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从技术角度看仰融造车计划可行性与可信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01日 10:00  盖世汽车网

  盖世汽车网独家最先获得消息:昔日远走他乡的富豪、原华晨中国总裁仰融近期将借国内汽车行业闲置产能重返制造整车领域,并且将目标定为替代能源汽车。

  最近,仰融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公开表示,他将在美国和中国同时组建汽车公司。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并给地方政府开出了前所未有的诱人承诺--“831111”——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目前,仰融以为此成立一家名为“正道”的汽车公司。

  据仰融自己透露,自己现在拥有了第三代内燃机技术,折合成每升汽车可以行使300公里,燃烧率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零污染。研发的车型到2012年投产的时候,就能达到47-50英里,高于美国总统的要求20%-30%。“我们在美国正式签署了联合开发协议,包括共轨直喷、两级增压、稀薄燃烧技术、中度混合动力技术等等,到目前为止,我们获知的技术信息是没有一个汽车厂比得上我们。我们目前的技术指标,不是跟国际接轨,而是有望领跑汽车潮流。

  仰融《汽车项目书》中还提到,在美国,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目前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但是,据盖世汽车网独家获悉,目前仰融的美国汽车业务因与前生意伙伴的纠纷正上诉至法院而受阻。

  据了解,仰融的团队正奔走在国内各地政府之间,通过调研以寻求地方政府支持,或利用当地剩余产能为其庞大造车计划代工。

  【要闻点评】

  1、仰融始终是汽车业界的传奇人物,也是媒体聚光灯的焦点——哪怕他已经远渡重洋7年,哪怕他已经离汽车舞台的中心7年时间,只要他愿意,他还是能赚取足够多的眼球。在仰融对媒体公开透露他那庞大的造车计划之前,笔者早前从知情人士处就获悉,很多地方政府就已经对仰融的造车计划兴趣浓厚。包括仰融的哥哥、在国内主要做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仰翱几年前提出的造车计划也得到当地政府许以地皮等物质与精神支持。

  当仰融“831111计划”公布后,据说有好几家省政府想通过各种关系带话给仰融,表示对其造车计划感兴趣,并力邀仰融在自己的地盘投资。更有意思的是,当仰融主动曝光其计划后,早已与之脱离瓜葛的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01114.HK)股价竟然一度走高。仰融对资本市场的魔力可见一斑。

  2、对仰融的造车计划,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怀疑或质疑,如中国政府对对汽车行业建立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仰融无法迈过这道门槛;有人说“第一感觉他像巴菲特,拿概念做文章;后来看觉得像比亚迪,炒作的意味更浓”。不过也有人挺仰融,认为仰融的讲话有一定的夸大成份,但是他针对公众讲话时,包含一定的广告效应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跟着仰融干,有奔头应该是很多人的感觉”。另据接触过仰融国内调研团队的人士说,“仰融在国内还是有很多人的”。

  3、但是怀疑也好,肯定也罢,抛开仰融“831111”那过于宏伟和相对久远的计划不谈,我们真正要看的是仰融已公布的实施计划中的些许细节——看其动力技术解决方案上的可行性与可信度有多高,这也是仰融的主打牌。

  仰融声称自己拥有了“第三代内燃机技术,折合成每升汽车可以行使300公里,燃烧热效率可以达到95%以上,接近零污染。”但是,据盖世汽车研究院了解,很少有分析师表示自己看到了所谓的“第三代内燃机技术”,至于95%以上的燃烧热效率更是不可思议。目前,仅有美国MIT麻省理工学院大约于2007年在实验室里,采取小型发动机+双涡轮增压+机械增压等多种方案,实现了95%以上的燃烧率,但这完全没考虑到经济成本及产业化。

  就目前而言,内燃机的燃烧热效率只有30%,如果算上从油井到车轮上的热效率只有百分之十几——这还是柴油机的效果,汽油机的燃烧效率更低。技术分析师认为,这一指标能达到50%以上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说到第三代内燃机技术,HCCI(均质燃烧技术)可能是代表作,但这也还处于从实验室到商业化的进程中。

  另外,对于仰融宣布的“天然气”替代能源计划,技术分析师也不太看好。从短期看,天然气确实供大于求,但是从长期看不太可行;从终端来看,加气站还有待大规模建设。早些时候,西安、重庆与成都等地因为靠近油气资源地有部分加气网点,但是还远不足,其他城市就更不用提。从技术角度来看,气体这种无形的物质控制难度要比液体高的多,稳定性欠佳。早些年,上海大众曾做过实验,但是后来因为出现问题而放弃。从这点来看,仰融造车计划的可行性尚待其进一步公开细节,以为业界释疑解惑。

  4、虽然分析如此,并不代表我们对仰融造车计划的否定。诚如仰融所言,“我出来六七年时间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总量有所增加,但技术提升了吗?产品出口到欧美了吗?”以仰融过去做事的方式与企业发展轨迹,他想改变这种状况,也有能力去改变。

  根据仰融透露的计划,他重新造车的思路必然与众不同:赌环境这张牌,战略思路好,站的起点也比较高,关键没有历史包袱的干扰,比现有车企有后发优势(如采取小型发动机+涡轮增压技术,或者其他技术路线)。仰融宣布的计划,对中国现有的自主品牌而言,会是个很大的刺激。

  仰融说,“我不敢说自己是这个行业的一匹狼,但是中国汽车工业确实是一只狼,需要有一个角色来激活它。中国人是很聪明的,需要有一个很好的药引子把中国汽车工业和自主品牌激活,让它跟国际汽车工业接轨。”仰融说的这句话没错。

(编辑:流年)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