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卡车重返俄罗斯之路坎坷多 被征车身税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8日 10:10  中国汽车报

  记者 黄春棉

  俄罗斯总理普京日前签署2008年第745号政府法令,对进口的汽车散件课以新关税,对汽车车身征收15%关税。同时,每个进口车身不得少于5000欧元(约合6700美元)。于今年11月14日生效的该项法令,对寻求在俄罗斯组装生产汽车的中国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一道相当高的门槛。

  “认证门”延缓中国企业拓展俄市场进程

  俄罗斯市场每年约需40万辆卡车,国内只能生产30万辆,有10万辆需进口,对中国卡车企业有很大吸引力。但今年年初俄政府提高进口汽车认证门槛,我国汽车对俄出口步伐放缓。

  俄罗斯政府规定,从2008年1月4日起,对从非日内瓦协议成员国(包括中国)进口的汽车进行全面检查,提高认证门槛。比如,卡车安全性检测项目从2项增加到9项,车身强度、刹车检测也提高了要求。同时,暂停一年小批量(150辆以下)进口。

  除增加检测项目外,检测费用也大幅提高,一个车型的检测费用从2006年的7万欧元提高到15万欧元。俄罗斯将于2010年全面实施欧Ⅳ排放标准,意味着中国企业花大价钱取得的有效期3年的质量认证,实际只有两年有效期,2010年必须进行新认证。

  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常瑞告诉记者,新一轮产品认证项目多达76项,每款车型的认证费用很高,所需时间也很长。

  希比利汽车出口(北京)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祝景成说,获得俄罗斯新标准认证需4~6个月,无形之中拖延了中国汽车企业进入俄市场的步伐。今年,我国汽车对俄出口形势很不乐观。

  据介绍,中国汽车出口俄罗斯通常采取三种认证方式:有效期3年的大认证,150辆以下的小批量认证和不需要认证的二手车出口。此前,国内很多卡车企业不太重视俄方的认证制度。由于大认证费用高、耗时长、程序复杂,所以不少企业通过俄罗斯经销商取得小批量产品认证,或者将新车当二手车向俄出口。俄方停止小批量认证,并严厉打击灰色清关行为的做法,对未获大认证的中国卡车企业影响很大。

  多家卡车企业通过“认证门”

  常瑞告诉记者,多款福田汽车已经通过俄罗斯新的认证,产品正陆续进入俄罗斯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汽车市场呈现颓势,估计今年我国汽车出口俄罗斯会受到一定冲击。

  陕汽海外市场部部长李健说,该企业积极配合认证机构进行产品认证,认真与认证机构及外国专家沟通各项条款。经过努力,陕汽重卡一批新产品通过了俄罗斯新标准的认证。他同时表示,从认证准备到获得证书,前后花费4个月时间,在认证没有下来时,出口受到一定影响。

  长城汽车一批新车型也完成了认证,有效期至2009年。长城汽车海外部总经理邢文林称,新认证标准对长城影响不大,仅需改动一些手续而已。祝景成告诉记者,长城一直想在当地建厂组装,真正融入俄罗斯市场。长城汽车的发展比较稳定,在俄罗斯投入不少广告,服务体系也在建设中。虽然出口数量不多,两年前为5000辆左右,但长城稳扎稳打,在俄市场主销SUV和皮卡,今年有望突破1万辆。

  自卸车对俄出口较多的是中国重汽,去年向俄出口重卡近万辆。由于采取整车出口形式,不受此次KD件提税的影响。另外,由于重卡关税相对较低,近年关税是5%,增值税18%,共23%,尚能保持一定竞争优势。

  实施“本土化”战略 完善服务体系

  据了解,我国多数卡车企业的产品已取得重新进入俄市场的认证。然而,由于俄政府提高进口KD件关税,我国企业重返俄市场后,要继续保持出口的增势,将面临更大挑战。

  李健说,陕汽下一步将注重产品的适应性开发,针对俄市场的环境,开发适应性强的产品。通过完善的服务,取得代理商和用户的信任。

  常瑞表示,实现在俄罗斯的本土化生产,才是赢得未来市场的关键。一方面要到当地投资建厂,提高产品的本土化率。另一方面,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配件库,加强对当地员工的培训。

  祝景成认为,中国卡车在俄罗斯应该很有市场,但目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有些企业任意加大车厢尺寸,因超载造成翻车事故;有些企业没有零部件储备,故障车辆无法得到及时修理;许多出口到俄罗斯的中国重卡没有俄文使用说明书和零部件手册,造成俄罗斯消费者使用不便。

  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专家认为,加入世贸组织后,俄罗斯将不能随意变动规则,抬高进口标准,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国卡车将有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卡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