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罗曼:中国企业需迈过碰撞安全等五道门槛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9月03日 17:52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卢森堡康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罗曼卢森堡康卓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首席代表 罗曼

  以下为卢森堡康卓股份有限公司认证部中国区首席代表罗曼先生的演讲实录。

  黄永和:如何获得欧盟认证是所有要打开欧洲汽车市场的,汽车企业所关心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那么卢森堡认证主要是从事为客户提供欧洲出口认证有关方面的服务工作。下面我们有请卢森堡康卓股份有限公司认证部中国区首席代表罗曼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欧盟的EEC标准所带来的挑战”,大家欢迎。

  罗曼:大家下午好,女士们先生们,首先要感谢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今天能够参加这次会议,我们没有时间了,所以我必须要讲得非常非常的快,有些内容可能我就不讲了。

  总体来说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是中国汽车生产商在出口欧洲和其他一些国家所面临在认证方面的问题。我想我要简单的介绍一下ECE和ECC,然后以及关于中国的出口,我就不讲了,今天我们一天都在讲中国出口的问题,我今天主要介绍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就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内容。刚才两张幻灯片就是整体认证的流程,还有每一个生产商普遍在不同的认证流程当中的做法会不一样,然后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来改善,更好的获得欧盟的认证。

  像刚才我所说的,这个就叫做E标,这些认证ECE的认证是由联合国发布的,大家可以看上面的各个国家,就是签署ECE的国家名字都在这里,那么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虽然这些国家他们签了,但并不意味着这些国家,所有这些ECE都要求,比如说日本他们都签了,但是只采纳了二十个左右的ECE的法规。

  对于欧盟来说,他叫做EEC的指令,有一些不同,但是我们总是能够看到发布,大家可以看到各个国家的数字,就是法律和指令都是相对应的,一是德国,二是法国,大家可以看有个大E和小E,大E表示法规,小E表示指令,而且还有你认证批准的数,在上面也会写着。

  大家可以看这张幻灯片,因为我们是来自于卢森堡的,我们号是13号,卢森堡具体内容我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自己看一看。

  那么介绍一下我们康卓公司我们在卢森堡,我们在质量、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面最主要的检测公司,我们一共有三个大洲,三百多个员工,我们1985年开始从事这个行业的,帮助全世界的生产商获得EEC、ECE的认证。卢森堡这个国家,因为我们卢森堡很小,周边是德国、法国和比利时,所以说在我们上学的时候,我们就学三种外语,再加上我们卢森堡的母语,所以说卢森堡的人会说很多种语言,因此这样就有语言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大部分的工程师,都能说很多的语言,这对于像美国的一些汽车生产商出现问题我们和他们交流就会比较方便。

  此外我们的认证部门,我们康卓公司认证部门是全球化的认证部门,我们在全球一共有四个办公室,总部在卢森堡,卢森堡办公室负责欧洲的业务,从1985年我们认证部门就正式运营了。第二个是1996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1993年在美国的底特律建立了第三个办公室。2008年我们在中国上海建立了一个办公室。我们在中国的业务从2010年开始的,特别是对中国我们这些业务能够在中国有一点成功肯定要感谢我们的合作伙伴,所以借此机会感谢一下我们的合作伙伴,赵教授,还有汽研中心的团队,非常感谢你们给我们在中国的支持。

  这是一些我们中国的客户,大家可以看到,有些大家都认识,我就不再介绍了,还有一些国际的客户,BMW,日产等等。

  那么这张幻灯片大家看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出口的情况,我们认为中国的汽车生产商,如果想要获得欧洲认证的话,有几个比较大的问题,第一个是碰撞安全,第二个是排放,第三个是制动,第四是行人保护,还有第五个是空调,最后就是电动汽车的循环,生命周期循环。由于时间的关系,简单介绍2005年当时中国第一辆汽车到达欧洲,当时检测结果是非常非常不好,欧洲人从那之后开始,包括其他国家的人就总觉得,中国的汽车是非常不具有安全性的,这是个非常不好的一个印象。那对于安全碰撞,它的要求是什么,欧洲从前方碰撞有两个碰撞,第一个是前方,第二个是侧面,前方的测试我们ECER九四法规来约束,对于侧面测试我们的法规是ECER九五和9627,我们发现的问题是什么,有的时候中国的生产商他们材料使用的不对,这些材料在碰撞的时候就会破碎,变成非常小的一块一块的,车厢内洒落的哪都是,这样会伤到驾驶员,我们要保证这种情况不要出现,有的时候这种情况出现的太多。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设计问题,为什么碰撞实验过不去,设计问题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汽车本身他可能设计的时候就没有考虑碰撞的问题,因为当时很多中国汽车生产商的生产线都是从外国引进来的,当时那个生产线在设计的时候,当时干脆就没有碰撞测试,所以他们不会考虑碰撞测试,这是比较大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质量的问题,有的时候质量不好,所以说碰撞就过不去,质量问题当然也是三个问题。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发现很短一段时间,我们发现中国的汽车生产商也有很多的进展,不都是坏消息,为什么会这样呢会有进展,有些汽车厂商,他们觉得不能这样,一定要过这个检测,过这个认证,所以说今天上午很多人也讨论了,他们在中国的厂商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很多,有的厂商建立自己内部的实验室,当然另外的一个方法,就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中国一些国内的标准也在不断的上升,中国内部也希望将标准调到一个非常合适的高度。当然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可能对中国的厂商,可以选择的就是将测试这一块业务包给外面的工程公司来做。

  下一个比较难过的测试,就是排放,排放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欧洲有很多的法规,指令方面也有很多。换句话说,有这么多排放的要求,现在就叫做欧五和欧六,现在欧五还在用,如果想汽车出口到欧洲,必须要满足欧五,下一步就是欧六标准,未来柴油汽车和汽油汽车就不会有任何的区别了,标准都一样了,这对于中国的厂商可能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中国汽车厂商所面临的问题,首先第一有的时候生产厂商连欧三都满足不了,欧三现在已经是非常老的,非常过时的了。这个问题就严重。另外一个原因,欧五引擎的设计,发动机的设计,必须是面对欧五来设计的,就算你老的发动机有很多后端的措施来进行污染排放的削减,也是无法满足欧五的方式。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机油的质量,现在美国也有这个问题,美国柴油质量非常不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德国的生产厂商,他们在开始将高技术的汽车,柴油引擎汽车出口到欧洲根本过不了测试,主要是由于欧洲的柴油有很多的含硫,没有后端处理根本过不了测试的,汽油也是一个问题,这是美国主要的问题,我想在中国,柴油的质量也不是非常好,可能在中国也会有这样的问题。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厂商也有一些好的进展,他们也发现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投入研发,试图解决,我们中国国家的标准也在不断的提高,今天早上我们听到有人在欧四欧五的标准在中国城市已经实施了。

  另外一个问题,有些生产厂商也将一些关于排放的认证,也外包给一些工程公司了。如果你是一家合资企业的话,那就比较好了,他们有一些能够满足欧五的发动机,这个通过就没有问题了。

  在制动方面,刚才我所说的,我们欧盟要求的是ECER13法规指令是EC13720,另外还有一个消息,大家可能会比较感兴趣。那就是制动的指令将从2011年11月开始由R13法规所替代,这对于厂商可能是比较重要的信息。另外一个信息给大家分享,可能大家不知道,就是从2011年11月份开始,所有的新车都需要ESC/P系统,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中国厂商所面临主要的问题,第一很多的制动设备是无法满足规范指数要求的,或者说整个制动系统的安装是不符合法规或者指令要求的,当然这种情况现在也在不断的改善,有的厂商和国外的供货商合作,有很多的零件供应商能够帮助厂商来改善制动。

  行人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大家可以看到只有一个法规,EC782009没有指令,行人保护,中国厂商的问题,主要是非常非常困难将系统来进行重新的组装。因为就像刚才我们所说的那样,很多的生产线的设计就没有考虑到行人保护这一块。如果生产的时候都没有考虑,检测肯定过不了,因为在欧洲行人保护非常重要,如果过不了行人保护是进不了欧洲市场的,当然我们看到中国厂商也有很多好的变化,研发方面投入更多,有的这块业务也包给国外工程公司。

  还有空调,空调现在有问题,今年一月份开始,GWP150已经不再允许了,因为现在全球变暖非常严重,因为他GWP也是大于150,现在新许可的产品现在全球的生产不是很多,但是这个我觉得不是问题,因为只要有市场肯定会已经生产越来越多所以说空调所使用的产品紧缺的问题未来会很快的解决。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3R,再利用,再循环,再回收,欧盟的法规是EC200640,因为我们要保证两个比例,一个是85%的再使用,再循环率,或15%的再回收率,你的整车需要满足这两个比例。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你有需要得到这个认证很困难,为什么很困难,因为你需要你整个的汽车和零部件的不仅仅是你的整车,还有包括你整个生产都需要有详细的信息记录和资料记录,那么怎么解决呢,第一要和你的供货商有非常紧密的合作,包括你的公司本身,比如你可以使用一个数据库的方式,现在所有的生产厂商基本上都是从MDS,中国也有一个类似MDS的数据库。而且另外一个解决方法,比如说一个汽车可以把它送到一个工厂,它可以把他完全拆下来,如果你没有数据库他可以拆下来帮你做一个数据库,这是很复杂,很麻烦的事情,而且这个公司可以算出来,这个汽车有百分之多少再循环利用你的零件。如果能够满足就可以通过3R的认证。

  现在有三类用户对于这个体系的态度,第一类用户他们不在乎这个认证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这个认证怎么回事,第二类客户他们不知道怎么回事,但是他们比较关心,他们想要知道怎么样才能获得认证,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好的一类客户,他们非常专业,他们知道这个认证是怎么回事,而且他们也非常在乎,而且他们比较关注他们产品的质量,他们产品的品牌,他们都是非常关注,对于那些什么都不知道,也什么都不在乎的客户,他们所面临的问题,这个认证整个汽车需要出口的时候才发现需要认证。那么我们一般面对的客户他们根本都不知道这些要求需求是什么,就是从零开始,但是也没有时间了,产品都已经发货了,为了省钱他们都不愿意做雨前测试,因为多数厂商你如果做了雨前测试,时间成本都会省很多。而且很多客户怎么省钱怎么来,但是省钱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如果以后出现问题,花的钱会多得更多。另外这些客户的问题,有的厂商他们如果出现问题,没有备用方案,因为他们没有经验,这些厂商没有经验也没有技术人员,也没有技术背景,他们基本上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个项目必须要交货延期了。

  同时我们还经常面临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很多厂商他们没有一个整个内部的认证体系,厂商也没有这么一个团队,也没有数据库,他们有的时候已经有了认证,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又重复地来做测试。有的客户他们有什么样的测试结果,有什么认证他们都不知道。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零部件方面代理的问题,有的代理公司,或者资金公司,他们根本都不知道,他们就是一些代理,他们根本不知道出了问题会怎么解决,只是帮你填表格。如果你技术人员都做不了,你代理有什么用呢。

  那么好的那些客户他们会怎么做,一般他们首先计划得非常早,什么时候是最后的期限,你的产品生产了,下了线之后,到了欧洲再做检测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能够通过,而且有些好的客户,他们有自己的团队或者自己的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认证的工作。而且这个部门只是专注于认证的工作,他们建立自己的体系,有数据库他们都清楚法规是什么,指令是什么,而且这个团队和很多的技术服务部门都是保持紧密联系的,信息非常灵通。这些都能够帮助企业减少时间和减少成本,而且很多的好的厂商,认证服务很早就开始使用了,特别对于整车的厂商来说很早就介入了,不会到最后一刻再找问题,而且好多厂商都会在检测之前所有文件准备好,文件问题是检测的时候很大的障碍。而且很多好的客户他们都做预先测试,过了预先是之后才去做正式测试。所以大家需要考虑如何才能够做认证的时候处理得更好,就这些,还是有点拖时,不好意思,谢谢!

  黄永和:再次感谢罗曼先生的演讲,刚才他从认证流程,特别是欧洲的大E的一些流程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并通报了一下有关制动器方面的,包括ABSESP,还有BIS有关制动方面的一些法规最新的信息。卢森堡康卓公司和我们中心已经签署了实验室互认协议,实际上刚才他所介绍的有些内容,实际上我们双方都可以做的。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演讲就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各位代表,各位专家对我们的支持,包括对论坛的参与,谢谢大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