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俄罗斯市场难淘金 重卡遭“拦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6日 00:14  中国卡车网

  积极争取在今年底明年初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俄罗斯,近日被安永会计公司评为“前景最好的投资市场”,在跨国企业眼中最具投资吸引力。而在汽车行业的投资领域,中俄之间却一直波澜不断。

  整车出口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的主要方式,去年中国品牌轿车在俄罗斯销售量达5万辆,同比增长150%。然而7月1日起,俄罗斯政府将实施重新修订的进口汽车认证体系。这是否意味着在建厂风波以外,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将遭遇新一道坎?

  重卡遭“拦截”

  今年一季度,以出口俄罗斯为主的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口岸汽车出口量和贸易额均大幅下降,国产汽车对俄出口遭遇寒流。据满洲里检验检疫局检务处统计,第一季度,经满洲里口岸查验出口汽车整车1316辆,同比下降57%;贸易额2134万美元,同比下降43%。4月份环比增长100.8%,结束下滑走势,但同比仍下降26.1%。

  “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产品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卡车,以及汽车零部件领域,都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新兴市场上创造了需求。”安邦咨询分析师近日指出,俄罗斯提高进口重卡认证标准等措施,是导致我国汽车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原来俄罗斯政府针对汽车进口的认证体系包括3种方式:临时小批量出口、1年期出口和3年期出口。这次修订的主要变化是取消了临时小批量出口,同时将3年期的一些标准移至一年期出口,还增加了一些在排放、安全方面的认证标准。俄罗斯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欧Ⅲ标准,而国内多数重卡企业获得俄颁发的欧Ⅲ认证是在3月。此外,自7月1日起实行的俄罗斯针对进口汽车的新认证要求中,有几项是中国重卡产品目前不具备的,改起来尚需时日。

  长城汽车海外部总经理邢文林依然看好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的市场前景。他6月18日对记者表示,“对长城汽车出口影响不大,此次改动主要是一些认证手续的改变,更复杂一些”,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完成了到2009年的出口俄罗斯产品认证。

  俄罗斯目前正在争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邢文林认为,“这表明俄罗斯不能制订不平等的规定,如果轻易抬高进口标准,就意味着也要提高本土汽车企业的标准,那么本土企业将被淘汰。”

  奇瑞受挫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鞑靼斯坦共和国工业与贸易部部长亚历山大·科戈金5月底表示,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尚未拒绝在“阿拉布加”经济特区建设中国长城汽车生产线的申请。

  邢文林认为这是俄罗斯官员的一种“外交辞令”。他对记者表示,目前在“鞑靼斯坦生产长城汽车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俄罗斯只有SKD、CKD(半装散件、全装散件进口组装生产)的组装厂,不能享受俄罗斯166号法令规定的“进口配件税收优惠”政策,平均要缴纳15%至18%的关税。

  去年中国品牌轿车在俄罗斯销售量最大的是奇瑞轿车,售出3.712万辆,在俄罗斯汽车市场所有外国新品牌轿车销售中排名第13位,销量增长245%。但在去年,奇瑞轿车在俄罗斯加里宁格勒州的建厂项目被叫停。今年3月初,奇瑞在俄罗斯的合作伙伴阿芙多托尔公司宣布,因卢布升值、美元贬值,双方决定中止汽车组装。

  俄罗斯俄中经贸合作中心主任谢尔盖·萨纳科耶夫认为,奇瑞汽车公司对与阿芙达托尔公司的合作感到有些失望,原因是未能得到此前俄方承诺的进口汽车配件享受优惠的政策。

  保卫“伏尔加”?

  与中国汽车企业建厂受挫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番热闹景象。6月10日,法国标致雪铁龙公司和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合资汽车工厂的奠基仪式在卡卢加州举行,项目投资额为4.7亿欧元,生产能力为年产16万辆汽车,计划于2011年投产。

  邢文林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进军俄罗斯的自主汽车品牌以经济型产品为主,对俄罗斯的本土产品——拉达汽车形成冲击。

  据了解,奇瑞汽车在2005年底正式登陆俄罗斯,当年首批销量仅数百辆,故而2006年5月在加里宁格勒州的第一条组装生产线投产时,中方宣布年产1万辆轿车并未引发俄罗斯国产汽车企业的担心。但在此之后奇瑞汽车的组装年产量增加近4倍,其中一半是奇瑞旗云轿车,这对同等价位而工艺落后、配置简单的俄罗斯国产拉达轿车构成了威胁。

  俄罗斯汽车分析人士认为,奇瑞汽车的项目受挫,给伏尔加汽车厂消除了一个潜在的生存隐患。伏尔加汽车厂是陶里亚蒂乃至萨马拉州的支柱企业,如果垮掉,将导致大量工人失业,造成当地严重的社会灾难,导致该地区生产总值大幅下降。伏尔加汽车厂输不起。

  一位从事汽车出口贸易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受俄罗斯对中国传统心理的影响。

  “前苏联一直是中国的老大哥,中国是小兄弟,不仅技术引进、买产品,而且连经济体制也照搬俄罗斯。现在从中国引进汽车技术、产品,俄罗斯相关方面的心理不会很舒服,有‘一国独大’的情绪。”这位业内人士说。

(编辑:吴雪林)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相关新闻

卡车专题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