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生是中国重汽(香港)有限公司非洲部的总经理,承担着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简称中国重汽)向非洲24个国家出口重型卡车的销售任务。
对于刘庆生来说,完成今年销售任务最大的 “拦路虎”就是人民币汇率。2007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上涨了15%,这给他的出口销售工作增添了极大的压力。
资料图片:正在装船的中国重汽卡车
去年,中国重汽整车出口量占全国重卡出口总量的60%,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重卡行业整车出口和创汇第一名。而非洲是中国重汽海外出口的主要市场之一,也是市场潜力最大的销售地区。去年中国重汽出口非洲1700辆重卡,今年刘庆生的销售任务则要达到4000辆。
由于汇率频繁拉升,刘庆生给客户的报价书几乎每月就要按照汇率变更一次。而且按照人民币汇率提升15%计算,中国重汽要想维持此前的利润水平,产品报价至少要提高15%。但考虑到非洲市场的开拓,中国重汽2007年产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汇率上涨。这意味着,汇率的走高不仅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还使得单辆重型卡车的利润出现了缩水。
去年年底与非洲肯尼亚的一单交易令刘庆生印象深刻。当时肯尼亚的一个客户向中国重汽订购了20多辆重型卡车,总价值70万美元、500多万元人民币。而2007年的最后一天,肯尼亚结束大选后政局突变引发了骚乱。
肯尼亚的国内局势使得中国重汽交货时间足足推迟了3个多月。在这3个多月中,刘庆生心急如焚,因为每推迟交货一天,企业利润就要被汇率上涨所吞噬。结果在3个月时间内,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约上涨了3%。由此估算,仅此一笔交易,企业就有高达十多万元人民币的利润损失。
刘庆生肩上压力陡增不仅在于产品结算时汇率的变化,还来源于产品上游原料和运输价格的上涨。
重型卡车的原料80%以上是钢材。今年钢材价格的上涨使得中国重汽钢材原料的进价增加了15%。3月份,中国重汽也被迫进行了调价,每辆重卡价格在20万元人民币的基础上提高了3000元。
另外,相比于中东市场,非洲有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分散型的小国家居多。随着市场的拓展,刘庆生发现国内到部分非洲国家并无直达航运线,有时甚至三四个月都找不到货船。无奈之下,刘庆生只能先将整车装船取道日韩,再辗转运往非洲。这样一来,运输的成本和时间就要大大增加。而时间的拖延又将使得人民币升值再次吞没产品的利润。
时间就是金钱
如何规避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中国重汽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认为,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采取了三大措施:一是凡是大宗出口的国家和地区,都先签订一个总体纲领性的大出口协议,然后每一单出口再单独签订协议;二是如果人民币增值3%-5%时,产品价格也要重新商谈;三是要对进口和出口进行统一算账。人民币升值后国际采购也便宜了,比如一些关键零部件的采购。企业可以凭借对汇率的预期采用多种方式规避风险。
刘庆生解释道,早在2007年初,中国重汽已经预感到人民币汇率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高峰期。在与非洲客户的订货合同中,中国重汽特意附加了汇率波动相应条款。对于较大的出口协议拟定了6.75%作为汇率浮动中间价,再根据每一笔具体业务确定销售价格。
不支持Flash
|