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东
英菲尼迪正在用全新的姿态开展中国业务。
上周,分管英菲尼迪品牌的日产高级副总裁安迪·帕默出现在郑州,为其在中国的第21家店开业捧场。这当然不是其中国之行的惟一目的。
大约2个月前,日产中国的架构进行了调整,英菲尼迪独立成立了事业部。同时,日产从法拉利挖来了中国人吕征宇担任英菲尼迪中国事业部总经理 (在主流跨国车企中,此前还没有大陆人出任过同等职位),而以前分管英菲尼迪销售的川北刚史则担任日产中国副总裁兼英菲尼迪事业部副总经理。
于是,安迪·帕默,这位英菲尼迪品牌最高负责人在此次中国之行中更像是一个“大家长”,在媒体和外界前正式推介着吕征宇和川北刚史的中日组合,并且认为这两人会达到 “1+1>2甚至=3”的效果。同时,他还极力表达着对中国市场的信心,表示在中国“有一个绝对不会落后于竞争对手的雄伟计划”。最近两年,英菲尼迪在中国业绩不错。上半年,其同比增长127%,预计今年在华总销量将会超过1万辆。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英菲尼迪在全球的第2大市场。同时,英菲尼迪品牌形象也在大幅提升,在部分城市,已经开始逼近奔驰、宝马等一线高档品牌。
安迪·帕默或许没想到的是,其此行给中国汽车业留下了两个有趣的话题:一是,跨国车企在华高管本地化;二是,日系高档汽车品牌在华的前景。
前者问题,跨国车企的人才本地化是大势所趋,只是日产更有魄力,先行了一步。安迪·帕默也明确表态,希望通过总经理本地化而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市场的把握能力。
而后者,日系高档汽车品牌的确受到了较大挑战。目前,在国内高档车市场中,奔驰、宝马、奥迪在销量、品牌等方面都被公认为一线行列。而日系品牌要想跨入一线的行列,就必须要表现出更大的魄力和积极性。
不过,对于英菲尼迪中国的前景,笔者还是比较期待的。相对于雷克萨斯、讴歌两个日系竞争对手,英菲尼迪在中国至少有三个优势。一是,在集团战略上,日产要比丰田、本田更倚重中国,也更愿意为中国市场而改变。这点很重要,近两年日产在中国的发展速度要明显快于丰田本田,主要原因就在于此;二是,在品牌上,英菲尼迪“新灵感、心动力”的品牌理念,侧重于设计、艺术的形象,更适应中国日益年轻化的高档车主;三是,在产品层面,外形设计、排量大小、车型种类都是比较适合中国市场的。
但是,英菲尼迪也有其隐忧,在销售网络、品牌知名度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目前,英菲尼迪在中国只有21家4S店,这是远远不够的。在品牌上,今年举办了G系极风之旅、灵感生活之旅等多个富有创意的活动,但毕竟时日有限,还需更进一步扩大声势。
9月20日,英菲尼迪在华将会推出两款新车QX和M系列。特别是,更被认为是代表了最新科技的M系列,能否在主流高档车市场站稳脚跟,堪称英菲尼迪在中国的定鼎之战。成功了,将大大加快英菲尼迪在华跨入主流高档车阵营的进程。
这是吕征宇和他的新团队所要面对和承担的。而这注定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耐心和坚持将是最有利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