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改变“中国式打车”
出租车被定位为公共交通的补充 “扫马路”的运营模式将彻底改变———
“在北京,打车乱象近年来愈演愈烈,市民抱怨高峰时段打不到车,司机拒载绕路甚至议价;司机抱怨挣得越来越少,却越来越累。北京市政府昨天公布《关于加强出租汽车管理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来若干年内北京出租车的改革提供了“一揽子综合措施”。近期,北京还将出台八项配套措施为出租车改革提供具体操作指导。如何定位出租车在公众出行中的角色、改变出租车“扫马路拉活”的现状并提升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成为目前的首要议题。”
出租车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在北京市政府公布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本市出租车的定位。未来全市将推广电话叫车的服务模式,并在北京市城市中心区和人流密集的地方建设出租车调度站、扬招站和专用停车位。此外,出租车总量将适度增加。
出租车占出行比例6.6%
北京市现有出租汽车企业252家,营运车辆6.6万辆,从业人员10万多人,日均客运量190多万人次。全市每天几千万人次的出行,出租车占交通出行结构的6.6%,而公共交通所占比例达到44%,私家车达到32.6%,自行车为13.9%。
去年,北京成为全国公交出行比例最高的城市。今年,北京已有四次地铁的单日客流突破千万,成为世界最繁忙的地铁。与出行需求不断增加相矛盾的是,小客车限号限购以及按照尾号限行等措施的出台。这使得市民有时不得不“求助”出租车。
定位为公共交通的“补充”
多种因素下,出租车在近年来逐渐成为大众交通的选择之一,不少市民开始将出租车作为上下班通勤的工具。但很多司机和业界专家均表示,对出租车这样的定位并不合理。北京市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晓松表示,出租车有“运营效率低,载客量小,排放量高,占用道路资源高”的特点。也有数据显示,100辆出租车的载客量才能顶上一辆公交车,而1辆出租车要占用6至8辆社会小客车所占用的道路资源,因此出租车不应作为大众交通出行工具。
本次《意见》明确提出,未来北京的出行方式应该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私家车和小客车为辅,出租车作为补充。
“扫马路”的模式要改
现在北京的出租车主要的服务模式是“扫马路”,即空驶出租车大多在马路寻找沿途招手打车的乘客。“结果就是司机不知道哪有乘客,乘客不知道哪有车。”北京市交通委发言人李晓松说,电召服务,即电话叫车服务,是国外发达国家出租汽车行业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既能方便乘客打车,也能缓解交通拥堵并促进节能减排。
在未来,本市将着力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发展电话叫车和建设出租车调度站、扬招站和专用停车位的方式来匹配乘客和出租车。此前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曾介绍,今年北京市将建设600个出租车扬招站,同时还将在中关村、西单、王府井和国贸CBD等地区建设一批出租车调度站。《意见》指出调度站、扬招站运营维护费用由市、区两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方式办理。
《意见》也提出,要在全市推广电召(电话叫车)的服务模式,建立统一特服号码的调度平台,推进联合电召服务。本市将制定电召服务管理办法,实行出租汽车调度中心备案监管,通过服务质量竞争优胜劣汰。加强电召服务的考核、监督与查处,落实驾驶员、调度中心和出租车企业的主体责任,对未达标者依法进行处罚。另外,倡导预约叫车承诺制度,提前4小时预约叫车成功率达到99%。
重点
“双班车”比率提升
车辆总数适度增加
市交通委员会新闻发言人李晓松说,本次“一揽子综合措施”中针对出租车现存的“打车难”问题,出租车供给方面将从“挖掘存量资源”和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两方面入手。
增加供给也是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本市出租车数量就固定在66000辆左右,十多年来一直没有增加。李晓松说,“挖掘存量资源”指的是在不改变现有出租车总量的基础上,提高双班车的数量。另外还将通过多种办法提高出车率,确保交通高峰时段五环路以内出租汽车出车率不低于80%。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市出租车的双班率大约在55%左右,在未来,这一数据将有可能提高到80%。
目前本市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为68%,即平均出租车行驶100公里,其中68公里是载客行驶。李晓松表示,这一数据表示北京市出租车处于一个“紧平衡”的状态中。在未来,北京市将根据相关数据,考虑适度增加出租车数量,并有望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监控出租车的里程利用率,在60%甚至更低时,则减少运力;在超过70%时,增加运力。
针对具体增加出租车数量的问题,近期将有相关的具体配套措施出台。此外,李晓松表示,针对城乡结合部和郊区地区打车难的问题,北京市将再投放800辆电动出租车进入郊区运营,而在2014年和2015年再投放1000辆左右。
对话
出租车的自身定位
并非公共交通工具
对话人: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秘书长王丽梅
记者:您怎么看这次出租车“改革”?
王丽梅:我认为这次改革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从运营方式来说,出租车的定位必须要明确。之前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公共交通的工具,但是出租车的经济性和效率并不好,因此真正的大众公共交通工具应该是公交和地铁,而出租车是提供特殊服务。应该是有控制地提供服务。
记者:所以现在提出了电召服务?
王丽梅:是的,电召服务是国外非常普遍的一种服务和运营模式,现在我们出租车的这种扫马路的模式是不经济的,对能源、对城市拥堵、对环境都有负面作用。因此发展电召是十分必要的。
记者:您认为目前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王丽梅:这个行业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司机拒载挑活,高峰时段打不到车等等。另外行业的监管也存在问题,部分企业对司机缺乏监管。
记者:那您认为北京出租车的数量能够满足需求么?
王丽梅:北京有6.6万辆出租车,2010年时每一万人拥有的出租车数量是33.7辆,这在世界上都算高的,香港2004年的时候这个数据是26.1,现在也差不多,上海2008年的数据是26.5。数量其实并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