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奇瑞如何避免“多生孩子好打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8日 07:51  第一财经日报

  唐柳杨

  公司成立的第12年,奇瑞又一次担当了自主品牌开路先锋的角色。

  9月8日,奇瑞商务车品牌威麟在郑州发布。奇瑞汽车形成开瑞微车、奇瑞轿车、瑞麒中高端车和威麟商务车四大品牌齐头并进的品牌格局,成为中国首个多品牌运作的自主轿车公司。

  除了奇瑞汽车外,上海汽车和吉利汽车也正在成为多品牌自主轿车中的一员。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对CBN记者表示,得益于四大品牌同时进军国内和海外市场,奇瑞汽车年销量有望在下一个3年突破100万辆。

  威麟亮相

  9月8日,奇瑞高端全能商务品牌在郑州宣布投入运营。发布当天威麟共展示了V、H和X系列的全新车型,与瑞麒品牌的G和M系列一起,五个系列的车型将成为奇瑞麒麟销售公司瑞麒和威麟两个中高端品牌的主力车系。

  威麟品牌首款车V5当天公布售价并上市销售。V5是奇瑞轿车系中东方之子的改款车,售价10.98万~14.98万元。V5推出了国内首款搭载1.9TDDI柴油发动机的车型,采用了博世高压共轨技术。与同排量汽油汽车相比,其燃油费用预计可降低30%。

  H系列和X系列则分别是定位于依维柯级别的客车和郑州日产帕拉丁级别的越野车。

  MPV、SUV和客车的混搭使得威麟品牌看似定位模糊不清,但这正是威麟高层期望的结果。麒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表示,威麟品牌客户群锁定于公司和政府客户,“当客户需要一款MPV的时候,他们可以买V5,柴油动力可以帮助他们节省更多的燃油费——当他们公司业绩发展,需要更大的车时,则可以考虑H系列的客车。”

  X5虽然为越野车,但其定位却不是都市休闲型SUV。如同长丰猎豹和郑州日产帕拉丁一样,威麟X5将主攻政府采购和公司客户,与H系客车和V系商务车定位一致。

  在郑州大河汽车城,有着深蓝色外墙的威麟店成为全国首家开业的威麟品牌4S店。按照规划,威麟将在全国拥有100家4S店。今年底威麟品牌即将上市的新车是V8和H5。

  奇瑞汽车总经理尹同跃此前表示,麒麟公司两个品牌今年的累计销售目标为5万辆。瑞麒品牌中,G5和G6也将于今年底上市。

  随着威麟的发布,奇瑞汽车正式形成四大品牌和一个国际公司五套班子运营的格局。新的品牌战略实施后,奇瑞品牌将负责中低端乘用车型销售,开瑞定位微型客车和货车,瑞麒和威麟则分别对应代表中高档轿车和商务车。

  奇瑞多品牌运作背后,隐藏着奇瑞汽车早期“多生孩子好打架”和李峰时期分网销售理念的传递。

  分网理念延续

  2004年,多年快速发展的奇瑞汽车遭遇成立以来第一个滑铁卢。在中国汽车市场首个寒流冲击下,奇瑞生产、质量、服务与渠道问题渐次暴露。“2004年年底,奇瑞汽车的价格体系乱了,经销商互相杀价,大家无利可赚。那时,奇瑞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离死只差一步。”时任奇瑞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秦力洪称。

  典型案例是,河南一家奇瑞经销商当年共销售400辆车,却亏损近300万元。2004年年底,多重矛盾复杂恶化。有消息称,奇瑞全国265家经销商中,近半不打算和奇瑞续签代理合同。

  为解决这一难题,尹同跃请出了大学同学李峰。2005年初,奇瑞新的销售团队在李峰带领下走马上任。作为北汽福田过来的空降兵,李峰推出了分网销售模式,并根据奇瑞10个系列产品成立4个独立的销售部门,形成4张独立的分销网络。

  分网销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在分网体系下,经销商的势力被重新划分,压缩了势力范围,一家经销商最多只能总经销1至2款产品。“表面上你的土地少了,但是产量在增加。”秦力洪评价说。

  而对于主机厂而言,资源的减少加强了对经销商的管理,分网销售政策更增加了销售网点数量。“比方说我代理东风日产店,所有的车都可以提,一个片区开一家店就好了。但是开奇瑞的店,因为每个公司只能拿到1~2款车总代理,一个片区就得开好几个店才能卖齐所有的车。”奇瑞汽车四川一家经销商说。

  2005年,奇瑞的销量奇迹般地达到了18.9万辆。尹同跃毫不避讳地说:“2004年12月之前,我们没有营销。”

  在多品牌战略旗帜中,奇瑞分网政策仍将延续。事实上,尽管奇瑞成立新的品牌以进军中高端市场是受制于品牌,但其庞大的产品线仍需要多重分网进行管理。而分品牌,则是最简单的办法。

(编辑:大道无形)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