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雪铁龙:三大技术驱动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7日 16:23  新浪汽车

  新浪汽车讯 法国时间2009年2月5日晚19时,雪铁龙在巴黎举行盛大仪式,向全球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双人字”品牌新标识和全新的品牌口号——“Créative Technologie”,雪铁龙这一拥有90年光辉历史的全球著名品牌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事实上,“革新与创造性”一直是雪铁龙的品牌根基之所在,90年来,正是这种“创新”的根基一直带领着雪铁龙始终走在世界汽车工业的前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全新技术,领导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革命。

  前驱技术——推动世界汽车技术革命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雪铁龙第一次将前轮驱动技术应用于轿车时,整个汽车界为之震惊,更有人评价它是“如此新颖,如此大胆,拥有如此丰富的独特技术,与前人如此的不同”。据了解,在轿车上采用前轮驱动的结构布置,可以有效地利用汽车的内部空间,可以省去传动轴的通道,而且车身在布置时也不必为笨重的驱动后桥留出位置,所以汽车的内部空间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另外,采用前轮驱动,可以使汽车的重量分配的更加合理,因为驱动性能远远优于后轮驱动。当然,这也致使前轮驱动汽车的转向系统比后轮驱动汽车更加复杂。

  雪铁龙“TA前驱动”汽车的问世成功地将前轮驱动、无地盘的车辆结构、通过扭杆实现单轮避震以及液压制动等先进技术融于一体,并进行成批生产。 “TA前驱动”更成为继福特T型车后汽车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更开启了现代汽车工业的新方向。

  悬挂技术——树立安全和舒适新标杆

  雪铁龙第二个震动世界的创新技术当属悬挂技术。事实上,悬挂问题很早就受到雪铁龙的关注,因为汽车上的悬挂系统是让车上乘员感到安全和舒适的保证。早在20世纪50年代,雪铁龙就完成了伟大的技术创新,创造了气液悬挂技术。该技术的核心是传统的机械弹簧被液体(一种矿物油)和气体(氮气)两种流体取代。氮气起弹性作用,液体是不可压缩的,在悬挂系统的运动部件与气体之间发挥链接作用。无论载荷大小,这套系统都可以获得很大的柔韧性和稳定的离地间隙。

  从1954年开始,气液结合悬挂就一直是确保雪铁龙在抓地性与舒适方面霸主地位的看家本领。之后,雪铁龙又开创了主动液压悬挂技术,这种技术加入了智能电子控制的高压液压力量,其是在气液悬挂的每个轴上增加一个球阀和附加减震器,它提供2种运行模式:软模式和硬模式。系统依靠传感器提供信息,由计算机根据行驶模式和路况来调整悬挂状态。

  目前,主动液压悬挂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并在抓地性与舒适上树立了全新标杆。除了有舒适与运动两种模式可供选择外,第三代主动液压悬挂还具有前所未有的功能:随车速自动调节车身高度,通过降低重心获得极大的稳定性并减少油耗。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推动稳定和操控性全面升级

  1991年,雪铁龙为汽车动力总成领域开创了后轮随动转向技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专利技术迄今为止只有雪铁龙公司持有,而且率先在东风雪铁龙富康(参数配置 图库)、爱丽舍(参数配置 图库)车上使用。

  “后轮随动转向”技术赋予了车辆极佳的地面附着性能,可以大大减少车内后排坐乘员的侧倾力,车在转弯过程中,后轮自动随前轮偏转一个微小的角度,即使在急转弯时也非常平顺,不易甩尾或侧倾,确保车内乘客的舒适和安全,使得驾驶者在很多情况下泰然自若。在紧急躲闪、高速转弯等情况下它都能发挥作用,而对于没有这种悬挂系统的车辆来说,若以相同的速度行驶,车的后部很有可能已经撞到山崖上了。

  从构造上来看,轿车的后轮总成与车身之间采用弹性连接,不仅可以减轻悬架对车身的冲击,而且当汽车转向行驶时,在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反力的作用下,前后自偏转弹性垫块产生弹性变形,整个后轮总成跟随着前轮相同方向偏转一个小的角度,从而增大了汽车的不足转向,大大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转向操纵性能。

  当然,在90年的发展史上,雪铁龙所创造的新技术不仅限于以上三种,但是这三种是最具代表性的三大技术,它们带给了雪铁龙永远焕发青春、充满创新性的魔力,更带给了整个世界汽车工业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惊喜。可以说,正是这些技术和支撑这些技术的创新精神奠定了雪铁龙今天世界6大汽车集团中的地位,“技术上先人一步”更是雪铁龙永恒的生命力源泉。

(编辑:王禁)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