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 为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重卡,质量不过硬,也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以说,改革开放的前20年,中国重卡一直是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中渡过的。”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中国重汽集团前身)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公司整车制造技术(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引进,从此我国彻底改变了重型汽车产量少、水平低、品牌单一、军民分隔、性能落后、不成系列的局面,也结束了我国重型汽车行业“闭门造车”的历史。也正是这次技术引进,不仅让我国重卡行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我国重卡配套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对斯太尔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中国重汽、陕西重汽、上汽依维柯红岩这些企业才能迅速地发展起来。国内的其他重卡企业虽然没有全盘引进斯太尔技术,但在产品研发和设计中也都或多或少进行了借鉴。”一位业内专家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谭秀卿也认为,斯太尔项目引进的不仅仅是整车技术,还包括一些重型商用车的关键总成技术,如发动机、车桥、变速器、车架、制动系统等,这对当时的中国重卡行业意义很大。很多目前在国内占据重要市场地位的零部件生产厂,如潍柴动力、法士特、汉德车桥、綦经齿轮、株洲齿轮等,都是在斯太尔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斯太尔技术的引进、吸收,也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重卡技术人才。
“斯太尔技术进入中国的头20年时间里,‘斯太尔’几乎成了中国重卡的代名词,重卡市场上也是斯太尔产品一家独大,无人能及。直到2000年以后,中国重卡市场新的力量开始崛起。”
2000年前后,中卡“豪强”一汽和东风开始谋划进军重卡市场,北汽福田也跃跃欲试,引进日本三菱技术的华菱重卡也筹备推向市场。中国重卡迎来了一个产品“百花齐放”的时代。现在国内不仅仅能够看到斯太尔系列的重卡产品,解放奥威和J6、东风天龙、福田欧曼、柳汽霸龙、华菱重卡、江淮格尔发也都活跃在中国重卡市场上。
随着中国重卡产品的日益丰富,斯太尔系企业明显感觉旧有技术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要,开始引进、吸收国外重卡新技术。如中国重汽与沃尔沃卡车公司合作,引进了生产线和技术,开发出HOWO重卡,成为中国重汽在市场上“搏杀”的一大“利器”;陕汽引进德国曼F2000重卡技术,开发出德龙系列;重庆红岩走上了合资之路,与依维柯、上汽集团合作,成立上汽依维柯红岩公司,并引进意大利依维柯技术,力争夺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斯太尔技术的发扬光大不是在欧洲,而是在中国。正是中国重卡企业对斯太尔技术的吸收和发展,让中国重卡有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底气,也让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
对国外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让中国重卡有了质的改变。
产品质量可靠、技术过硬、价格低廉的比较优势,不仅使得中国自主品牌重卡在国内基本替代了国外品牌,也推动其在国际上打开销路。
“引进来,走出去”是中国改革开放中从来不可分割的一对词汇。中国重卡的发展,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引进来,走出去”战略的一个缩影。
“引进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而中国重卡的发展轨迹也确实如此。从2004年我国汽车出口开始高速发展以来,中国重卡不断拓展海外市场,在中国汽车出口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市场,都有中国重卡的身影,特别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重卡开始逐渐替代欧洲品牌在当地的二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