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级车市场应变“三新”消费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31日 08:15  新浪汽车

  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凭借前四个月销售总量月月超越美国的战绩,高居全球车市榜首,同时也成为全球汽车厂商今年的重要战场。不过,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车市同样面临消费者消费信心指数下降的局面,同时,愈加成熟、务实的消费心理也逐渐演变成新的消费趋势。面对新市场、新局势、新的消费心理的“三新时代”,中国自主品牌迎难而上。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在刚刚过去的4月,国内仅乘用车自主品牌就达到37.48万辆的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11%。虽然国际汽车巨头纷纷放缓发展计划给我国自主品牌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但短时间内,仅凭新车型的“一己”之力远远不能与之相抗衡,相反,自主品牌中的老车型却依旧在国内“吃香”。

  以海马福美来(参数配置 图库)为例,在车市不景气与新车大批量、集中上市的两面夹击下,依然于今年3月成功突破50万辆大关,成功进入“经典”范畴。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单一车型产量突破50万的自主品牌,海马方面表示,2009年福美来将继续在中级车市场大展拳脚、开疆拓土。

  依托经典 迎合新的消费心理

  福美来之所以可以作为海马汽车高品质的代表车型,就在于其成熟可靠品质与经典家用轿车的扎实基础。同时,海马与马自达15年的合作为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成熟的技术,加之福美来先后从国外引进当今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生产设备,确保了福美来始终如一的高品质。

  福美来于2002年将享誉海外的经典马自达3(参数配置 图库)23车型正式引入中国。这款以简约舒适的设计替代华丽时尚的外观、并专注于强化产品功能的中级车配以原装进口马自达ZM—D型发动机、PCM一体化动力总成控制模块、S-EFI 顺序多点燃油喷射系统等技术的综合应用使福美来百公里油耗低至5升,不仅降低了使用的成本,并顺利挤占国内的中级车市场。

  2004年,福美来一举突破10万辆大关,与凯越(参数配置 图库)、伊兰特(参数配置 图库)在国内车市正式构筑“新三样”的中级市场格局。2006年,海马汽车正式回归自主品牌阵营。作为自主后的首款车型,福美来2代上市首月便突破万台,而这一数字也使得福美来成为我国自主品牌唯一一款上市后首月销量过万的车型。并迅速蹿升,在2008年市场保有量突破40万辆。

  至今50万辆的下线,福美来表现出来的成熟可靠、沉稳大气已酝酿为一种文化,它的经典形象在无形中亦成为时下人们挑选成务实车型的新标准。

  借力打力 应对新市场

  当然,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国家新政的出台,其它车型也相继推出应对措施。一时间,中级车市场火药味浓重,PK大战一触即发。

  以“新三样”凯越与伊兰特为例。新凯越主打“价格战”,在终端通过多种形式调整价格,并附加更多优惠活动,以致终端价格优惠幅度近万元;而伊兰特却以服务为中心,面向出租车外的车主提供一系列检测服务,欲以提升消费者的使用价值。

  面对这种紧张的对峙,福美来并没有迷失方向,而是在更为理性地应对目前金融危机的同时,推出其“价值”概念,更为全面、细致地满足了消费者在感性与理性两方面的需求。同时,避免了与其它中级车的正面对抗,化被动为主动,借助“省上加省”、节油大赛、“寻找福美来金牌车主”等一系列活动,实实在在的降低了用户的购买与使用成本,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与响应。

  与时俱进 顺应新局势

  2009年,国家关于“1.6L及以下小排量车型购置税下调50%”的政策有如一记重磅炸弹,在炸开国内汽车市场的沉闷格局的同时,也将1.6L一下小排量车型引入到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面对全新的市场局面,哪怕是一直以高性能、低油耗著称的福美来也开始主动谋求变化,以顺应市场需求。

  不过,福美来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据了解,福美来计划将于09年下半年推出升级车型。升级后福美来的动力将大大提升,位于1.6L同级别车型前列。同时秉承福美来一贯节油品质,油耗还将进一步降低, 并以全新的性价比为消费者带来更超值体验。

  身处金融危机,全球的汽车消费市场都在遭受严重的衰退,惟有中国在逆势飞扬(参数配置 图库)。可以预见,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日趋理好,未来车市自主品牌挑起大梁的局面将指日可待。

(编辑:赵文杰)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