是空调控制器,有不同的全自动的、电动的、手动的空调控制器。还有我们也涉足于医疗组合业务。接下来我们也开展了我们所谓的车载显示系统的业务,这里面本身是一个产业链的布局,能够满足到我们对将来整个市场的趋向,中控显示屏在车里面一个重要的角色。
其实在国际化道路上,很重要的一个就是我们对研发队伍的培养。十年前,我们研发队伍只有50多位工程师,今天我们到了去年有超过600位的研发工程师。我们也希望在2015年我们工程师的研发队伍能够达到1000人。这里面很重要的是说,为什么要投这么大的研发,因为我们觉得研发、创新是一个产业的根本,没有创新就不能让我们在国际上能够有立足之地。在这么多年走向国际化的这几年的道路上,我们的客户对我们的认可,我们对我们本身来说,自主以后要走向国际的道路,我们说要以一个二次创业的心态。所以在国际的品牌,国内的品牌,都得到了非常好的认可。
在我们走向国际品牌的道路上有几个,一个就是我们要利用合资的优势,在我们海外建立研发中心,以及办事处。另外一个是寻找海外的合作伙伴,开拓市场,丰富我们的产业链。另外一个是广泛的参加所谓的联盟论坛,积极配合政府的新兴项目,在行业内寻求合作合办。还有一个通过在国内发觉整合优势,这个团队提升我们自身的势力,开拓产业链的布局。
如果看一下在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方面,我们在广东惠州是我们的总部,我们在深圳成立了我们车用显示系统的研发中心,这里面在深圳我们请了一批具有国际经验的显示团队来开拓我们的业务。这是我们的一些产品。另外在南京我们也成立了我们的前期研发队伍,目前也帮我们开发了一些比如说车身电子,车身控制单元的产品,同时也对于一个核心的项目,我们希望在中国其他的城市也建立新的研发机构。原有的合资的积累给了我们很大的优势,所以在我们成立以后,我们去年在新加坡成立了我们前期研发中心,同时新加坡作为我们开拓东南亚和南亚市场还有中东市场的一个中心。在新加坡成立主要是新加坡作为一个中西文化融合的地方,一些新的技术他们可以轻易的获取,通过这个可以迅速的开拓我们国际市场,而且对我们在惠州的团队的交流有所提高国际经验。这一支团队也要协助跟推动我们技术的分享以及培训我们在惠州的队伍。
在德国,我们去年4月份在德国成立了我们德国欧洲有限公司,主要的是在开拓欧洲的市场,不单单是德国,而是开拓欧洲的市场。这里面在欧洲市场的前沿阵地,我们希望好好服务我们欧洲的客户,同时开展我们全球平台化的业务。现在我们也在部署在日本建立我们日本的公司,主要是为了服务我们在日本的客户。对于一个广泛参加所谓的联盟,我们去年也跟台湾ACC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我们发布了我们所谓的CV令的产品,它就是代表说我们把手机和车机的连接,应有到车机里面让我们的消费者,让我们的驾驶者能够更轻易的应用它这个手机的功能转到车机里面去,这也为了我们将来车联网这个产业做了布局。我们也跟中国联通成立了联合实验基地,新一代的车联网应用系统。为了打造智能化的更安全环保的汽车电子,提供技术和产业的支持。北斗导航我们也是首批发布北斗导航的厂家,我们自主开发了组合惯性导航,续航能力超过了一个小时,同时我们也跟我们的客户跟政府机构联合推广北斗导航的业务。我们也跟香港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都在合作一些前期研究的项目。
我们不能单单只在中国,海外的话我们现在也在积极的寻找合作伙伴,跟美国TI、德州仪器半导体也在我们惠州成立了联合实验室,这主要的产业链上大家能够共同开发一些新的产品,共同研究一些新的技术,将来能够达成一个所谓的双赢的局面。我们也要走出去,配合我们在海外客户的需求开拓我们海外的产业,我们也引进一些安全器件的供应商。目前我们在巴西市场做一个研究,探讨什么时候在巴西开拓我们的建厂。我们也跟俄罗斯本土的汽车电子供应商开展了深度的合作,供俄罗斯的车厂。我们跟德国的一个通信设计的构思在签署了合作协议,也希望在借助车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印度我们也跟印度的公司签了合作协议,希望在很快的将来就能够把印度市场的业务开展起来。基于这几个,我们根据所谓的不同的布局来看一下我们全球的国际化的道路。
我们很坚持,国际化道路当中一个重要的是国际化的流程管理。就是我们过去秉承的这个经验积累下来的经验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第二个就是国际化经验的团队,中国企业要走出去,不单单只是靠我们胆大敢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个国际化的团队进行拓展。还有就是国际化技术的空间,所以在于新加坡,包括跟德国的企业签了很多的合作协议,希望在前沿技术上我们有所掌握。还有一个是国际化的服务,优质的服务,我们中国作为中国企业一个很重要的是赢得国际客户的口碑和支持,我们一定要能够提供既有专业机制的国际化水平的服务,不管是质量、研发、交互等等我们都应该具有这样的条件。所以在国际品牌合作当中,我们跟大家谈的思路是,开拓、创新、合作、共赢,这是我们德赛西威走向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的宗旨,谢谢大家。
分页导航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