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美国“三大”迟早是要倒掉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20日 07:47  中国汽车报

  -陆 群

  看过贵报评论版上有关《美国汽车业真的不行了》系列评论之后,我想谈谈我的看法。

  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成为全球持续关注的焦点,人们先是讨论“三大”倒还是不倒、救还是不救,接着是政府担保的借贷拿到手之后,能起到多大作用。从目前的情况看,通用和克莱斯勒为了活下去,认真回应政府的改革要求,正在出售部分资产,以凑齐维持正常运转所需要的现金。其中,近日就传出通用正与上汽商谈转让部分上海通用股份的消息。靠出售大量优质资产来求生,说明“三大”的确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其实,近20年来,美国汽车工业一直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三大”在北美市场上节节败退,根本不是这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在其产业内部,产品结构问题、市场单一问题、还有工会问题等,长久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根本性解决。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只是让摇摇欲坠的大厦又遭受了一次“9·11”式的撞击。“三大”的老板们也乐得趁机做个爱哭的孩子,试图多讨些奶喝。

  关于“倒还是不倒”的问题,在我看来,“三大”迟早是要倒掉的。但这不应该是什么特别令人扼腕的事情,只不过是美国产业持续升级的结果罢了。作为全球最领先的经济体,美国在上世纪和人们目前可以预见的本世纪内,依然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业还会持续升级,全新的高技术含量的高附加值产业,还会不断地产生并发展壮大,这其中包括娱乐媒体、IT、互联网和生物医药等行业,当然也包括最近闯了大祸的金融业。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的钢铁、纺织、机械等行业相继没落。在美国,汽车产业只不过是又一个逐渐被新兴产业所挤压、将逐渐被淘汰的传统行业而已。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美国“三大”的倒掉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而这对于美国经济全局来说未必是什么坏事,只不过这个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所带来的阵痛比其他产业大了一些而已;美国迟早要忍受这个产业调整的痛苦。

  至于“救还是不救”的问题,我想美国政府一定会救的。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政府敢于打着“产业升级”、“产业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旗号,置高失业率于不顾。大家都知道,美国政府花纳税人的钱出手援救“三大”,也是恩威并施,对“三大”的战略重组推进方案提出了严格要求,并视之为政府再施援手的前提条件。

  从目前的情况演变趋势来看,我们或许会看到,在不久的将来,通用和克莱斯勒会合并。如果这一情况发生,将会使通用汽车增添Jeep这一有价值的品牌,以及Minivan和道奇皮卡这两个较有竞争力的技术平台。同时,合并后的新公司或新联盟实体在研发、生产和零部件供应链上获得较大的成本削减和协同优势。而在工会问题上,我们也可以期待奥巴马政府会努力说服工会方面做出较大的让步,进一步缓解“三大”人力成本的压力。类似的这些可能出现的积极变化,会保证美国“三大”在短期之内以新的面貌延续下去。我猜想,他们还会继续存活十年以上的时间,不过,日子过得还是不轻松。

  站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倒希望上述情况如期发生,即美国汽车工业在五至八年内不要倒掉。北美市场在今后五年内仍将是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任何一个试图崛起的汽车产业都必须首先在北美市场上取得成功,“二战”后的德国大众如此,日本当年如此,韩国当年也是如此,中国的汽车产业要谋求发展也不例外。但是现在,中国汽车还远没有发展到可以在北美市场站住脚的水准,我估计至少还需要五到八年的历练和探索。而日本汽车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已经逐渐在北美建立了强大的研发、生产、网络、品牌的地位和基础。如果美国汽车在短期内倒掉,日本汽车将很可能在北美汽车市场上一枝独大,使得中国汽车未来的进入变得更加困难。美国汽车工业虽然日趋没落,但还可以有效地阻击日本汽车的长驱直入,迟滞日本汽车在北美继续做大。因此,作为一个中国汽车人,我还是希望对美国“三大”救上一把,使他们不要太快地倒掉。当然,尽管这只是一个中国汽车人的美好愿望,但在事实上,美国“三大”在日、韩、德汽车公司的逼迫面前也不会自动缴械投降的,这就为刚刚崛起的中国汽车业进军美国市场争取到了一定时间。

  陆群: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际MBA及美国Fordham大学MBA。1990年加入北京吉普汽车公司从事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工作,1992年至1994年在美国Visioneering参加北京吉普自主品牌汽车开发工作。1995~1996年在克莱斯勒技术中心参加项目工作。2000年任北京吉普产品工程部经理。2003年创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任总裁。

(编辑:王禁)
看完该新闻后,你的评价是:查看更多枪稿雷文>>

支  持

好文章

枪  稿

雷  人

无  语

标题党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