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豪车为什么功德无量

http://auto.sina.com.cn   2012年03月08日 08:12   南方都市报   字号:

  如琢如磨汽车微生活     

  徐钟

  去年因为要写“品车”稿件,有机会试驾多款新车。都说汽车是成年男人的玩具,当身体接触到还充满新车味道的驾驶位,十指搭在手感极好的方向盘上,踩下油门、风驰电掣冲出去之后,那种油然而生的快感和发动机源源不断的动力一起输出来,说实话,这时连我都羡慕自己的这个行业。我喜欢这些四轮玩具。

  试车是件快乐的差事,但写试车稿件时就不那么快乐了。假如给你一辆新车,把汽车所有的LO G O遮去,即使专业人士试驾之后也很难说出这款车的名字。在汽车设计趋同的当今,什么欧系车、美系车、日韩系车,各系特色已不像当年那样泾渭分明,操控、悬挂、内饰都大同小异,很难写出差异化的感受,这就是苦恼的所在。

  如果硬着头皮写,对于一般车型,我们凭着平时对自己驾控体验的积累,还能免强找出各车的细微化的差异。但写豪华车的试驾稿就犹如盲人摸象,力所不逮。

  和同事们探讨过,大家更怕写那种超过50万元以上级别的高级汽车。因为这些车性能完全超出感知经验之外,而且试驾时间最多也就个把小时,这种车“最昂贵的部分”———高科技、新功能我们在车上还没等开发体验完,就不得不换手走人。试完这种车,我们就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只记住“贾府的一个菜的价钱够我们乡下人吃上一年”的奢侈,除此之外别无印象。回来后,我们充其量写写这些车的品牌和车型的渊源故事,然后科普下新技术、新配置,仅此而已。

  豪车为什么贵?它的价值往往被制造工艺、材料、品牌、科技含量所填充,而这些东西又很难被人一目了然地尽收眼底。

  年前试驾一部奔驰S级车,这座驾配备很多功能,比如有四种操作模式,什么样的路面可以转化到相应的模式上,可以说是达到最大的舒适性以及操控性;当车速超过120公里/小时的时候,悬挂系统让车身高度能自动降低20毫米以提高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当这个系统探测到轮胎和地面失去附着力时,就会自动加大刹车力度,这个系统还可以根据事故中碰撞发生的位置,启动安全带预紧装置并让座椅充气,使驾乘人员第一时间被固定在座椅上,以减少意外带来的可能性的伤害。

  韩寒说过,新技术就像是银行里的存款,平时未必能用上,但想用时一定要有。

  其实以上奔驰S这些安全技术的了解来源于奔驰提供的文字资料,我们对于高科技的了解永远落后于技术研发的本身。这些技术目前还仅现于豪华车上,这些技术研发成本会在昂贵的豪华车上收回部分,就是说豪华车事先为这些技术买了单。科技是一个普及的过程,像原来安全带、安全气囊、A BS、ESP,这些功能原来也是在高级车上才有。随着技术成本的不断降低,这些技术会越来越多地向下普及到各车型中,现在差不多成为价格十来万块钱汽车的标配了。

  就普及新技术而言,豪车为消费者做了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编辑:金伯翰)

评论(0)
分享到:
6.39K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