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自主品牌乘用车目前已经在国内10万元以下市场占据了相当的份额,特别是今年,随着一些自主品牌逐渐走向成熟,已经有部分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尝试突破所谓的“10万元天花板”,获得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比亚迪F6、长安志翔、东方之子6等车型,都体现了自主品牌欲向更高级别市场进军的决心。与此同时,一些跨国汽车企业开始不遗余力地推行本土化策略,开发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通过加强本土化采购来降低新车制造成本。自主品牌“向上走”的策略似乎受到了挑战。为此,本期经销商沙龙请来了三江华晨副总经理李延军,燕长风长安总经理罗锐锋,诚信达总经理王长谦,鑫敏恒总经理苏平共同探讨这个问题。
主持人:北京车展前后,合资品牌车企本土化战略突然发力,推出了多款以中国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由合资公司参与或主导开发的车型。这会不会导致自主品牌向10万元以上市场进军的步伐受阻?
罗锐锋:合资品牌车企搞本土化战略,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实质上是在推出低成本车型。目前与自主品牌企业相比,合资品牌汽车企业的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人力资源成本、宣传推广费用都要高出一大截。
除成本差异,合资企业一直追求相对更高的利润,这反映到产品定价上也造成了合资品牌的车比自主品牌的车贵。因此在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合资公司会考虑通过本土化的策略降低成本,推出和自主品牌竞争的车型。
李延军:骏捷刚上市时,消费者来到我们展厅看车看得非常仔细,从里到外都要看个遍,甚至有些部件要拆开看,看看里面用的是什么材质。
主持人:这说明消费者当时还是对自主品牌缺乏足够的信任感。
王长谦:要想让消费者信任自主品牌,还得让他们走进4S店,亲身感受对比一下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车。比如奇瑞A5的客户,只要他们能够走进奇瑞4S店,亲自对比一下A5和合资品牌七八万元车型的区别,大部分都能成交。
主持人:这说明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认识正在发生改变,但也正因为观念的转变,导致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遭到了蚕食,因此现在跨国公司要搞本土化车型应对自主品牌上升的势头,对此各位有没有感到压力?
苏平:应该说这种压力或者威胁我个人感觉还不是很明显,现在北京城区周边市场比亚迪的车还是卖得不错的,在这个市场,消费者的观念有所不同,他们更加注重产品的实际功能和实用价值,我想随着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越来越趋理性,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空间会越来越大。
主持人:在10万元以上这个市场,自主品牌本来就不占优势,现在刚有所动作,合资品牌就推出很有竞争力的车型,自主品牌10万元这个天花板,还能捅破吗?
王长谦:的确,自主品牌10万元以上,尤其是1.8L以上的10万元车型卖得一直不理想,但是我想这和自主品牌的发展策略也有关系。对于自主品牌来说,10万元以上的车型现在还不能追求创造多大的销量,只能一点点来,通过不断推出10万元以上的车型,一步步去试探天花板上面的这个市场。
事实上,合资品牌也不是今天才推出针对自主品牌车型的产品,以前在10万元以下市场,也有合资品牌推出过对自主品牌具有相当杀伤力的产品。面对合资品牌“下探”的策略,自主品牌还是得“上探”,双方互相向对方占主要份额的市场渗透这很正常。但现在自主品牌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10万元以下市场这个大本营,多推出能够扩大市场份额的战略车型。
李延军:实际上各个品牌的情况不太相同,比如华晨先推出10万元以上的车型,然后逐渐向下推车型,尊驰在10万元的市场已经基本站住了脚,关键是做好现有的车型,同时还要向高、低两个方面延展,比如我们马上就要推出的1.8T六速手动尊驰和骏捷FRV,一个是往10万元更高市场走,一个是往8万元之下市场走。
主持人:各位觉得面对合资品牌“往下走”的压力,自主品牌需要做哪些工作才能“突围”?
王长谦:我觉得品牌建设最重要。合资品牌在品牌推广和品牌宣传上的强势是自主品牌短期内无法赶上的。虽然同价位的车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的技术好,配置高,但是消费者知道的少,现在合资企业推出一款新车,媒体就有铺天盖地的宣传,相似的自主品牌车型推出时,受关注的程度就不是很高。
罗锐锋:我认为自主品牌仍旧得在产品品质上下工夫,品质也是构成品牌的一部分,虽然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产品在技术、配置上已经没有差别,甚至还要优于对手,但是有些车型在工艺上还是有差距。原来大家都说自主品牌的车是“看上去20万,凑近了10万,坐进去不到10万”,现在自主品牌要做到“10万元的车坐进去20万”。提升品质是现在很多自主品牌企业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李延军:政策上的引导必不可少。政府多用自主品牌的车、城市出租车多用自主品牌的车,会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
主持人:北京市场消费者目前对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如何?
苏平:北京的市场空间很大,消费文化也体现了多元性,同样对自主品牌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北京市场的层次也是很多的,几乎各种产品都能在北京找到自己的市场位置。我对北京市场是非常看好的。
罗锐锋:北京的确不同于有些地区“某系车一统天下”的局面,消费者的选择具有多样性,我认为自主品牌在北京市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期主持/本报记者 陆原 谢涛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陆原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