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建东
中国车企为何“丰产”不“丰收”?
2009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超过1100万辆不成问题!这是当下汽车界人士的共识。
但当中国车市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的憧憬指日可待时,却不得不直面一个令人担忧的现状——
在2009年前5个月,增量不增利,已成为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通病”。而盈利能力的下降,让中国车市“称霸”全球的成色也大打折扣。
苦乐不均
“我们的数据也不是很准确,都是企业自己报上来的,只是反映整个行业的整体状况。”对于不久前公布的数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朱一平出言谨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统计数据,前4个月19家重点汽车企业(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4%,利润同比增长-27.99%,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6%;19家重点汽车企业中,仅8家企业营业收入高于上年同期,其中两家营业收入正增长;11家低于上年同期。
在19家汽车企业中,仅5家企业实现利润增长,9家企业实现利润为负增长,5家企业亏损。增产却难增收,成为摆在车企面前的尴尬事实。
而根据汽车类上市公司报表显示,一季度我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4.19%,行业净利润同比下降53.59%。62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类上市公司主要指标净利润中,仍有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达31.15%,同比提高2.8倍。
“我不能告诉你具体是哪些企业,大家的日子过得都挺苦的。”中汽协的一位高层严守着“秘密”,“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日子会越来越好。1~3月,利润下滑了48%,1~4月(利润下滑)28%(实为27.99%),到了5月,(利润下滑)只有10%了。”
经过《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打探,2009年1~4月份,19家重点车企集团的盈利状况大致浮出了水面。其中,5家利润增长企业为比亚迪、吉利、北京汽车(即北汽控股)、庆铃和哈飞汽车;而5家亏损企业则包括华晨东南汽车、昌河、金龙和江淮汽车。
与2008年相比,亏损企业增加了3家,而增长企业则减少了两家。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