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广汽丰田吴保军:预计09年产销增长可达15%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0月21日 20:51  新浪汽车

  10月22日,2009第十届杭州国际车展将在杭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拉开序幕,众多重量级厂商竞相登台亮相。其中,广汽丰田携旗下新近上市的新凯美瑞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运动版、新凯美瑞纪念版、汉兰达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雅力士 (配置 图库 口碑 论坛) 等全系车型参展,突出了其对浙江沿海市场、尤其是杭州市场的重视程度。不仅如此,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规划营销部部长吴保军也赶赴杭州压阵,新浪汽车借此机会对吴保军部长进行了专访——

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销售本部规划营销部部长吴保军

  预计09年全年产销增长可达15%

  新浪汽车:对浙江沿海一带的汽车市场有何看法?如何看待杭州车展的地位和作用,广汽丰田本次的参展情况如何?

  吴保军: 浙江沿海一带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兵家重地”。浙江是国内车市最为繁荣的省份,到去年年底,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达320多万辆,其中私家车比重超过70%,每百户城镇家庭汽车拥有量超过15辆。尤其是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及服务要求越来越高,中高级车、豪华车销量在国内一向位居前列。

  广汽丰田对浙江沿海市场一向非常重视。至今,在浙江省有22家经销店,其中,在杭州有5家。2009年1-8月,汉兰达在杭州的累计上牌量高居所在市场领域榜首,市场份额达33.7%;凯美瑞的累计上牌量也接近3000台,在同级别车型中位列前茅。我们将继续拓展渠道数量,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便利的服务。

  杭州车展凭借着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及独有的区域文化特征,已得到了国内外汽车厂商的高度关注,本届杭州车展诞生于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它的成功举办将为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的汽车业发展注入信心和动力。

  广汽丰田一直高度重视杭州车展和华东汽车市场。此次杭州车展,广汽丰田携汉兰达、新凯美瑞及搭载了丰田全球领先的车载信息通信系统的新凯美瑞240V G-Book智能领航版以及雅力士等全系车型亮相。

  新浪汽车:广汽丰田上半年的表现如何?预计全年销售目标是否能顺利完成?

  吴保军: 从前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凯美瑞和雅力士的表现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凯美瑞保持了畅销的态势,特别是3月份全面升级的新凯美瑞上市后,市场反响良好,对于完成15万台的全年目标我们很有信心。雅力士正呈现出稳定向上的趋势,上半年销量累计已经达到10018台,1-6月上牌量月均超过2000台,超过预期目标,完成全年1.5万台的目标不成问题。

  汉兰达预订情况远远超越预期。汉兰达发布以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截止到目前为止,汉兰达全国订单量已逼近3.3万辆,远超预定目标。我们已经把2009年汉兰达的生产计划调高至3.5万辆。

  在销售上顺利完成目标的同时,上半年广汽丰田扩展产能、导入新产品、拓展渠道网络的既定计划都得到了顺利开展。在扩展产能方面,第二工厂的投产使广汽丰田的产能由20万台跃升至36万台,为今后更好应对中国市场持续增长的需要铺平了道路。此外,广汽丰田在导入新产品汉兰达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新凯美瑞和雅力士的产品实力。在拓展渠道网络方面,目前广汽丰田的网点数已经扩充到176家,计划在年底扩展200家以上。

  广汽丰田对完成全年目标充满信心。下半年,广汽丰田将以更加积极稳健的面貌面对车市竞争。我们会继续把工作重心放在深化品牌上,以“三位一体”的品质保障体系为根基,为顾客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我们对中国车市的未来充满信心,从现在的形势看,与去年相比,预计今年广汽丰田产销增长可达到15%,产值增长可超过25%。

  国内SUV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大

  新浪汽车:汉兰达发布后消费者的反馈怎样?目前市场销售情况如何?

  吴保军:汉兰达自上市以来,受到了市场的热捧,销售形势非常火爆。截止 目前,订单总量已逼近3.3万辆。其中,8月份,汉兰达的上牌数为3467辆,在大中型SUV市场的占有率为41.7%,市场份额排名第一;9月份销售了5,759 台。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广汽丰田已经把2009年汉兰达的生产计划调高至3.5万台。

  新浪汽车:您认为汉兰达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吴保军:汉兰达的上市很好地填补了豪华城市型SUV市场空白。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大空间”、“高通过性”、“豪华的驾乘舒适性”越来越成为众多消费者最看重的用车需求,而此前这些需求只能由传统的SUV和豪华轿车分别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汉兰达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城市型SUV”,融合了豪华轿车、豪华SUV和高端MPV等多种车型的优点,让顾客在公务、商务、休闲、旅行等多情境下的用车需求一“部”到位,为顾客创造“无界限”的人车生活。

  我们综合考虑了成本、市场需求、营销目标以及“豪华城市型SUV”定位等因素,为汉兰达制定了极具性价比的价格。24.88~42.98万元的定价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超高性价比进一步提升了汉兰达的竞争力。

  当然,一款车型的成功不仅仅是单一方面的作用,而是全方位合力的结果,广汽丰田“三位一体”的高品质保障体系,先进的渠道,以及之前进口汉兰达的良好口碑都为它的成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新浪汽车:中国SUV市场近几年来高速发展,您认为未来中国SUV市场将如何发展?汉兰达作为一款“豪华城市型SUV”,在SUV市场未来发展中将处于什么地位?

  吴保军:与欧美等成熟市场相比,国内SUV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大,未来还将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我国SUV市场占有率不足7%,而国外成熟汽车市场SUV的占有率为30%,因此,可以看出,我国SUV市场将会长足发展。

  传统SUV城市适用性差,城市SUV发展前景无限。传统意义上的SUV,大多是从卡车或皮卡演变而来的。这一种SUV更多是注重越野性能,但城市适用性较差,舒适性、操控性、燃油经济性方面难以满足城市用车需求。在城市化加速、油价上涨、燃油税开征、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等客观因素推动下,SUV正在围绕城市适用性和经济实用性两个主题发生变革。

  豪华城市型SUV是一种新的车型品种,汉兰达的到来将对中国SUV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汉兰达作为丰田在全球最畅销的城市SUV车型,综合地满足了消费者对豪华轿车、SUV及MPV等车型的各种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最佳选择。可以说,汉兰达的国产生逢其时,在中国的畅销是理所当然的。汉兰达上市后的火爆表现,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的信心。

  运动版、纪念版凯美瑞亮相杭州车展

  新浪汽车:10月份,凯美瑞挺进50万辆俱乐部,其能在短短几年间达到这样的成绩,原因在哪里?

  吴保军: 凯美瑞创造了“40个月50万辆”的神话,是国内中高级车市乃至整个汽车行业中历时最短的单一车型,其高速增长的含金量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款车型,既彰显了凯美瑞作为国内中高级车领头羊的地位,也证明了国内车市虽经金融风暴却依然高速发展的无限潜力。

  凯美瑞取得如此突出的市场业绩,与其全面出色的表现分不开。广汽丰田以“先进的工厂、创新的渠道、卓越的产品”为内容的三位一体品质保障体系,成为凯美瑞快速增长的坚实基础。高标准的研发设计,全球尖端水平的生产工艺,赋予了凯美瑞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力。凯美瑞上市3年,在国内市场拥有极佳的口碑,保值率高居同级车榜首。

  卓有成效的渠道建设也是“凯美瑞神话”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广汽丰田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确立了“Peronal & Premium(贴心的、尊贵的)”的渠道理念,并首次大规模导入e-CRB(智能化渐进改善的顾客关系构筑)系统,打造了誉满国内的“凯美瑞体验”,使车主全程体验到“触手可及的尊贵感,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安心、便利的享受”,树立起行业服务的全新标杆。

  未来,广汽丰田将保持这种优势,进一步深化品牌,坚持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为客户带来超出期望的产品价值,以赢得市场。

  新浪汽车:丰田为何会在中国率先导入G-Book智能副驾?

  吴保军:这其中有几个原因,其一是中国的用户对IT商品很容易接受,普及度也非常高;其二就是中国的IT设备非常齐全,使G—Book的导入具备了硬性条件;其三,中国车辆的保险投资在增长,安全保障的需求在增加。这三方面都为G-Book的导入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们认为,在中国,G—book服务导入所需的环境均已具备,中国的客户也已经能够接受并认可这一项服务。

  此外,作为国内中高级车的领头军,凯美瑞也肩负引领细分市场发展的重任。这款为面向未来的“e车”,在中高级车的信息化发展潮流中起着重大推动作用 ,在中国汽车产品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新浪汽车:新凯美瑞推出运动版和纪念版,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2款车已经上市一个多月,市场反应如何?

  吴保军:两款限量版车型的推出,主要是我们从“顾客第一”的宗旨出发,针对消费者的切实需求,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购车选择。运动版车型主打“动感?个性”的外观设计,满足了既看重驾乘舒适性,也偏好运动感的年轻新贵;纪念版则以“尊贵?豪华”的外观风格,进一步满足了追求外在的社会认同感及尊贵、高级文化内涵的成功人士对尊贵、高雅特性的更高要求。

  两款限量版切中市场消费心理,销售态势非常好(截至10月19日,运动版订单147辆,纪念版订单达到了575辆)。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沐雨天)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