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艾博彬:合作共赢 实现未来发展低碳潮流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9月04日 11:36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德尔福亚太区总裁艾博彬演讲题目是“合作共赢,实现中国未来汽车发展的低碳潮流”,新浪汽车第一时间从现场发来实录报道。 

德尔福亚太区总裁 艾博彬德尔福亚太区总裁 艾博彬

  艾博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来给大家谈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给这个行业的领先者。

  不光对你们重要,对政府也很重要,这样一个话题,对德尔福当然也是很重要的话题。

  我们要谈到汽车行业的转型,转型到低碳的未来,市场驱动是一个必须的,对我们的星球也是必要的。我最近读了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在里面讲到了2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实际上是来自交通业,交通业又增长得非常快,因此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在增长。

  同样一份报告,表扬了中国所做的努力,强调新能源汽车,它也说中国目前处的地位非常好,来利用现在的电气化的这种转变,推出清洁能源,以及来发展能源安全性方面的行业。

  当然了,还有一些缺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今天的发言我们也听到了这一点,但是显然,世界银行的报告还是表扬了中国,赞扬了中国,包括政策制定者。你们认识到了挑战气候的变化、环境的挑战,你们开始了新政策的起步,将会成为行业的标杆。

  在德尔福,我们特别关注技术来支持新能源汽车,正如这个论坛的主题一样,整个汽车行业的主要任务是要减少能源消耗,尤其是在传统燃料方面,德尔福这块也是投入了我们很多的资源来实现低碳、低排放。

  大家对这个图表很熟悉,这不是一个秘密了,中国已经成了全世界的市场领先者,这里面有两个事实。

  一、很快,中国成为了这个世界第一大市场,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以前没有。

  二、中国如何变成了第一大市场呢?它是通过特殊的一种合作,跟外国的设备制造商,跟国内的设备制造商的合作,国内外的合作,包括生产,还有销售,这是中国的一个特色。

  竞争力这块,中国国内的竞争也是日趋白热化,他们在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案,消费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要求更高、更好的能效,更有效率的汽车,在德尔福,我们相信中国目前处的态势非常好,如果我们看零部件的产业,零部件产业在中国,也是在进行一个学习曲线。我们一开始对技术投入也很大,在我们进入中国以后,我们现在也是把我们的生产能力,90%都转到了中国,我们一开始就是为了帮助中国创新来研发、来推出中国的产品,我们希望德尔福能够说我们的产品是在中国发明的,而不仅仅是在中国制造的。

  我们跟中国未来有什么合作呢?作为原始设备制造商,作为供应商,我们愿意推动在中国这个汽车行业的发展。另外一个重要事实是,如果你看一下全世界汽车的生产,其中45%的汽车产量都是在亚洲生产的,很快,50%的汽车制造,都会是发生在亚洲。其中一半都是发生在中国。所以说我们在中国所做的事情,通过跟中国合作,不光是要推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本土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全世界的汽车发展做出了贡献。

  我下面讲一下德尔福,德尔福在中国那是自从汽车产业的初始,我们投资都是采取一个长线投资,建立了21种本土制造的产品生产线,还有超过2.1万人的员工,还建立起了两家技术中心,我们有两千名工程师。同时,我们为这个市场做一些专利研究,我们德尔福特别喜欢宣称我们是在中国发明,而不是在中国制造,我们关注五个领域的研发,包括超细燃气,还有直喷增压,还有小排量,还有混合动力,插电式的混合动力零部件等等,是所有我们这一些投入,都是要实现低排放,低耗油,我们要考虑一个事实就是中国的愿望是到2020年的时候,要减少能耗的20%,这是对于低碳、低排放改善这方面的技术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

  利用我们自身的技术来支持本土的汽车制造商,来发展他们的技术,这里举一个例子,德尔福跟长城来进行合作,我们向中国制造商转让柴油的过滤系统,这是一个专有技术。另外,我们德尔福发动机管理系统也帮助长城风骏成功出口到了欧洲市场,我们也有非常强的混合动力方面的技术,我们的技术涵盖了整个的混合动力技术,德尔福在这方面是很强的,我们20年以前就跟通用汽车共同推出了EV1,是跟通用汽车推出来的,这样的话,我们在新能源汽车开发的领域保持了20多年的领先地位。

  我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植根于中国的大地上,我们跟本土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有一些合作,举了一些例子,我们有四大项目来跟当地汽车制造商来进行合作设计,包括跟长安汽车,跟上汽,这是一个例子,是SOR中混合动力车的限速,还有非SOR中混合动力车的车行限速。

  我为什么提到这些呢?我不是为了做广告,我只是想强调,作为技术供应方,我们愿意在中国汽车产业低碳、转型做贡献。因此,我们对中国的研发力量的培植非常重视。因此,培植这方面的能力对未来是非常重要的,怎么样进行这种低碳转型呢?我们听到不同演讲人谈了这个政策的重要性,激励的重要性,监管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世界银行的报告也表扬了中国,但是还有很多工作还要做,中国确实值得很多赞扬,因为他们出产了很多政策跟激励,在这个能源领域。甚至是每辆车补贴6000民币,这种激励政策,这是超过了世界很多国家。

  但是,这里面有个但是,刚才很多发言人也提到了面临的很多挑战,我们对于消费者提供的价值,现在还没有彻底转换为现实,我们知道技术的研发可能需要10年才能看到回报,相比传统轿车、新能源轿车的技术研发需要更多的时间。我们要进一步研发电池,降低电池的成本,这些都是未解决的挑战。从我们的角度来说,德尔福关键是要倾听市场的声音,把握市场的脉搏,市场将决定基础,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价值?在整个论坛,我听到一个主题,无论是市场,无论是政府还是监管者,政策决策者还是消费者,他们都说同样的事情,就是说汽车产业面对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时刻,强调更加清洁性、低碳性,德尔福愿意在这些领域里面做我们的贡献。

  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历来强调自己的原始设备制造商跟国外设备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德尔福这方面愿意继续在这个基础上给中国的OEM给予支持,我们知道政府已经采取了政策的步骤朝向同样的方向,谢谢大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