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汽车
选车

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司徒皎:中国最大的全球出口市场是欧盟

http://auto.sina.com.cn   2011年09月03日 16:59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新浪汽车讯 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于2011年9月2日在天津滨海新区开幕。来自政府部门、专家学者、企业的高层就汽车产业发展之路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新浪汽车视频直播此次论坛。 

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与投资处一等秘书 司徒皎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与投资处一等秘书 司徒皎

  以下为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投资处一等秘书司徒皎先生的演讲实录。

  黄永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高度成熟的汽车社会,特别是欧洲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下面我们有请欧盟驻华代表团,贸易投资处一等秘书司徒皎先生演讲,题目是“欧盟汽车工业的挑战与前景及中欧合作”,大家欢迎。

  司徒皎:尊敬的黄永和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大家如果不说英语的话,请戴耳机,因为我不会说中文。

  首先我要感谢主办方邀请我,也给我这样的一个机会,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欧洲关于汽车方面的一些信息,在开始之前,我想感谢刚才几位发言人,讲了一下中国和东盟的情况,现在我想讲一下中国和欧盟,现在中国最大的全球出口市场不是美国,不像大家想象那样,而是欧盟,实际上中欧现在的交易,现在发展的是非常快。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在2001年的时候,和2010年的时候,中国对于欧盟的出口上升了400%,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够有这么大的双边贸易的上升。欧洲很荣幸,我们很不幸向中国出口的少,我们的增长和中国贸易的增长差很多,但是也是发展的很快,去年我们向中国的出口上升了40%,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特别是欧洲去年有经济危机,经济情况不是非常好,所以说让大家了解一下这个背景,中欧之间的贸易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欧盟要在北京建立一个代表处,我们有120多个人,主要工作就是加强中欧之间的贸易,我个人主要是负责中国和欧盟在行业政策方面的一些工作,也包括汽车政策,而且一会我给大家介绍我们和中国的政府双边政策方面有很多的合作。

  今天我想讲四个方面的内容。没有很多的时间,所以说我得讲得很快。首先要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整个整体欧洲汽车行业现在的状况。第二我想介绍一下,我们认为的,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过去几年发展的情况怎么样,2022年之后的趋势。第三个我想介绍一下,欧洲在节能汽车方面的战略,包括新能源汽车,昨天今天听了很多这样的发言,我给大家介绍的就是欧洲在节能汽车方面的战略。最后一点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欧洲和中国的合作,欧洲和中国在汽车行业如何进行合作。

  首先我想强调一下欧洲的汽车行业,是欧洲经济的支柱行业。当然不像中国这样,这么支柱,但是我刚才听到苏波副部长讲中国经济7%是汽车,在欧洲是5%,但是既使是5%也是支柱的,因为整个行业的1200万左右,大概占欧洲劳动力的6%,大家可以看到,在整车厂雇佣了一百万,零部件是五百万,欧洲的汽车市场是代表着最高的私人投入研发的行业,所以对于欧洲经济来说至关重要,大家知道有前几年的经济危机,美国、欧洲经济危机,经济于是出现了问题,2008年的经济危机对欧洲的汽车生产有了跟大的影响,下降了30%,大家可以想象到,30%从一年到第二年下降了30%,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下降,不仅仅从经济的角度来说,从就业角度来说也是一个大的挫折,因为汽车行业雇佣了很多的人,很多人都下岗了,但是在欧洲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社会保险体制,所以说算是有一个安全网,否则的话,这些人都失业了没有任何的收入,这将对于欧洲社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不管怎么说,在2010年,现在经济危机已经过去三年了,2010年现在汽车行业的就业率与高峰时期,还是下降百分之十几。

  欧盟的汽车行业面临着三个主要的问题,我简单说一,第一个从危机中缓过来,面临着非常僵化的欧洲市场,不像中国,欧洲三年前当时的汽车行业是40%,30%,今年要少很多,但是在中国是40%、30%,但在欧洲一直没有任何气色的市场。第二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全球的竞争问题,新兴市场发展的非常快,像中国,还有包括印度、巴西等等还有一些国家,一些欧洲的汽车生产厂现在考虑如何能够在市场上进行竞争,是继续在欧洲市场生产然后出口到新兴市场,或者是完全将我们的汽车行业所有的工厂都转移到新兴市场来生产,这样获得更多的竞争力,然后来获取新兴市场的份额这是他们所考虑的问题。第三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环境问题和石油依赖性的问题,现在欧洲全球都有在气候变化,全球变暖方面的讨论,像中国今天有很多人讲过,中国现在进口石油上升到进口依靠率的50%,欧洲也是生产很少的石油。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替代石油的方法,而不是使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

  欧洲的汽车行业,像刚才我所讲到的,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严重的拐点,刚才我也讲到了,由于金融危机的问题,有就业的问题,我们知道汽车行业有新的能源,因此需要对劳动力进行培训,有的人知道宝马、奔驰、奥迪、欧洲那些品牌,为什么他们非常熟悉呢,因为我们给这些人进行培训,让这些人都非常知道汽车质量的重要性,欧洲产品品牌的重要性,那么如果我们从内燃机变成了新能源汽车的话,那么我们需要第一步做的,我们不仅仅要改变我们制作汽车的方法,而且还要对于我们的人员来进行培训,让我们的品牌继续保持他的领先地位。

  最后我想讲在欧盟,我代表我们现在所关注的两个比较大的问题,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第一个就是欧盟汽车行业的竞争力,就像刚才我所说的,应对危机。第二个就是建立法律法规和标准,法律法规和标准能够让我们更具有创新性,能够让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的发展。

  我发言的第二部分,大家可以看到全球汽车行业,完全是两个情况,第一个情况就是红颜色这条线所表示的,这是美国、日本、欧洲这些市场,他的汽车行业在2008年下降的非常快,而且现在2011年,我们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经济危机发生之前的情况,既使在未来几年,我们市场比较饱和了,我们市场未来汽车的潜力已经不是很大了,所以在发达市场或者成熟市场空间不是很大。但是在绿色这个线,包括中国是最大的一个汽车增长非常快的市场,如果我们看全球的地图,向什么地方去进行出口呢,肯定是新兴市场,中国、印度,还有金砖五国等等。

  那么再给大家解释一下,2009年当时我们讲经济危机,欧洲的汽车销售在整个欧洲08年只销售了八千万辆汽车,欧洲是中国的两倍,那么我们预计到2022年,中国将会销售每年大概至少是3600万车辆,欧洲将是1500万辆,我们可以看到,2008年到2020年这个区别,我说这个是什么意思,我们现在这个经济危机将会非常大的触动整个全球汽车生产的情形,整个发达市场是平的,不会有任何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特别是中国上升的非常快。

  那么讲未来的趋势,未来的潜力,现在有很多的研究,将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和汽车保有量进行联系,如果我们看这张图,这张图表示的就是最下面,横轴,这是人均GDP的数字,纵轴是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大家可以看到印度和中国现在是非常非常低的,也就是说印度和中国的市场汽车保有量非常低,和人口基数相比,那么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是饱和的,如果我们看中国和印度,他们人均GDP未来上升一倍的话,如果这张图还是管用的话,那么他就是现在路上跑的车的数量也会上升一倍,未来几年如果中国的GDP上升一倍,那么汽车保有量也会上升一倍,对于汽车行业这是非常大的空间,那么这就给大家简单的预测一下,但是这个要比较谨慎,因为也许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因为我们认为,我们简单的计算就可以算得出来,北京像一些大的城市,随着汽车的上升,路上完全饱和了,堵车情况非常严重,因为现在像这些大城市已经有了汽车保有量过盛的情况,这是我们的预测,这个预测不管怎么说未来的趋势,或者说潜力还是非常大的。

  很短的一点时间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欧洲对清洁和节能汽车的战略,2010年4月我们推出了建议,这个战略,或者说这个计划,是要减少欧洲对于原油进口的依靠,而且要减少空气的污染,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欧洲计划的目标,还要提高欧洲汽车行业的竞争力,防止一些汽车生产基地转移到新兴市场,这对于中国也不是好消息,因为中国是,中国产品非常大的客户,不仅仅是汽车,还有其他的一些产品,如果欧洲没有购买力了,对中国也不是好消息,所以欧洲出台这样一个计划,对于中国也不是一个好消息。

  那么我们这个计划是非两步走,或者说双轨制,第一是推动传统内燃车的能耗,再低一点我们要提高内燃机的消耗对于内然机汽车主要关注我们现在已有的内燃机汽车,使他的能耗更好。第二轨是开发新能源汽车,像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替代能源汽车等等。所以说我们是双轨,一轨是关注现在已经有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同样的技术,另外是一个新的技术,要保证未来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在欧洲发展起来。

  所以这是双轨的计划,另外一点对于新的技术我们有政策来推动新的技术,我们不是让行业要做什么新能源,我们不是有政策来指定汽车行业是推电动汽车还是推燃料电池,而是我们让市场决定,在中国我们感觉不太一样,在中国政府推动电池汽车,政府的推动在欧洲是不一样,我们相信电动汽车比如到2020年仍然是非常小的一块市场,所以我们不想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我们想要第一推动现有汽车的燃油经济性,然后希望找一个平稳的过渡,平稳的过渡到未来,在未来也许新能源汽车会发展的非常快,但是我们不会告诉行业要怎么做,而是让市场来决定。这是绿色汽车我们的行动计划,我们要关注法律框架,排放减少,绿色技术。

  特别是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我们的战略是有五个关注重点,第一个是汽车进入市场,我们要讲我们需要哪些批准,有哪些好的政策来鼓励人们购买那些稍微绿色的汽车。还有比如说在城市当中对于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有一个专用的道,等等这些政策,来推动,来鼓励人们购买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另外第二个是标准。

  第三个是充电站,这个大家都知道了,充电站的建设,充电站的基础设施,电动汽车我们讲的不是小的电动汽车行业,大部分汽车行业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发展,他有一个特点,就是汽车行业看自己是不是可以生产出一些有非常好的燃油经济性非常好的汽车,但是他们不是非常感兴趣,他们对于汽车厂之外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们各个汽车厂不仅仅将汽车只是考虑一个汽车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要讲发电,用电动汽车,绿色汽车,还要提供能源,要保证你的汽车不仅仅从汽车的问题变成能源的问题,如果生产电动汽车太多了,就变成基础设施的问题,我们要避免这种问题的转移,由汽车问题变成了其他的问题,所以需要的是总体的全部的考虑,那么我们的政策就是在欧洲的政策就是从这点来考虑的。

  那么干住的一点,我想给大家在这里特别介绍的就是一个标准化的问题,从全球的角度来说,如果中国现在生产有自己的标准,欧洲开始有自己的标准,日本也有自己的标准,欧洲也有自己的标准,那么最后会是什么样子,是一个全球的市场的贸易将会混搭的问题,如果想要将汽车出口给欧洲,上午我听部长已经说了,中国商务部有一个想法,就是增加汽车向国外的出口,现在是生产了4%出口,这是一个非常低的,如果中国想要将汽车更多的出口,欧洲的标准,日本的标准和中国的标准如果是同样的标准,那么当然会很简单了,在中国按照标准生产的汽车,换一个生产线再给欧洲生产,那么这就很难了,我们要保证在全球的角度来说,我们所有的国家或者地区,都有同样的标准,这样就能够允许我们的贸易能够在全球非常自由地移动。

  最后一点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欧洲和中国的合作,我刚才讲了欧盟在北京有代表处。特别是在汽车行业当中,我们和中国的合作有非常长时间的历史,我们从2001年开始,当时和中国的质检总局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主要是关于安全问题,评估问题,和标准化问题,签署了这个合作备忘录,这是最早的一个,我们和中国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对话,2003年开始,我们又签了新的合作备忘录和国家发改委,我们知道当时叫做国家纪委,主要合作备忘录是和政策和法规相关的,最近我们和国家工信部签了一个新的合作备忘录,主要是行业政策,还有一些具体的项目和工信部合作,我们相互分享经验,在欧洲是怎么做的。比如说在汽车行业的政策,我们在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中国是怎么做的。我们希望相互比较,相互学习,这是我们在和工信部合作的一个内容。

  很快讲一下我们这个合作怎么实现,我们和质检总局、发改委、工信部,我们在这三个部门都有工作组,至少每年开一次会,这些工作组,不仅仅是汽车方面,还有其他的,像化工,这些专家来自于欧洲、中国他们开会,他们作出一定的结论,然后是副部级的,每年至少一次,我们总体来总结一下相互的合作有什么样的进展,这是一个工作组的工作机制。另外我们还有一个专家的圆桌会议,没有政府的人参加,只是专家来参加,我们可以谈一些比较具体的问题,像电动汽车的问题,我们可以讨论轮胎的问最后的一个,我们的合作方式,是通过项目和活动,我们现在有很多的项目正在进行当中,最后这些项目的项目结果,能够在出台政策的时候给政策提供建议,来帮助中欧双方的合作。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在汽车行业,比如说我们在清洁能源,高能汽车方面,能源效率方面,标准方面,还有如何测量轮胎的燃油节能性等等,欧洲和欧盟汽车协会也有参与,我们在10月份和国家发改委还有欧洲的协会进行了一次会谈。

  我就讲这些,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大家可以在网上找,这些幻灯片大概可能都会有,我讲的非常快,实在不好意思,非常感谢大家。

分享到: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相关新闻
  • 相关问答

(编辑:DOVE)

意见反馈 | 保存 | | 打印 | 关闭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

可输入140个汉字 新浪汽车 提问 >>

上传附件

上传附件
选择图片

请选择小于2M的jpg,gif,png图片

上传附件

图片正在上传,请稍候...

正在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