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未来更多产品选择本土研发 上海大众自主变革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5日 02:27  新京报

  这是一家看起来稳定到极致的企业。作为上海市工业旅游项目之一的上海大众工厂,年复一年游客们在开放生产线上看到的始终还是桑塔纳帕萨特等成熟车型。办公区中,使用的还是二十年前那种典型的绿色双开门电冰箱。

  而在这背后,一场新的变革正在悄然提速,它是一场酝酿于二十年前、在四年前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年初通过朗逸释放出第一轮力量的自主研发变革。

  战略核心是自主研发体系

  与陈志鑫刚刚入主上海大众时的情形相似,上任仅半年的新任总经理刘坚始终保持低调,包括销售公司总经理张海亮在内的公司高层,比以往更频繁地往返于上海与狼堡(德国大众本部)之间。

  但对于上海大众来说,自主研发体系的建立始终是战略核心。“合资公司自主研发最重要的一点是形成自有知识产权,这些东西不属于大众也不属于上汽,只属于合资公司,任何一方要使用都必须付费”,上海大众公关总监曾家鳞表示。

  当上海大众将B5改款(帕萨特领驭)的模型送到德国,狼堡的高层对这个项目给予认可。上海大众随即做出了一个改变企业未来发展形态的前瞻性决定:上马领驭项目,暂缓B6(迈腾)国产。“学习如何从无到有制造一部汽车的意义更大。”上海大众总经理刘坚表示。

  自主带来话语权变化

  这一事件是上海大众自主研发体系进入第三阶段的标志性事件,而且经过了帕萨特领驭和朗逸两款产品的验证,德方对合资公司的能力有了更强的信心,“这肯定会加强我们的话语权”,产品经理部经理吴庆文说。

  对于上海大众来说,做大做强合资企业并且满足股东双方利益的需求是前提,在这之下,“通过朗逸等自主产品的开发,中方话语权加强。与其他合资企业横向比较,上海大众也取得了较高的话语权比重。”产品工程部部长助理徐廷睿坦言,“当然要取得全方位话语权,上海大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展望

  新中级车复制朗逸模式

  朗逸并不是上海大众自主研发体系的终极产品,而只是一个起点。

  2007年联合开发协议中提到的新中级车(代号NMS)将是朗逸之后的又一款重要产品。大众已开始为NMS在北美建厂,在这家新厂2011年投产前,上海大众要在自主研发体系下完成NMS的所有开发工作。这款车将体现出与朗逸一样的产品特征:使用MQB模块化开发和生产平台、大气的设计和低成本。

  “中国市场与北美市场对产品的诉求有着很大程度的重合,加上中方已经让大众集团充分信任具有开发能力,因此将NMS的开发放在上海大众”,曾家鳞表示。

  目前包括产品工程、市场、质量、生产、售后等部门都已经将重心放到这款NMS上。吴庆文表示,未来三年十几款产品也并不都是自主研发,而是“整合大众全球的资源,将自主开发与引进产品结合起来”。

  上海大众自主研发三阶段

  ■ 回眸

  ●第一阶段:1985年-1992年(引进消化)

  上海大众用了十年的时间消化,把桑塔纳的国产化做到80%以上,建立起了完整的零部件体系。

  ●第二阶段:1993年-2002年(联合开发)

  以上海大众和德国大众、巴西大众联合开发桑塔纳2000;与德国大众联合开发PASSAT B5加长版为标志,在培养自主研发队伍方面再进一步。

  ●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自主开发)

  从桑塔纳3000开始,陆续进行了包括领驭、POLO劲情、劲取改款等的设计。2007年与德国大众签署的联合开发声明,上海大众纳入大众全球研发体系,在新一代B级车的基础上完全开发针对北美和中国市场需求的新中级车(NMS)。

  专题采写/本报记者 崔卓佳 上海报道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上海大众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