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
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传唱了几十年,激励了无数石油工人前仆后继投身到祖国石油工业建设中。
曾经走过难忘的岁月
“每当听到这首歌,心中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与石油打了近20年交道的四川地质勘探队的职工庞伟荣,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地质工人。他对记者说,“我们那代人对石油的感情,不是你们这群后生能理解的。那时候,我们为了打一口油井,常常在工地上一干就是好几个通宵!”
据庞伟荣介绍,找石油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有人认为,地下的石油作为液体,由于地球引力必定会形成一个“油海”,既然是海,那么只要在“油海”上面任何一个位置打井,就能把石油抽上来。
其实,与其说石油是以地下海的形式存在,不如说油田是由大大小小的“葡萄串”组成。所谓钻井,就是要准确地在“葡萄粒”的顶部打井。如果打歪了,完全会出现打不到油的情况。即便你发现了一个油田,如果找不见合适的“井眼”,也不能把这串“葡萄”统统吃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油区仍有可能探出新油田的原因之一。
“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是凭一腔热情工作的”,庞伟荣平静地说,那时候最怕夏天的蚊子,个头大,一口一个包。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管多热都是长袖长褂的,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冬天的时候,零下20多度,就穿一件棉袄,全仗着年轻,火力劲足。
“现在不同了,条件好多了。工具车、导航仪、信息采集仪,一应俱全。”庞伟荣说道。过去干这行的,都是一身土,一脸泥,“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才知道是搞勘探的”,哪有这么多先进的工具。工作条件的改善,大大提高了勘探队的工作效率。
D22皮卡给了我们一个“流动的家”
工作条件的改善,是从单位配备NISSAN皮卡工具车开始的。
“从D22到来的那一天,我们就有了一个可以避风躲雨的临时的家。D22皮卡车,载人拉货兼顾,特别适合我们在野外工作。车子也很皮实,坐着也很舒服。”
有一次,庞伟荣所在的地质队,奉命去新疆进行勘测作业。为了早点完成任务,地质队员每天分成两人一组,以平均每4公里一条路线拉网式打井搜寻。“工作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山区,氧气稀薄,在那里走200米,相当于在平原跑1500米。”在这样的地区,他们一跑就是20公里。
那次勘测作业连续进行了半个月,为了不耽误时间,同事们吃住都在车上。尤其到了夜晚,山巅上异常寒冷,裹着好几层毯子都不行。大家就挤在车厢里,相互取暖。后来,大家伙都开玩笑说,“以前找油,都是大伙打通铺,一字排开睡觉,现在找油,流行在车子里打通铺。这皮卡车里,暖暖和和的就像家里一样。”
从那以后,D22皮卡在队里就有了“流动的家”这一美誉。现在,不论同事们去哪里,都喜欢开着它。
D22,我们的忠实伙伴
当记者问道,为什么单位选择NISSAN皮卡而非其他车辆作为工具车的时候,庞伟荣说,起初单位购买的工具车并不是皮卡,而是微客。当时选购微客,主要看中微客可以装载很多设备。实际用起来才知道,远不是那么回事。
“干我们这行的,经常跋山涉水,最怕的就是车子太‘面’。上山爬坡什么的,车子上不去人就得倒霉。”那几辆微客,地质队用了几天就扔了。没办法,最后决定改换郑州日产生产的经典皮卡车型D22。
D22果然名不虚传!强大的四驱动力,让各种复杂路况变成如履平地。有一次,庞伟荣和同事去一个勘测点,途经一个偏远山村。本来山村的小路就不好走,加上多处是斜坡。考虑到车上拉了近半吨的设备,庞伟荣便将车辆由2驱切换至4驱模式,爬坡的时候,明显感觉车身动力加速均匀,不是单用前轮把车身拉到坡顶,而是实实在在的用四个车轮稳稳地行驶到了顶端,丝毫不感觉吃力。
“说实在的,当初我们对NISSAN皮卡并不是很了解,就知道这车用的是进口发动机,属于国际经典车型,就认为其动力性一定比微客好。”庞伟荣说,当初的理由就这么简单,买回来才知道买对了。如今说起D22皮卡,庞伟荣如数家珍:原装进口的KA24发动机、2.4L的排量功率高达150马力,已占据了高档皮卡市场近60%的市场份额,畅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年销30多万辆,是NISSAN在全球最畅销车型之一……
“最省心的是,这车用了三年,还没怎么大修过。最多定期换换机油,保养一下,从不会偷懒窝工”。如今,D22已经成为和庞伟荣及其同事们朝夕相处的伙伴,须臾不可分离。
庞伟荣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找油依旧很辛苦,但是他很享受这种工作和生活。(文 白勇)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