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如果李书福不缺钱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15日 1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六年前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族叔李国顺以“侵占巨额财产”及“经济纠纷”告上杭州高院一事,让李书福的资金链话题至今没有消停。

  自1996年开始进入汽车制造业后,吉利用了10年时间从一个年产销2000辆的小厂,成为目前在全国拥有3个制造基地、两个品牌、年产销近20万辆的香港上市公司。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汽车行业,吉利是国内销售量前10位中惟一的民营企业。

  但是就是目前,吉利也还是中国最缺钱的汽车企业。李书福在正式进入汽车业的1997年财富积累也就1亿左右,2002年之前李书福没有得到过一分钱国有大银行贷款,只有台州当地民间银行给过几千万贷款。李书福创业初期完全依靠自己和一帮小兄弟打拼。

  为了解决吉利初期造车资金,李书福提出了由民间投资人各自兴办生产轿车所需的主要零配件厂,并联合起来组装生产汽车的造车模式。这就是李书福的“老板工程”,李国顺案也是因此而起。

  随着吉利规模不断扩大,资金和人才的压力,其实已经成为长期困扰李书福的两大问题。为此42岁的徐刚辞去浙江省地税局总会计师的职务,放弃了省财政厅党组成员的身份,被李书福请到了吉利集团CEO的位置上。徐刚在金融界广有人脉,在徐刚的运作下,多家银行高达几十亿元人民币的授信额度让吉利基本上消除了后顾之忧。2004年初吉利又通过借壳实现香港上市,吉利随后进入了扩张的高潮期。

  吉利的高速发展,随后也给李书福带来了新的隐患。“吉利最大的问题是对自己的发展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所以在各个阶段发展缺乏整体性。”一位长期观察吉利的业内人士认为,受资金困扰,李书福从来没有对吉利的业务进行长期规划,往往疲于拆东墙补西墙。

  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精心将收购而来的华普汽车设计为高端品牌。2002年吉利收购杰士达。李书福的想法是将上海华普打造成一个与吉利档次区分开的中高端车的生产基地。由于没有足够的品牌培育资金和迫于短期回笼资金的压力,这个项目业务正在逐年萎缩。

  吉利的资金瓶颈危机,事实上随着李书福扩张而越发吃紧,但是李书福已经难以停下高速转动的车轮——不做大规模吉利就难以在竞争激烈的汽车业立足,李书福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吉利现有4个生产基地:台州临海、台州路桥、宁波北仑和上海(华普),年产能为40万辆,按照吉利新的18万辆生产计划,这些产能已经绰绰有余。

  除了原来的兰州、湘潭、成都、慈溪等基地外,最近李书福又到贵阳、河北开辟新基地,吉利未来能有多少产品来填充这些产能庞大的生产线值得担忧。吉利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吉利其他的新基地现在还没有一个发挥了产能的作用,湘潭基地开工至今仅试装了200辆车。

  对于在产能充裕的情况下,还进行新基地扩张的做法,李书福对外的统一口径是,这是为了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减少物流,集中研发,降低成本”的基本思路。现阶段吉利面临的最大缺失是,当别的企业频繁推出新车型的时候,吉利却没有新车上市,而目前销售的主力仍然是一些相对老化的产品。这也是迫使吉利不断调整销售计划。

  多年来为了压缩成本和提高生产规模,吉利不得不拼命扩张,提升研发能力,而为了扩张产能和提升研发水平,李书福必须四处筹钱;但是过度扩张后,品牌、管理以及其他配套资源难以跟上,进而影响销售,导致新基地产能放空,反而加剧了成本压力。

  吉利在香港的上市公司远远满足不了李书福的资金需求。李书福为此想到了一个办法,通过到各地投资,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再将土地等资源作为融资的资本,获得这些资本后再去发展实业。但这种操作模式毕竟有很大的风险——吉利的这些基地闲置着,产品跟不上,销售不增反减。

  现在的李书福,心情并不比十年前杀入汽车业时轻松。

  

(编辑:梁蒙)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