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企业新闻>正文

后车展时期 技术仍是自主品牌的永恒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1日 15:53   新浪汽车综合 字号:

  5月2日,第十一届北京车展在“五一”假期的高潮中落下帷幕,本届车展在带给所有参观者一场视觉盛宴的同时,也给人们很多重要的启示。本届车展众多自主品牌企业和跨国公司不约而同以“技术”和“绿色”为参展主题,从侧面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仍将是以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为主,特别是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尤为如此。

  本届车展另一个重要的标志,那就是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群体的崛起,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在品牌战略、产品规划,以及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突破给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中国车市未来的发展格局在本届车展上已经全然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后北京车展”时代,自主品牌将开始一场“技术赛跑”。虽然各个品牌选择的技术方向有所不同,但是殊途同归,都是要在核心技术方面进行突破。

  在2010年北京车展上,奇瑞以4大品牌及新能源技术、35款车型,以及CVT无极变速器、TGD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和新能源等核心技术,充分展示了奇瑞多年来苦心孤诣坚持自主创新,在核心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本届北京车展上,可以看出奇瑞明显加快了“技术扩张”的步伐,作为自主创新和打造自主品牌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奇瑞将在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两大领域,继续引领着自主品牌企业技术研发的方向。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系品牌将不仅牢执国内市场之牛耳,而且必将成为打破和重塑国际汽车市场格局的新兴力量。

  奇瑞“精耕2010”——将依托亚洲最大实验室  打造“技术研发航母”

  “打造技术型企业”始终是奇瑞不变的发展方针,也是奇瑞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有力支撑。根据奇瑞公司的六年中期发展战略,2010年,奇瑞的“技术精耕”战略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奇瑞“精耕技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即将建成的亚洲最大汽车实验室,将成为未来奇瑞新技术的孵化器。奇瑞亚洲最大汽车实验室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会逐步形成包括零部件、NVH声学、整车节能环保、整车动力总成、被动安全(碰撞)等在内的六大试验能力,随后的二期三期工程建成后,还将形成包括电磁兼容(EMC)试验室、材料试验和计量等试验能力。奇瑞新闻发言人金弋波表示:“奇瑞CVT无极变速器、TGDI、整车电子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攻关成功,奇瑞已基本掌握所有汽车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如今即将投入使用的亚洲最大汽车实验室,将为奇瑞在研发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品质方面打开了一个绿色通道,成为奇瑞技术扩张的‘核动力’,确保奇瑞形成产品、技术的总体领先。”

  目前,在产品开发上,奇瑞已经形成“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的产品创新格局,保证奇瑞在密集上市的同时,后续车型和新技术应用不断档。而奇瑞的多品牌战略经过一年建设和运行,如今在产品与产品之间,各细分市场之间都形成了无缝对接,成为国内唯一具备这种全面市场覆盖能力的自主品牌企业。多品牌战略的初步成功,为奇瑞公司进一步打造国际名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借力全球——奇瑞开展国际深度技术合作   加速播种绿色市场

  在新能源领域,奇瑞将与拥有国际领先技术的美国Better Place公司进行深度合作,并融合奇瑞在传统轿车的制造经验和技术优势,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民用化普及。目前,奇瑞已经与Better Place公司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奇瑞将与Better Place联合开发量产型可更换电池电动汽车应用方案,并研究领先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解决方案。

  奇瑞公司方面表示:在新能源车领域本土企业与跨国企业的差距并不大,其面临的瓶颈主要是电池的寿命和储电量,这个技术突破取决于电池厂家,而整车厂家要做的,是在传统汽车技术和现代电子技术的基础上,寻找最有利的电动化解决方案。从这个角度来讲,像奇瑞这样技术实力较强的中国自主品牌,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电动车战役中的领先者。

  奇瑞的可更换电池电动车应用策略,在未来新能源政策制定和基础设施规划中,不失为一种可优先考虑的解决方案。奇瑞认为汽车企业应和电池制造厂、电力公司合作,通过建设基础设施网络,以一种便捷可行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不受限制的行驶范围,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续航里程短等迫切问题。中国的新能源车政策,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由中国企业主导制定。

  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要想在最短的时间内赶上跨国公司,在奇瑞来说,就是实现“总体先进、局部领先”的发展目标,可能还要一辈人付出加倍的努力。近年来,奇瑞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达到销售额的10%以上,远高于全球汽车行业5%的平均水平。从奇瑞这种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可以看出,在“后北京车展”时代,技术研发仍将是自主品牌企业发展不变的主题。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评论()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好文章
枪稿
雷人
无语
标题党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