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乘用车市场告别超高速增长期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10日 08:44  中华工商时报

  销售数量连续五个月环比下滑专家称发展速度回归到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状态

  全国乘用车市场增长势头或许面临拐点。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国内乘用车的销量环比下滑6.0%,同比下滑5.4%,连续第5个月环比下滑,近4年来首次同比下降。

  乘用联方面判断,中国乘用车市场将告别20%以上的增长率。从2009年至2015年,估计乘用车市场的年增长率约在10%-15%。乘用联副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即便这样,这在世界汽车市场上也称得上是高速的发展。这次巨变不是乘用车市场进入严冬,而是乘用车市场发展速度回归到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状态。”

  过度超前消费能量殆尽

  自2002年以来,中国的乘用车市场超高速增长持续了6年多,市场扩大了几倍。借鉴日、韩汽车市场发展的R值(R=轿车平均价格/人均GDP)经验公式预测我国今后汽车市场发展走势。日、韩过去当R≤2时汽车市场开始高速增长,2007年我国的R=8,仅有少数东部的发达城市R≤3,结论是今后轿车市场会更高速发展,这也是外国汽车寡头对中国汽车工业前景看好的原因。

  我国R=8时,千人轿车保有量达到20多辆。而日本在R=2的1962年,千人轿车保有量仅有8辆;韩国在R=2的1988年,千人轿车保有量为近20辆。可见,中国的乘用车是严重超前消费,也就是把GDP再增长3倍以上时(最少还要十几年)才应该销售的轿车,在去年我们已经卖完了。由此来看,我国的乘用车市场发展轨迹与日、韩完全不同,其结果是从2008年开始乘用车发展速度降下来。

  崔东树认为,造成中国乘用车严重超前消费主要有9个原因。国家通过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改造拆迁,使1.3亿户以上中国城市居民有了私有住房,极高的自有住房率是中国汽车严重超前消费的最重要的前提;我国是个高储蓄率的国家,最少有12%以上的家庭有10万元以上的储蓄,也就是有能力进行汽车的超前消费;改革开放以来,贫富差距拉大,最先富裕起来的人在20年前就带头购买了乘用车,掀起了“汽车热”;媒体的炒作使“汽车热”不断升温和长久延续;中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国家财政及居民的收入增长也很快,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看好,使汽车的严重超前消费得以延续;中国的汽车税费较低,而且这几年国家对燃油价格进行巨额补贴,使中国汽车用户对全球性通货膨胀反应不敏感;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化很大,对追求现代生活的热情超出了很多国内外经济学家的预计;前几年,国家的政策实质上给股民带来了较大收益,地方政府为GDP给炒房者创造了机会,大批发了财的炒股、炒房者们把一部分钱用于汽车消费;十多年来,轿车一直在大幅度降价,不断的降价信息刺激潜在的购买力变为现实的购买力。

  现在,上述9个利好因素大多数都不同程度发生了变化,而没有变化的因素中,购买汽车的能量已经大大削弱,已不能确保乘用车市场继续超高速增长。

  降价威力不再

  经历了七八月份的车市淡季后,为了完成季度和年度目标,厂商开始发力冲击传统旺季的“金九银十”,预计九十月份上市的车型多达十数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车型

更多相关新闻

一汽大众品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