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市场营销> 201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专题 >正文

中石化联手中汽研开辟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9月03日 15:08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中石化与中汽研签署战略合作
中石化与中汽研签署战略合作

  导读:中国汽车产业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从3月份开始,市场产销环比已经连续4个月下滑,中国车市拐点论应运而生——中国汽车市场进入战略调整转型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中国跻身千万级汽车俱乐部,成为汽车大国所带来的能源、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中国政府倡导推进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低碳战略的发布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方兴未艾,也正在改写产业的发展潮流,并颠覆原有的产业格局。

  产业的转型升级不再是猜想,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已经呼之欲出。

  融合 竟合,汽车产业转型的升级路径

  在今年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汽车企业少了几分指点江山的意气风发,多了几分银装素裹的凝重遐想。

  一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正处于迈向汽车强国的起点;另一方面,随着汽车市场、经济环境以及宏观政策的变化,汽车产业的升级转型成为越来越多的行业专家和企业的共识,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主旋律。

  如何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课题。

  9月3日,中国石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了“加强产业融合,服务汽车时代”的战略签约仪式。未来三年,双方将在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应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携手推进石化和汽车行业的合作,共同实现两个行业的内涵式增长。

  业内专家指出:“这是石化和汽车行业的破题之举。”这不仅开启了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合作的新局面,也成为借道产业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性探索,引发了诸多业内人士的联想和期待。

  新视界:珠联璧合的产业融合

  (1+1大于2的产业融合聚变)

  “技术创新是手段,产业融合是方向,服务汽车和石化两大行业的转型升级是目标。”中国石化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主任、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总经理宋云昌如此表示。

  石化和汽车行业互为臂助、相辅相成。从生产过程中的橡胶、高分子材料到使用过程中的燃油、润滑油,汽车市场的发展离不开石化行业的支持,而石油化工应用技术的进步也需要作为重要客户的汽车行业的支持。然而在此之前,中国的石化和汽车行业基本上是“各走各路”,二者之前缺乏足够的合作,这不仅对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中国石化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破题之举有望改变这一局面。通过双方在产品应用研究、标准法规制定等方面的合作,可以促进两大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为两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更好的市场环境。正如宋云昌所说,双方此次建立全面战略合作,推进产业融合、破除行业壁垒的举措符合产业融合的大趋势,目的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为两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双方的行业地位、市场影响力以及所掌握的资源足以支撑这样的愿望,但所面临的困难也显而易见。

  不过,宋云昌对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合作前景充满了信心。他表示:“这是一次有准备的尝试,我们的合作能够实现1+1大于2的产业融合聚变。”

  中国石化的准备可以追溯到2002年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的成立。这是中国石化润滑油业务整合的重大举措,也是其将汽车行业作为重要合作伙伴的全新开始。以长城润滑油为突破口,中国石化与国内外汽车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积累了丰富的汽车行业经验和应用技术。而2009年跨越石化和汽车两个行业的汽车行业技术合作中心的成立,则让中国石化与汽车行业的合作更进一步,不仅强化了其与中国90%的主流汽车企业的合作关系,而且经过一年多的运作,该合作中心已经成为中国石化与汽车行业的信息沟通窗口、技术合作平台以及战略推进的桥梁,产生了巨大的行业效应,为石化企业与汽车企业的合作开创了新的模式。

  据了解,中国石化将延续服务汽车行业的策略,以长城润滑油为突破口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展开合作,在推动润滑油产品和技术的应用和标准化的同时,拉动其他石化产品与汽车行业更深层次的结合。之所以选择长城润滑油,主要是因为长城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润滑油品牌,而且在东南亚、澳新等国外市场也拥有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利用全球市场资源协助中国本土汽车厂商走向国际市场,也是中国石化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构想。

  跨产业的技术合作,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赵杭主任表示:“双方的合作为我们打开了汽车、石化两大行业融合的大门。今后,我们希望行业融合不仅仅局限于石化和汽车行业,而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到整个汽车大产业的融合。”同时他还指出,汽车产业面临的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破解之道除了产业之间的融合,也需要汽车行业内部的竞合。

  新未来:左右互搏的同业竞合

  (跨界融合是同业竞合的内涵)

  竞合不是陌生的概念,这在许多行业时刻上演着,它意味着企业之间并非刻板的你死我活,而是追求产业生态圈的共生共赢。

  中国汽车行业亦不乏这样的例子,国外汽车企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与本土汽车企业建立合资品牌,共享中国汽车市场的利益,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通过与国外汽车企业的合作、先联盟,不使中国汽车企业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从中获得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和知识,为打造自主品牌铺路。

  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所需求,也是为了应对汽车社会的诸多挑战,进而全面、有效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中国汽车市场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着能源、环境及社会各方面的巨大挑战。这是中国汽车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所要解决的矛盾,也是所有汽车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对企业来说,携手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自主创新,如果汽车企业能够在技术层面进行合作,无疑可以更好地实现自主创新,而且从长远来看,现在的合作也有利于图谋未来的市场,同业合作的实质是为了提高竞争力。

  中国新能源汽车长正在缓慢形成,虽然国内外大多数汽车企业预测新能源汽车的规模普及尚需10年以上的时间,但这并不妨碍汽车企业布局、下注未来的战略。

  麦肯锡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如果电动汽车占乘用车总量的20%至30%,预计仅中国国内电动车市场到2030年可达7000亿至1.5万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庞大到令人充满遐想的巨大市场。

  根据以往经验,一项新技术要取代10%的现有成熟市场要花上15到20年的时间,再用10到15年占有剩下90%的份额。“合作是一起做大一块蛋糕,而竞争是分割它。”,这为汽车企业的竞合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业提供了合作的可能性,因为技术的突破各革命可以改变一个产业的生态环境,产业生态环境的办法意味着新的挑战、新的竞争对手、新的市场规则,进行同业合作,则为彼此学习、强化竞争优势、抢位未来提供了重要的途径。

  就像数码相机替代胶片相机一样,新能源汽车也正在“破坏”传统的汽车市场。汽车业的边界正在重新界定,这系多米诺骨牌似的变化,受影响的不一局限于汽车企业,也直接牵动石化行业及其他汽车相关行业的神经。目前,中国石化正在朝综合能源企业的方向发展,新能源是其战略规划中的一部分,积极备战新能源,建设充电站已经提到日程上,这将有助于打破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配套设施的桎梏。中国石化充电站计划的启动和推进,依赖于其战略部署和布局调整,同时也需要来自汽车企业的支持,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石化所推动的跨界融合本身也是汽车企业同业竞合的内涵。

  中国汽车工业通过“市场换技术”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产业的转型升级为中国汽车工业再上一步台阶提供了未来的产业构想和愿景。无论是跨界融合还是同业竞合,都是对传统产业观的超越,蕴含了全新的产业视野和思维。坚持这样的方向,将进一步推动自主技术创新,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迸发出中国汽车工业“人生自信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

(编辑:路宁宁)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