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版>分析评论>正文

城市堵车:不得了!何时了?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14日 12:10   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3月28日,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与玄武湖隧道交叉路口,车辆争道抢行造成交通拥堵。

  ■到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2亿辆,16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

  ■从优化交通质量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完成的缓堵措施

  策划:黄庆畅  欧甸丘  李润达

  嘉宾: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      关宏志

  武汉大学学生          王  玉

  交通控制技术专家      官  阳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邵春福

  北京市公安局交警      孟昆玉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个世界难题。我国人口众多,当前又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期,堵车之“痛”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近日,本报特约专家学者、交警和社会人士代表,就道路交通拥堵这一话题各抒己见,试图找到一些缓堵之道。

  1  堵车成了迟到最好的借口

  【新闻回放】 近日,为减少北京中心城区的拥堵,提高市民的出行效率,北京市连续出台了多项交通缓堵政策。从4月1日起,13个一类地区停车收费价格调整;4月6日,推出第七阶段缓解交通拥堵措施,包括继续加大轨道交通建设、错锋上下班、合理规划公交路网布局等六大方面56项内容。

  主持人:北京治理交通拥堵措施一个接一个,然而给我的感受是,开车出行越来越堵,相信在座的各位也有所感触。现在我国不少城市都在喊“堵”,从你们知道的情况看,究竟有多堵?堵车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损失?

  关宏志:我国衡量堵车的标准是:3个或者3个以上绿灯未能顺利通行。除此之外,衡量是否堵车,还有一个道路拥堵指数,北京市的这个指数值大约在0.6左右,如果达到0.9的话,就意味着这个城市的道路交通量已经达到饱和。我国大城市堵车现象确实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还出现了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堵车现象向中小城市、二线城市蔓延。有的中小城市机动车人均保有量很高,其数值甚至超过部分大城市,更容易堵车。我去过南方某个小城市,晚上八九点还堵得一塌糊涂。

  王玉:据我了解,在北京,有人根据汽车行驶总里程和总耗时,做了一个测算,在市区平均大约每小时20公里。同时,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堵车众所周知,上班、约会,不管是不是因为堵车造成的,反正以“堵在路上”为借口,十有八九能“过关”。

  官阳:堵车浪费民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人们的生产生活成本,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根据美国权威机构的统计,2003年,全美一年因为交通延误和拥堵导致的浪费,超过37亿单车小时,延误导致平均每单车小时燃油消耗2.35公升,生产力损失超过630亿美元,导致的排放浪费更是惊人。我们仅就北京为例,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统计这些数据,今天城市交通拥堵所付出的代价有多大就不言而喻了。

  堵车还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汽车尾气中包含大量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这些污染物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堵车时,如果不熄火,在怠速状态下,汽车尾气排放量是正常行驶的20—30倍。

  2  有些拥堵其实可以避免

  【新闻回放】 近期,“出租车拒载”成为辽宁沈阳市民热议的话题。市民对于出租车拒载行为深恶痛绝,管理部门也采取了严厉的监管措施。然而,拒载现象的背后,出租车司机深有苦衷。有资深“的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台出租车一天如果被堵2小时,这一天基本上就是白干。

  主持人:因为堵车,不少城市的出租车司机在上下班高峰都不愿出来“拉活”,让上下班打车族很头痛。造成堵车的原因都有哪些?哪些堵车是可以避免的?

  邵春福:交通拥堵是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设计、运营组织管理和控制以及不文明的交通参与的综合作用等因素的结果。交通拥堵是交通需求大于交通供给形成交通瓶颈的结果,交通瓶颈的形成来自于城市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城市的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文明和习惯决定了交通特性。由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如逆行、乱穿道路、闯红灯、频繁变道、越线行驶、占用紧急行车道等违法行为形成的交通秩序将杂乱无章、事故多发,是造成临时交通拥堵瓶颈的根源。

  孟昆玉:据公安部最新统计数据,到今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2亿辆,全国已有16个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北京已超过400万辆。与此同时,许多大城市机动车每天还在以成百上千辆的速度增长。车多,路少,这是堵车越来越严重的根本原因。

  确实有些拥堵是可以避免的。就拿我值勤的北京宣武区和平门路口来说,左转信号灯配时在高峰期是27秒,可以说这个时间很长了,但如果没有民警指挥的话,有效通行时间连10秒都没有,主要是因为一些非机动车和行人闯红灯。当左转弯车道拥堵,后边的车想左转弯就会插队,又把直行车道给占了,慢慢地直行路就不通了。

  还有许多拥堵是驾驶人违法行为导致的。比如说,有的驾驶人不注意提前并线换道,看到出口才连续更换两三条道,影响车辆通行。别看这一小小的失误,它会产生“蝴蝶效应”,导致拥堵。还有一些是因为交通事故的处理协调不当造成堵车,有些司机在发生车辆剐蹭事故后没有及时挪车,一定要让民警来才解决问题,待民警到现场时这路段已经特别拥堵了。

  官阳:正如孟警官所言,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章驾驶行为,都是导致交通拥堵的诱因,而且比例是很大的。有时一辆车的错误并线甚至仅仅是走错了一个路口,其导致的交通延误,都会“传染”几公里,影响成百上千辆机动车,导致一个区域的车流速下降。这就要求交通标识更精细,要有预告标志设置距离、设置层次和设置位置,要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驾驶习惯和不同车型的驾驶观察能力,要有标志全天候视距维护的技术法规限制,有专门针对恶劣气候条件的标志设置规则,有明确严格的夜间反光材料使用规则。在我们国家交通标识的设置还有很多不科学的地方。步行者都看不懂的标线标识,你能让快速通过的驾驶人看清吗?

  3  堵车莫堵心  缓堵靠合力

  【新闻回放】 为缓解交通拥堵、实现道路交通畅通,湖北省武汉市近期采取了对交通违法行为实施抄报追究、有奖举报、曝光公示、巡查纠违和监控抓拍等五项主要工作措施,并首度对拥堵路段责任领导实行问责制。交警对辖区易堵道路进行包段管理,落实到具体领导和民警。对因疏于职守而发生长时间拥堵的,实行倒查制和问责制,值班领导负主要责任。

  主持人:拥堵路段实行领导问责,是否科学值得商榷。但我们从这里不难看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缓解道路交通拥堵的愿望以及所做的努力。要缓解交通拥堵,各位有何建议?

  邵春福:堵车是大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和副产品,生活在大城市的居民应该具有大城市级的文明素质,自律交通行为,对于道路交通拥堵具有高度忍耐性。全社会应注重交通安全,文明参与,创建和谐交通社会。交通安全是交通系统运行水平的综合体现,社会各阶层应充分重视交通安全,文明参与交通,用安全的交通保障交通的畅通。

  关宏志:刚才提到技术空白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也感同身受。比如交通设计这门课非常重要,但却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现在是缺乏教材,缺乏师资。最近我们颁布了新交通标志的国家标准,但事实上我们的城市,还是有很多标识不统一,这会造成混乱。

  我们除了应当编好教材之外,还要注重另一个环节——驾校教育。国外非常重视驾校环节,我认为应该从抓教练员开始。教练员应当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和场景,把书本上的条文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生动地灌输给学员,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驾校的教练员,不但要传授技术,还要传播驾驶道德。

  我还特别强调对“人”的教育问题,因为现在不谈对人的教育,十年后还得回过头来谈。现在全国都在致力于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我们的政府应当有个长远的计划,而对人的教育问题也应当是规划的应有之义。此外,应当完善交通设计,减少交通隐患。比如有些高速路上,匝道非常短,这是交通隐患。在交通控制方面,也要合理调配交通资源,向公共交通倾斜。    

  孟昆玉:要合理设置公交线路站点。在北京公交前门站,以前不到10米的公交站台,有10多辆公交车在此停靠,交通高峰期一来,公交车占用大部分非机动车道,并占用了最外一条机动车道,如此一来,行人过不去,后面的机动车也过不去,公交车挤成一团。好多路段都有这种情况,后来我们设计把公交车站分散开,并且公交公司和交管局的协管员在公交站协助维持秩序,同时我们会对不符合规定停车的公交司机进行处罚。

  官阳:在交通饱和的情况下,在努力减少交通需求总量之前,应该先检查交通质量的状况,从优化交通质量入手,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首先完成的缓堵措施,具体的应对思路主要包括:减少走错路和减速寻找道路导致的交通流;减少因为违章驾驶导致的被干扰型交通流;减少交通事故导致的被迫型交通流;减少因为道路临时施工而诱导不足导致的浪费型交通流;减少因为没有及时的停车条件导致的过度交通流;减少目的性型车流对过境车流的干扰,从而提高大型干道上过境车流的通过效率,实现交通资源的合理分配等。

  王玉:建议在繁忙路段缩减车道宽度,或利用安全岛分批次开放同向车流,让行人过街所切断的车道数量降下来,而不是一个红灯切断4条车道甚至8条车道,导致行人跑着都过不了马路。

  国外如何缓解拥堵(延伸阅读)

  新加坡:“道路拥堵费”与“拥车证”

  新加坡是最早实行缴纳“道路拥堵费”的国家。1975年起在市中心6平方公里的控制区域,对进入的车辆每天收费3新元的“道路拥堵费”,公交车除外。1998年9月新加坡开始实行的公路电子收费系统ERP,利用现代通信手段在拥挤路段进行自动收费,堵车现象大大减少。当汽车每次通过收费站时,ERP通过专有短波无线电通信系统,自动从装置在车内读卡器中的智能卡上扣除费用。新加坡政府不鼓励私人拥有轿车。个人在购买新车时,必须首先投标购买一张有效期为10年的拥车证。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上班族通常要从家里开车到市郊地铁站或火车站,再换乘地铁或火车进入市区。有车一族的爱车只能“委屈”地停在郊外。而曼哈顿的许多街道,只有持特殊牌照的车辆才能停车上下货和上下客,其它车辆不得停放,否则即遭罚款。 

  伦敦:提高停车费与燃油税

  为了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和空气污染,英国伦敦市政府从2000年起提高停车费用,同时城市内原有的各大公司、公共场所的免费停车场一律改为收费停车场。提高燃油税也是英国限制汽车使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另外,有关专家指出,家长用私车接送孩子是造成高峰期交通阻塞的原因之一。为此,政府部门采取措施,限制家长每天用私家车接送孩子上学。    

  维也纳:私人轿车规矩多 

  在奥地利维也纳,交通规则对私人小轿车的束缚和限制明显多于其他交通工具。小轿车不仅不能和自行车、行人抢道,而且不允许随便超越公共交通工具,甚至在拥挤时要给超市的送货车让路。而停车的规矩就更多了,而且一旦违章停车,任何受到影响的人都有权打电话通知警察把违章车拖走。

(编辑:李芳芳)

转发此文至微博 | 打印此页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
支持 0票
好文章 1票
枪稿 0票
雷人 0票
无语 0票
标题党 0票
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汽车|汽车生活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