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行业>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郑显聪:开发新车不一定大就是美 小也很美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9月03日 17:46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在“头脑风暴:汽车行业适应汽车社会的战略调整”这一小节中,在头脑风暴会议上,研讨嘉宾分析未来中国社会的变化趋势以及汽车产业如何适应社会变化的具体措施,为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显聪广汽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显聪

  郑显聪:谢谢,谢谢梁小姐!我想凤凰卫视发出来的问题都很尖锐,特别是先按照我们企业目前的状态来提问。

  刚刚赵主任也说过,因为我来中国今天已经是第16年了,有一点感触,因为在我们汽车业里面,有一个状态,大家每天工作都非常辛苦,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的人,我想占大部分,而且一个礼拜工作七天,像今天礼拜六,还得来这儿跟所有的人开会,当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也劳烦很多的前辈,我们到这样一个场合来,大家牺牲了一些周末的时间,但实际上有一点,从人性的出发点,我觉得中国社会在过去20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最近这几年,可以从汽车销量上面反映出来。

  中国社会的整个发展,除了井喷以外,还有一个很紧张的张力,每一个人的生活都非常辛苦,可是你不知道辛苦,辛苦是为了什么?我们在讲生活,其实更好的生活是因为我们工作了以后能够做更好的生活,而不是因为为了工作而去工作,那我觉得在这个社会的变革中,要从人性的出发点来看。为什么呢?因为人是一个肉体,并不是像汽车,汽车是一个机器,人跟车子的结合,在很多方面,你总是认为你坐到车子里面去以后,人车就一体了,其实你是变成一个机器,并不是一个人。我们更需要的是在这个社会变革里面让汽车更人性化,让它更能够考虑到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不会用我们的肉身去适合那个车子。但是在中国,到现在我在地球已经绕了第四圈了,从各个国家,我觉得大家的压力都很大,这样子的辛苦是为了什么呢?其实是为了要改善生活。

  我觉得我们有机会在这个“转类点”,特别很多人说今年的汽车稍微有一点下滑了,我们的自主品牌也不行了,怎么样了,但其实都没有关系,这是一个很好的转机,可以让我们停下来慢慢想一想我们到底要什么?如果我们确定了,我们今天国家要发展的方向是让汽车更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话,我们从这个出发点去想的话,我认为我们有机会把自主品牌,把整个汽车工业,包括我们的整个产业链做得更好,这个人性化,我想待会儿我们就带一些主题出来谈一谈,请梁小姐帮我们抛砖引玉一下,怎么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刚刚几位都提了,其实怎么样让生活更美好?有一个办法,就是要合理地分配资源。目前,咱们国家所谓的高铁,300公里以上,然后动车200公里的速度,汽车大概一般来讲是100公里,顶多150,就是这个样子。怎么样能够把城市跟城市之间的交通结合在一块?我个人有一个建议,可不可以请政府好好地考量所有长距离的,包括现在上海到北京的高铁也建好了,长距离的就用高铁来完成它,中距离的,城市跟城市之间,上海到南京,200公里时速,西安到兰州,可能将来也是用动车,200公里。其它的城市跟城市之间比较短距离的用100公里。这样子还有一个好处,可以开始真正我们小轿车的电动化,所谓小轿车电动化,因为现在目前我们碰到一个瓶颈就是,我们没有办法续航力能够超过200、250,这样子一个结合可以把资源好好利用,我觉得可以从这个方面去着手,当然各位媒体,还有业界的朋友也都在场,我觉得大家如果能够集思广益,今天是一个头脑风暴嘛,可以把这样子的资源运用好的话,我觉得国家可以做最好的优化。

  我听了今天早上的演讲,虽然丰田的技术本部长讲得很快,因为时间关系他很快带过。但是我知道日本人他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是很细心的。我们去了解别人怎么做的就可以从中间得到一些启示,他在建立混合动力跟电动车之间,他做的这个搭桥,他做得非常非常细,而且他搭这个桥的时候把自己的品牌还带进来,特别是普锐斯这个品牌,普锐斯现在已经不是一个车子的牌子而已,普锐斯代表的是一个清洁,而且是环保的一个牌子。那我觉得我们在这个起步阶段,我们有机会做到一个新的品牌,同时可以把这个品牌,时间可以缩短,因为不管我们菲特亚也好,或者是福特也好,还是其它的产业,都做了一百年的汽车,但现在我们不是做汽车,我们现在应该是在做为人类食衣住行里面的行有一个贡献的划界,这个环节我认为我们可以在这个阶段做到把品牌延续做起来。

  所以我觉得从今天的一些研讨,我觉得有很大的收获就是,如果你仔细看,其实在这里面有很大的意义,刚刚吴总也讲了,所有的产业都在往这里面投钱,在研发。但实际上,如果政府更有机会的话,把一些产业资源联合起来运用,因为你想想看,在日本,丰田就代表了整个日本50%的市场,那么丰田他投进去的力量其实已经超过很多OEM的组合了,所以我觉得我们有机会用丰田,或是一些大的汽车厂的标杆来开发我们自己新能源的汽车。

  主持人 梁茵:对,其实是这样,我自己作为一个司机,我是北京人,我一直生活在这个城市,我自己有一个特别深刻的感受。今天我们再有更多的限制措施,其实让我们退出到以前没有车的那个生活状态是不太可能了,一脚已经踏入到汽车社会了,再退回去,对于今天的很多人来说,适应了有车的生活,其实是不太可能了。其实未来我觉得我更希望郑总可以再多说两句,您一直在提倡美好的这种汽车生活,我觉得应该是通过企业、政府和消费者三方共同的努力,这样子才可能达成的,关于您描述的这个美好生活,作为一个汽车企业,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调整的措施?

  郑显聪:其实北京的状态,我认为它是有一个很好的愿景。咱们在开发新车子的时候,其实并不一定大就是美,小也可以是美的。我不是在替菲特亚做广告,因为我以前在福特,福特做大车,但是所谓的小就是美,我有一个感受,很多时候你不需要开那么大车的时候你就不需要把你的大车开出去,你可以搞一个小车子,其实在日本,在其他国家事实上都已经发生了,很多时候你在市区里面不需要占那么大的停车位,可以把车子弄小,而且很多时候可以做自己的个性化的需求。

  在中国,年轻的一带已经上来了,我这次带了一些媒体到欧洲去,我就有一个感受,他们这次到欧洲去,以前就是走马看花就结束了。但是这次我觉得,特别是咱们30几岁的年轻这一代起来,大家都有能力了,可以真正去了解在国外,在世界上人家是怎么生活的?很多人生活并不是说就是整天泡在车子里面,车子可以放的,那么刚刚安总所说的车子放了会造成停车的问题,当然那是要另外解决的,但是中国的土地也并不是说不大,中国土地这么大,我想今天中午的时候跟赵主任说建停车塔、停车楼,这些都可以解决的,但是重要是在这里,你的脑袋如果出去的时候没想一下,就把你的大车开出去了,每一个人累积一点问题,乘以13亿那不就是特大问题了吗?这一点我觉得要从教育着眼,不一定大就是美,小也可以是很美的。

  其实我们可以跟大家分享,在中国,如果我们有机会开发一个新能源的发动机还有车型的话,我们会做什么车子?我认为应该是要做那个集聚里面最收益的细分市场,特别是在1400到1600到1800,这样子一个细分市场里面,如果今天以1800万的车子里面,这个细分市场大概有800万台左右,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现在,虽然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技术,但我们先推了涡轮增压,就是小排量涡轮增压,然后把二氧化碳的排放降到最低,因为菲特亚在欧洲已经是在二氧化碳方面算是领先了,大概每一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30克左右,很快就可以达到120克,然后再加上我们新的技术,如此做,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开发电动车,在欧洲,大家往这个方向走,把资源放在欧洲,电动车的部分,因为我最近,大家也知道菲特亚跟克赖斯特的联盟,把电动车的资源全部放在北美,这样子可以两条腿走路,而且可以把我们新的技术放到中国来,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菲特亚的研发中心实际上在三年前在上海已经落户了,为什么不做整车的研发?并不是说我们来得晚,而是因为我们认为要发展整个汽车工业还是以“心脏”为主,什么能够真正落实在中国?发动机的技术,我想很少人真正把发动机的技术原封不动地搬到中国来,但是菲特亚在三年前,我刚刚加入的时候,其实我也希望真正能够把技术放到中国来,利用中国的自力跟中国的资源把我们的发动机技术在这边生根。同时我们在传统系统上做了很多推进,包括装离合器,这样子可以把节能减排扎根在中国,同时,也可以训练出一批人出来。当然这一批人将来是不是还会再替菲特亚做,没有人知道,但是我相信,从欧美的做法是比较开放的,他们来这边,除了要拿取市场以外,同时能够有持续性的发展。

  下一步我想就是电动车的构成。电动车其实我们有机会可以从北美拿很多技术过来,不只是菲特亚,还有福特,今天福特也在做一些活动。这个活动我觉得政府可以真正看,在别的国家是怎么做的?然后很快把它移植到中国来,这样子可以把我们开发的时间能够缩短,谢谢大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路宁宁)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