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汽人常常把十堰称为“山里”。因为那里有著名的武当山,也因为那里曾是一片绵延的荒山。记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进山,是从襄樊坐汽车去的。那曲曲弯弯的山路,近七个小时的车程,山里的二汽人踏踏实实、默默奉献给我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象。二汽人与大自然共存的淳朴,让每一个走进他的人都会产生亲近感。尽管交通是那么的不便,我每次总是很愿意去。
东风汽车40周年庆典之际,我又到了十堰。这次进山,我从襄樊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现代化的高速公路已将山里和山外的距离拉得很近了。快到十堰,看到车窗外郁郁葱葱的青山、生机勃勃的景象,我不禁感慨:变了,“山里”变得是那么的快。而这都是东风汽车带来的,换句话说,是东风变了,才让山里的一切都变了。
在庆祝东风生日的时刻,和每个来到山里的记者一样,我也很想写下每一点值得纪念的文字。电视记者知道我到山里多次,希望我这新闻同行说点感受。那一刻我觉得要说的很多,却不知该如何说。四十年东风完全可以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教科书。从当初的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到改革开放、快速发展,到新世纪融汇国际、实现跨越,内容非常丰富、非常有价值。但我更愿意换种方式去思考东风四十年取得巨大变化原因的主线。我突然觉得,东风人的创造力是很值得我们去写的。
说创造,许多人首先就想到了二汽人在一片荒山里创造出了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工业基地,想到创造了东风与日产的全面合资,想到了当年的二汽今天已经与包括日产、本田、PSA、起亚等国际公司合作,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东风。但这肯定是不够的。
熟悉山里的人在与二汽人交流时,都会对他们特殊的口音感到好奇,湖北方言中夹杂着东北味,仔细辨辨,或许还能找出河南、上海的调。这口音只属于十堰。四十年前建设二汽,千军万马从祖国各地汇集到“山里”,有从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一汽支援来的,有从大都市上海来的……一个小山村由于他们的到来沸腾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在建设二汽的同时,建起了十堰市,也建设起了一个全新的文化。包括建设了一个原来没有的方言——十堰普通话。在创造汽车的同时二汽人还创造了属于他们的文化和语言,在今天纪念东风40年的时候,一定要看到这一点。
东风40年活动庆典之一的东风股份上市10周年暨100万辆LCV下线仪式上,大家对职工代表的群体诗朗诵特别称赞,认为他们的饱满激情富有感染力,认为朗诵词写得有专业水平。其实,这都是在只属于二汽文化的大背景下熏陶出来的。当年的“山里”可谓什么都没有,没有汽车,他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物质生活艰苦,他们要靠自己的毅力去克服;没有文化生活,他们完全靠自己的知识与智慧来编织。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大家都公认,二汽是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搞得最好的,也是汽车行业中最能出好诗人、好歌手的企业。原因就在于他们从建设二汽的那一天起,建设起了自己的文化。这真的是别的企业所没有的。
东风的创造源于他们曾经什么都没有。但东风的变化与发展更在于他们还有着学习与创新的能力。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大力发展轿车工业,当时的二汽是最早的一个倡议者。虽然身处大山身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和洞察力却十分的强烈。今天,回头看当年二汽走出武当山,与日产全面合资等对东风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的举措,都是这种力量推动所致。如果说当年二汽人的创造让人看到的是他们用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精神让没有变成了有,那么今天,东风人的创造已创造性地奉献出更新、更好的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财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接轨世界,让二汽踏上了通向国际的路,如今我们看到他们正在用学习与创新翻越另一座更高更大的山。
也许有人不同意东风人学习、富于创新的特点。我也曾与老二汽的不少人说过这个疑问:难道别人创新和学习的精神就不行吗?我只得到一个答案:东风是“山里人”,什么都没有,因此学习创新的愿望更强烈、更迫切。我非常同意这个说法。东风人的创造力与他们天然淳朴感一样,是源于大“山”的感召和磨练。他们每天与山作伴,当然会多一份深邃,多一份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风已经化作了山。这种远比造出一辆全新汽车还要有价值得多的创造,应该也只属于东风。
这次在“山里”,我见到了东风汽车公司现任副总经理童东城,他说,东风总部搬武汉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东风人到任何地方出差都讲“去哪”,唯独到十堰叫“回山里”。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听到十堰普通话那特有的韵味,大家都会想到:东风。听到这,我突然觉得,在纪念东风40年的日子里,如果要说东风的成功,“山”可能是东风人莫大的自豪。(吴迎秋)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