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叫嚣时尚的潮乐 重庆摩博会之文化意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4日 15:12  新浪汽车综合
叫嚣时尚的潮乐重庆摩博会之文化意图

重庆摩博会之文化意图

  余秋雨说过,文化是一种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于是,当一种消费品达到一定数量后,就会引发一个沸点,它自然就会在人们生活中发挥其“使用价值”以外的作用,从而形成其自身的一种文化。我们在对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其实就是在寻找自我,是对自我的解剖。它代表的是一种简易方便、轻松自由的生活,一种最大限度参与和分享的精神。

  也许,你喜欢自由奔放、无拘无束;也许你喜欢奢华尊贵、新潮时尚;也许,你喜欢挑战自我、勇于冒险;也许,你喜欢恬静平淡、舒适安逸……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它都是你个性生活、传奇历程中的宝贵人生体验,动人的华彩篇章。

  虽然,“摩托车文化”是我国近几年才发起的时尚话题。其实,从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戴姆勒发明用汽油机驱动的第一台摩托车开始,它就一直被认为是两个车轮与发动机的完美结合,到现在已经拥有100多年的漫长历史与文化沉淀。摩托车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喜爱,从早期欧洲和美国都掀起的设计和制造摩托车的热潮,到MADEINCHINA占据世界摩托车产能半壁江山,整个世界都在为之疯狂。

  摩托车制造业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摩托车的发展历史无疑成为一种文化的诞生、沉淀、传承和延续。

  摩托车在英文中被称之为motorcycle,即由Motor(内燃机、马达)与Cycle(自行车)组合而成。在越南称之为“XE MAY”,用中文的读音标出来,叫做“新买”。在台湾,它被叫做“机车”。在台湾700多万户家庭中,约有2300万人口,摩托车的保有量竟超过了1400万辆,其数量之多,密度之高,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世界无二。由于台湾的机车是不能上高速公路的,因此“机车”又被当地人拿来套用为生活语言。所以,你在看台剧或听到有人说“你很机车”,实际上就是在说你问题多、啰唆、不上道。可见,“摩托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之迅猛。台湾导演侯季然的纪录短片《我的747》就以一部即将报废,车牌为“DNU-747”的50cc摩托车为主角,从摩托车的眼睛里看个人记忆与城市文化的关连。

  在越南,摩托车数量和人均数量居世界前列,它被称之为“骑在摩托车上的国家”;在西澳大利亚柏斯,摩托车不再单单是一种代步的交通工具,而是扮演了一种休闲运动工具的角色;在加拿大,你可以享受雪上摩托车的刺激与快乐;在法国,你会与一些打扮帅气身着劲装宝马摩托车车手偶遇或擦肩而过……在每个国家,每个城市,每辆摩托车potato-potato-potato的叫嚣,都演绎着都市时尚的潮乐,延续西方“在路上”的精神圣物。

  ……   

  在中国,摩托车正在超载作为交通工具的简单定义,无论是在银幕上、故事里,还是在生活中,它总能激发我们潜伏在生命最深处的感动、激情与骑士精神,和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也许,摩托车最符合一个男人对力量和自由物化的完美想象,所以让男人们趋之若附。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注重享受户外运动的巨大乐趣,摩托车也让她们变得更自信,更美丽。摩托车文化,早已超越了摩托车本身,它以一种自然的情感,物化于人,又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其实,在每个摩托车迷心中,它不是摩托车,它是宝贝,是玩具,更是象征自由的精神,它就像可口可乐对美国人一样让中国新贵骑手迷醉。

  9月的重庆,祖国60华诞即将到来之际,拨动了摩托车文化的潮乐。来自世界各地的摩托车弄潮儿们开始向重庆聚集,摩托车制造者、摩托车销售者、摩托车爱好者……这些摩托车文化潮流大戏的扮演者,怀着各自的心情急于向世人展示他们的摩托车品位。

  我们见证了世纪的更替,见证了中国奥运百年梦想,我们何不去见证这次中国摩托车文化发端的小小感动呢。 

  让我们聚首摩博会,在摩托车轰鸣叫嚣的时尚潮乐中,行在路上!

(编辑:流年)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