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60年系列采访之老工人曹麟:一汽的创业之路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27日 14:18  新浪汽车
曹林
曹麟

  时值新中国六十周年的辉煌历史节点,汽车业风雨走来,日新月异,取得了伟大的成绩和进步。新浪汽车携手1039北京交通广播“汽车天下”栏目,共同打造以“中国人的汽车梦”为主题的系列采访,邀请行业的资深老工人和经销商创始人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部分车主,与资深节目主持人梁虹对话,讲述那些车和人的动人故事。

  本期做客嘉宾:曹麟

  节目播出时间:10月2日10:00-11:00 欢迎收看!

  初生牛犊不怕虎

  主持人梁洪:欢迎收听北京交通广播国庆特别节目——中国人的汽车梦。

  曹麟,1926年11月26日出生,1984年在苏北参加了革命工作,被组织选派到山东大学进修俄语。1952年从机械工业部调到长春,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汽车工业基地的筹建工作。在三年的建厂时期,他一直负责翻译室的工作,组织翻译了数千万字的俄文资料。1956年一汽建成后,他任厂长调研室组长、企业改革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室副主任,在调研的岗位上潜心工作30余年,直到1988年退休。离休后曹麟同志笔耕不辍,撰写了《一汽创业之路》。

  在我们今天的特别节目当中,我们特意把曹老从长春请到了北京。作为新中国6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见证人,我们今天要请曹老师和我们一起回顾。我们今天要请曹老一起跟我们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曹麟:当时我们来的时候也是大吃一惊,到了长春的时候,我们首先住在现在长春新华书店的一个大楼里,是一个通铺,很多人都挤在一起。厂长领着我们开着车,看未来汽车厂的厂址,我们见到一片荒原,少量的居民,种了一些苞米、庄稼。离开长春偏远一点,一大片都是日本当年的军事基地,有细菌工厂,有日本人的野战医院,还有宿舍、军营。到这个厂址让人感觉非常刺激。看完这些东西以后,厂长跟我们讲,我们就要在这儿建厂,中央已经批准了。我们来的时候是 1952年,1953年就建厂,现在我们的任务要把这片荒原建成未来汽车厂的基地、指挥中心,就要靠我们来的这些同志,他跟我们这样讲。

  主持人梁洪:我想当年曹老师还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和很多年轻人抱着这样一个爱国之心来到长春,来到当时还完全是不毛之地的这片地方。您觉得当时你们这样一群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热情投入到这个工作?因为你们当时看到的完全是零,完全什么都没有。

  曹麟:至于未来的汽车厂是一个什么样的汽车厂,大家谁都讲不清楚,连汽车厂的名字也整不清楚。有人说叫长春汽车厂,还有人说这叫毛泽东汽车厂等等。所以,我们是充满着幻想来的,但是一见当时的情况,说三年要建成汽车厂,就感到能建成吗?

  来了以后我们就逐步在厂长的安排下开始工作了,我的任务当时就是组织翻译,当时厂长找我谈,他说翻译工作是建厂的第一道工序,苏联的全部设计资料如果我们不能翻译出来的话,整个工程就要停顿下来,很重要。我当时没有干过这个事情,俄语水平也不高,学习时间不长。我跟厂长讲,我能担当得起来吗?后来厂长讲,不要怕,学外语的要在实践当中学,光靠书本学是不行的。他本人俄语就很好,他是1935年哈工大毕业,我们这个厂长是学工的,就说你干去吧。后来厂里边从全国各地收集外语人才,有北大的,有上海外语学校的,一十二个外语学校,总共前后集中了200多人,这其中有少数是老翻译。

  主持人梁洪:曹老师给我们讲一讲一共我们基础的工作,翻译工作咱们翻译了多长时间,有多少人在做翻译?如果说您一个人的工作量,您有没有后来算过,在为筹建一汽您翻译的资料一共翻译了多少?

  曹麟:我们这批翻译来了以后,现在是不能想象的,最小的才17岁,公民权都没有的,选举权都没有的。其他那些也是不懂技术,有的才学了一年俄语,水平很低,所以翻译工作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害怕,完不成怎么办,而且那时候俄语字典都没有,只有一本是日本人编的一本,叫洛河字典,一半是日文,一半是中文,靠着这么一个工具大家翻。翻的过程中,头一次翻译,国内厂商非常照顾我们,拿着图纸带翻译到长春宾馆,长春宾馆当时住着5、6个老工程师,懂技术、汽车,配合我们。

  主持人梁洪:因为可能那个时候汽车的专业术语你们都不懂,没有见到过。

  曹麟:辞典是最重要的,后来我就想办法,后来我就做了这么一个工作,把每一个翻译碰到过的词汇,都把它集中起来。

  主持人梁洪:自己编一个字典。

  曹麟:编了一个大厚字典,人手一份,我们自己常用的口译的东西也编成字典,另外把专业分小,专业小就容易掌握,请老工程师给我们讲课,讲这方面的知识。电气翻译请电气工程师来讲。

  主持人梁洪:不仅一汽是从无到有,实际上我们的翻译工作也是从无到有。

  曹麟:这批翻译最后都是骨干,有的当教授,有的当研究机关的负责人。

  主持人梁洪:曹老师,我就想问问您,当时大家水平都不高,而又面临这么迫切的任务,怎么就能够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完成这么专业、这么大批量的翻译工作?您觉得是什么样的精神?

  曹麟:时间是三年,我们大概翻译了有3000万字,整个汽车产品一直到整座工厂设计资料都翻译出来了,大概是3000万字。

  主持人梁洪:您觉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鼓励着你们这三年时间没有一个人懂汽车的专业,甚至有些人就学了一年,就能够完成这么,按现在的话来讲如此专业的翻译工作,这不是一般人干得了的。

  曹麟:我回过头来考虑,有两条:第一条,我们这些人当时还是很有觉悟的。特别是从我来讲,参加革命工作受的教育,到了汽车厂以后,我这个小干部、小不点,厂长亲自找我谈话,让我做好翻译工作,委以重任,我感觉有压力,必须把这个工作做好。那时我还是单身,我们经常睡在办公室,大家在一起搞。有这种积极性、责任心。第二,也可以这么讲,初生牛犊不怕虎。

  主持人梁洪:不知道这个事有多么多么重要,有多么多么难。

  曹麟:后面想想也是很害怕的,完不成是糟糕的,初生牛犊胆量哪儿来的呢?参加革命以后,淮海战役下来了,我参加军管会,去接收,穿了一套制服,拿了一个军管会章,南京下来了到南京接收,胆量很大。

  主持人梁洪:没什么我不能干的。

  曹麟:对,这样一种精神,没有前怕狼后怕虎,一股劲去干,实践当中提高了自己,我们这些翻译人员逐步成熟,有的考上研究生,到外语学院。有的到研究中央科学院去了,都有。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新浪汽车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路宁宁)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