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公共交通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所副所长张国华演讲题目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汽车社会和谐发展”,新浪汽车第一时间从现场发来实录报道。
张国华:首先谢谢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非常高兴有机会到这儿来参加我们的中国汽车产业(泰达)论坛,我想今天我主要从中国“十一五”期间,我们的城市化和我们的汽车化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面临的严峻挑战,以及“十二五”我们的汽车化和城市化怎么统筹协调?如何去深入考虑我们的汽车和谐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想讲“十一五”的问题,我想在这儿还是要把视角拉远一点。
“十一五”期间,首先看我们国家的经济,2005到2010年,中国经济体的总量对世界主要经济发展国家都有一个大幅度的跨越,到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
看我们的城市化,基本上我们的大的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到1978年,我们的城市化比例只有0.28%,非常低,基本上就是一年要有200万的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但是到1998年,我们的城市化率达到了1.1%,基本上一年有1600万人口要到城市来。
同时,另外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大量的人口更多是集聚在大城市,这里有一个统计,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在1978年到2007年这30年的时间里,100万人口的大城市它的增长幅度是最大的,达到10倍。这一块我想讲一下“十一五”的问题,2005年的时候,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是要到2020年汽车发展人口目标是1800万辆,但是到了2010年,北京市的城市人口已经突破了1900万,我想这是“十一五”的一个事件,我们的城市化应该考虑的。
我们的汽车方面在1994年汽车工业产业城市和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情况下,我们2010年和2009年这两个数据都是非常大的,我想强调的是在2005年主要的预测是2014年中国会超过日本,2020年会超过美国,但是09年我们就超过美国了,我想这是一个事件。
同时从我们城市出行结构来讲,我们小汽车的出行结构是不断在加强的,这是南京的,这是北京的,北京公交的出行比例这几年有一个比较大的提升,但是从十一五这五年来讲,它的小汽车的比例是没有下降的,还是在上升。
从能源安全来讲,前面也讲了,这里面主要提两个事,一个是2009年中国汽车石油的消耗占全国汽柴油总量73%,2010年,中国石油消耗达到4.5亿吨。我想在今天,我们汽车牵扯到石油这一块资源的消耗,已经非常严重了。
城市交通的燃油消耗来讲,占全国燃油消耗总量12%多一点,但是以小汽车为主的这种汽车的消耗占城市交通的能耗占到近75%,城市公共交通这一部分,也像我们姜主任讲的,只有13%的碳排放量,就承担了41%我们城市的交通。
再一个,讲到城市交通,我们不能回避城市交通拥堵,应该说从九十年代,我们北京上海这几个大城市的拥堵,短短过去的十五,十一五这十年期间,国内主要的城市都出现了拥堵。特别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几次堵车大事件之后,北京城市拥堵问题已经上升到一个政治事件,是需要国务院来批准的,这里面对北京来讲,意味着将来汽车使用的限制,汽车使用的成本就像刚才姜主任讲的,我们汽车现在采取的停车收费大幅度的提升,都告诉我们汽车在大城市里它的使用的限制或者说它的使用的成本会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很高兴地看到,就是深圳曾经的市长提出来,深圳市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不是车辆多,而是节能水平高,而是公共交通在整个大城市里,它的分担率要高,这是一个新的事件。
在交通污染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数据是北京的数据,2009年北京环保局统计,在主要的污染物上,主要是一氧化碳,氮气化合物,二氧化碳等等。这里面就强调一点,有17%的汽车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它的总排放量占到我们的50%以上。
谈到构建和谐社会,我们要考虑一下我们城市的和谐,各个阶层的关系,这里面我们有一个统计,这张图是苏州的一个图,这是2006年的一个调查数据,它全部市区的人口有近70%的人达不到平均水平,但是我讲了我们过去的城市发展得很快,我们城市更多的是投入在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上,但是我们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上,主要的我想更多的是倾向于我们汽车的使用者,对于步行的,慢行的,自行车的,公共交通出行的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大量需要在路边划停车泊位,我们道路拓宽等等这一系列的情况下,事实上对我们城市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和谐构建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我想在十一五期末,我们同时国家也非常重视这个问题,首先是对我们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优先发展,在2006年期间,建设部转发了联合三部委国务院优先发展的意见。在2010年交通运输部提出来了构建公交都市,这里面想讲一点趋势,2009年到2000年,我们城市道路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是2000年的6.7倍,但是公共交通的投资是11倍,但是公共交通投资占投资的比例是8%上升到16%,翻了一番。下一步还会加强,因为首先是以轨道这种大交通设施投资为标志的,在2000年轨道交通全国轨道项目只有135公里,到2009年,我们将近840公里,并且我们在建的有将近两千公里。同时28个城市有3000多公里的轨道线网纳入城市规划,我想这个已经成为各个城市政府的主导。
再一个,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建设部这边也推出了城市的无车日活动,可以看一下,这是国内主要的大城市,有132个城市的市长亲自承诺的如何来发展。这个讲到无车日倒不是说成是不需要汽车,城市是需要汽车的,但是城市也需要慢行的环境,各个城市现在都能看到,我们有一个好的慢行环境,不但提升了我们城市的环境形象和品质,同时也提供了我们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城市对开车人来讲,你开了一天车,回到家之后,特别需要一个有非常好的慢行的环境,自己去健身,自己去骑个自行车,去锻炼身体,我想这个在各个城市会得到发展好的发展。进一步来讲,最近这一年来,特别从2010年开始,王洋同志在广东省提出来了广东核心的任务,在“十二五”期间是打造好两个道,一个是城际的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的轨道交通系统,第二是城市和绿道交通系统,要用三年的时间建成1690公里,这个都是为了促进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
因此,我们特别是过去十一五的认识来讲,一个是十一五我们国家发展太快了,原来的预测方法对中国基本上没有实用的。第二个是交通不在仅仅是我们汽车拥堵问题,而是我们出行如何分配的问题,谈到这里,可能对我们搞汽车的有点冷水。但是我想通过两个基本规律,我们拾起我们的信心。从全球产业发展来讲,第一个是资源密集型的产业,这块资源和能源为代表的,对应的就是铁路和水运。第二个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他希望他的产品要快速流通,他希望他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这种方式只能由我们的汽车和公路和快速道路来提供,这是汽车应该主导的产业。第三类就是信息密集型的产业,这一类的产业,包括我们的信息服务,第三产业的服务旅游业这一块,这个产业最大的需要,就是它的出行的时间一定要短,所以它对应的就是我们国家对交通的方式上,就是航空和高铁的发展。
第二,在城市来讲,各种交通方式也是一个基本的关系,我们小汽车它有一个出行的距离,2到50公里,是在城市比较好的一个出行距离,但是有一个限制条件,它的人口密度或者客流密度应该低于两千以下,这是我们小汽车面临的形势。所以针对这个情况下,我个人的建议,一个是我们将来的汽车产业的发展,还是要紧紧落实国家“十二五”的规划,这里面我总结一条新的主线,节能、新能源、环保,关于这一块,“十二五”国家规划纲要里都有,我这里不多谈。
第二个,我自己也刚刚注意到,我们汽车产业新的发展趋势,一个是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二是转向多元,比如北京汽车消费呈现高端化。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我们城市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小汽车也不再简单是解决我们一个上下班的问题,可能我们小汽车承担的功能,比如说游玩、健身这样的功能,会有更好的出现,好的,谢谢大家,祝汽车产业科学发展,一起构建好汽车和谐社会,谢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