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沙莎
没有中方合作伙伴和国内工厂也能实现高速增长的斯巴鲁式秘决
在华跨国汽车公司中,没有谁比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更乐意看到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曲线。
最近,盯着人民币汇改的热门新闻,该公司市场企划部部长高桥一哉甚至会“偷着”乐出来,“虽然不太合适,但私下说,人民币升值对于斯巴鲁是件好事。” 高桥一哉向本刊坦言。自2004年进入中国以来,斯巴鲁销售完全依赖进口。
坦白说,这颠覆了中国汽车市场的既有规则。但凡想在此有所作为的跨国公司,无不找到强势的中方伙伴,走合资路线。否则会重蹈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覆辙,该公司与南汽分手后,至今徘徊在中国市场之外。
正是在这种形单影只的生存处境下,斯巴鲁仍取得不菲业绩。
6年来,斯巴鲁在华销量连续翻番增长,2009年,这一数字达35348辆,同比增长186%。在纯进口车品牌中,排在奔驰、宝马之后,名列第三。“按当初布局中国时的设想,现在的业绩,至少还需10年时间才能实现。” 斯巴鲁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市场企划部课长戚伟强向本刊表示。今年前4个月,斯巴鲁国内销量增长91%,达1.8万辆。
不过,斯巴鲁的母公司,富士重工却对此不以为然。诞生于1950年代的斯巴鲁拥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水平放置发动机技术,全部车型配置四驱功能,在全球,其品牌形象以运动、操控性著称。而在去年,斯巴鲁销量逆势上涨,运营利润增速迅速恢复至危机前的94%,一举成为表现最佳的汽车品牌。在总部看来,在中国这么个需求巨大的市场,斯巴鲁没理由做不好。
况且,斯巴鲁在华销量中的80%均靠SUV车型森林人支撑,总部因此认为,好业绩只因中国SUV市场的觉醒,不足为奇。
只有斯巴鲁的中国运营团队清楚,这份成绩单是带着镣铐起舞的结果。作为富士重工全独资子公司,不能国产化,意味着在资金支配、人才储备等方面均受制约。而在斯巴鲁销量高涨之后,关于其国产化的传闻沸沸扬扬。
富士重工的日本高管曾对媒体表示,斯巴鲁在华销量达十万辆以上,才会考虑国产。按斯巴鲁预计,截至2010年底,在华销量也不过5万辆,与这一目标相差甚远。J.D. Power 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对本刊明确表示悲观看法:“中国汽车市场的产品越来越丰富,进口车年销量达到10万辆太困难了⋯⋯以斯巴鲁这样的规模,它承担不起失败。”据本刊了解,尽管中国团队不断增强对总部的说服力度,本地制造仍是个五至十年的中期规划。高桥和他的同事已经习惯,如何在这种持续的夹缝状态中,续写佳绩。
比如,在营销层面,缺乏跨国汽车巨头大手笔的广告预算,斯巴鲁就得找到一种本分的方式。
在斯巴鲁看来,精准的口碑营销比传统电视广告重要得多。斯巴鲁也曾对电影《非诚勿扰》进行产品植入,并在后续推出葛优、舒淇合演的电视广告。但知名度因此提升后,这则广告使命已完成,取而代之的,是拉力赛及针对普通消费群的试驾体验。
这意味着,斯巴鲁希望将自身优良的操控性能释放到极致,夯实传统的“小众”品牌定位,进行精准营销。
“中国汽车销量去年超过1300万辆,从市场份额来说,斯巴鲁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现在就是一个小众品牌,在此定位上去做一些提升我们知名度的宣传就可以了。”高桥一哉清醒地说,“比起(营销的)广度,精度更重要。”
因此,斯巴鲁和赛车手韩寒签下一年代言合约。 “韩寒不仅是斯巴鲁的车手,还是意见领袖。”戚伟强说。韩寒被视为80后新一代消费者的最佳代言人,与斯巴鲁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一拍即合。
不仅在中国,斯巴鲁的前两大海外市场—美国与澳大利亚,也长期依赖口碑营销。在斯巴鲁的忠实追随者中,70%源于老用户推介。在美国,不少体验过斯巴鲁的消费者再难以适应其他品牌。J.D. Power调查显示,这些被斯巴鲁口碑套牢的拥趸们“有能力买得起任何一个品牌,但是他们只买斯巴鲁”。去年,美国市场共售出斯巴鲁不同车型22万余辆,在华销量难以与之匹敌,但“重复购买的特征也已经显现出来。”戚伟强说。
斯巴鲁深知,即使营销再精准,没有过硬的产品和技术也无法真正抓住消费者。2009年,新力狮、傲虎上市。但出乎意料的是,整个斯巴鲁体系最重要的车型、集合了斯巴鲁所有核心技术的新力狮,并没有达到想象中的热销局面。
这可能不足以令斯巴鲁慌张。在斯巴鲁有限的跨国运营经验中,有个独特现象—几乎从不热销,平稳过渡1至2年后正式爆发。这也是为何斯巴鲁在有限车型上不断进行调试与更新,而不像其他汽车厂商那样在车型上推陈出新。
问题在于,品牌传统正在扩张中面临挑战。新力狮更多考虑中国消费者诸如增大内部空间的需求。日本总部的设计师不得不修改很多技术细节,才能在大空间和操控性间取得平衡。设计师们有时并不满意这种改动,“新款车型外观过于凶猛,与斯巴鲁谨慎、保守的公司形象相距甚远。”来自美国市场的质问说:“新力狮更大,更舒适,更高效,但它还是斯巴鲁吗?”
根本上,小众品牌的生存有赖于品牌灵魂的一致性。但全球化扩张也不可抗拒。富士重工一直有意控制斯巴鲁的扩张步伐,除最大的海外市场,美国实现本地制造外,其他市场均需从日本进口。甚至,在高桥一哉看来,母公司缺乏跨国运营经验:“市场反映很慢。”
这种心态下,中国国产化难题令斯巴鲁一筹莫展。“并不是把零部件运到中国进行组装这么简单的事情,要零部件国产化,要去建工厂,要有人才储备。”高桥一哉说,对于国产化进程,也只能“一直在推进”。
扩张在自我博弈中展开。以往,日本总部对中国市场的考察节奏通常在两至三个月左右,去年以来,中国团队每个月都会接待几拨总部不同部门的造访,“光是接待任务就很繁重。”戚伟强说。而在今年春节左右,斯巴鲁总部将内部的“中国课”提升为“中国部”,从行政层级上体现出对中国的重视。
在保守的运营模式和扩张之路间,斯巴鲁仍要带着镣铐跳舞。在规模为王的汽车业,但愿斯巴鲁能因此为小众品牌探寻一条出路。(本刊记者于欣烈对此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